当巩县窑的星火穿越千年尘埃,当钴蓝的笔触晕染出盛唐的月色,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化身为一座流动的时光瓷窑。
5月23日,“丝路华章——唐代青花瓷瑰宝展”在郑州启幕。这场由郑州市文物局倾力打造的文化盛宴,以百件跨越千年的青花瑰宝及相关展品为媒,邀世人共赴一场穿越时空的文明对话,见证“青花故乡”郑州的盛世风华。
瑰宝云集:重量级展品首次集中亮相
展览汇集丝路沿线重要文物遗珍,郑州上街区唐墓出土的唐青花塔式罐、印尼“黑石号”沉船长沙窑青釉褐绿彩碗、巩县窑白釉绿彩盏与邢窑白釉杯、扬州唐城遗址青花执壶,以及景德镇陶瓷大学藏元代青花缠枝牡丹纹钵等重磅文物首度联袂展出。
在蓝白交织的沉浸式光影空间里,“大唐风华”“青花故乡”“丝路传奇”“篮彩之魅”四大主题篇章渐次展开,以“丝路蓝”与“中原白”的千年邂逅为脉络,重现文明交融的璀璨华章。
文物为骨:重写陶瓷文明史的诗意篇章
展厅中央,郑州上街区唐墓出土的两件青花塔形罐宛如时空坐标,釉色间流转着盛唐气象。其塔刹形器盖与童子击步打球纹饰相映成趣,佛教圣洁与市井烟火在此完美交融;牡丹纹与“万”字符的邂逅,恰似一曲多元文明交响。这批改写“青花始于元代”定论的惊世之作,不仅将中国青花瓷史前溯五百年,更以巩县窑的炉火为笔,在世界陶瓷史上勾勒出郑州的璀璨坐标。正如考古专家所述:“每一道钴蓝纹路,都是黄河文明向丝路绽放的微笑”。
创意为魂:传统新生演绎时代华章
开幕式上,一场“青花霓裳”主题时装秀惊艳四座。设计师以唐青花纹样为灵感,将塔罐曲线化为裙裾流线,让钴蓝在轻纱上翩然盛放。
而文创展区同样亮点纷呈。以青花为主题的文创产品琳琅满目,每一件都凝聚着匠心与创意。青花镜精巧造型加以青花纹样设计,将古代女子的梳妆雅趣与现代美妆需求巧妙结合;青花伞采用传统油纸伞造型,一笔一画勾勒出自然生机;青花纹手镯既保留了传统纹样的威严大气,又增添了时尚感;青花书签以唐青花器物样式为载体,让阅读充满文化韵味;青花帆布包简约而不失个性,适用于日常出行和通勤使用……这些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以新颖的设计诠释青花的全新内涵,让承载着千年历史的瓷文化以国潮的姿态,走进大众的现代生活。
科技为翼:沉浸式体验解码盛世美学
展览打破传统展陈界限,多种技术加持构建虚实交融的美学空间。数字化复原的 “童子布打球”栩栩如生,在环形沙幕上卷轴舒展间,青花纹样灵动飘逸。在灯光形成的水波光影的交织中,印尼 “黑石号” 的文物发掘场景仿若再现。AI 短片《大唐青花》《又见青花》先后引领观众沉浸式体验唐青花的历史沉浮。“科技 + 文化” 让唐代青花从器皿升华为文化符号,讲述着黄河与海洋、中原与世界的对话史诗。
战略为纲:打造青花瓷文化IP赋能城市未来
据悉,郑州市将以此为契机,通过国际学术研讨会、大学生数字文创大赛等系列活动,构建“唐青花”文化IP矩阵,让郑州不仅成为青花瓷的考古故乡,更要成为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创新高地。
此刻,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化身千年窑火的守望者,巩县窑的“炉火”在这场文化的传承中永不熄灭。从改写学术史的考古发现,到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文创产品,郑州正以千年青花为墨,书写着传统文化当代转化的典范篇章。据悉,“丝路华章——唐代青花瓷瑰宝展”将持续至2025年8月底,持续三个月的文明盛宴,不仅是对大唐气象的深情回望,更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