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真的变了吗?
河南
河南 > 地市 > 商丘 > 正文

“年味”真的变了吗?

岁月不居,2025年的春节又在人们的期盼中倏忽而至。在这一年中最热闹的传统节日里,除了亲人团聚,把酒言欢,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年味”。很多人发自肺腑的感慨:今非昔比,“年味”变了。

“旧年味”添上了“新元素”

穿新衣、戴新帽、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走亲戚、拜大年、祭先祖……这些传统的过年习俗是过去那个时代特有的文化符号,深深烙印在我们的记忆里,也镌刻在时代的浪潮中。“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土里长出啥,谁也保不住……”正如这句小品台词蕴含的道理一样,生活方式的变迁、科技水平的进步、思想观念的更新,给“旧年味”添上了“新元素”。

图片

图源:崔坤

高科技让“年味”更新潮。繁琐的年货购置变成了“网上一键购”,家中拜年变成了视频连线,见面“压岁钱”变成了手机“抢红包”,传统庙会变成了3D“灯光秀”,燃放的烟花爆竹变成了七彩的电子炮……这些高科技的“新元素”让“年味”洗尽铅华,粉墨登场。

时代感让“年味”更多元。以前家中大团圆,现在旅游过大年;以前过年挤火车,现在自驾把家还;以前灶间忙半天,现在订好年夜饭;以前“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现在“一边抢红包,一边看春晚”……这些变化让时代感爆棚,让幸福感满格。

好文创让“年味”更醇香。穿汉服、着战袍,当下“古风”拜年成为一股“小香风”,吹动了文创融合下的节日市场。传统庙会融入时装走秀、非遗展示、文艺展演等形式,既渲染了节日氛围,又增加文化色彩;设计新颖的个性小礼品、憨态可掬的“蛇宝宝”集体“卖萌”、印有“过大年”字样的服饰摆上街头……这些别具匠心的文创作品,让今年的“年味”更有嚼头。

“年味”的变与不变

如果时光倒退30年,我们说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年货,估计没人相信。不是不明白,是世界变化快。直观看待,“年味”是变了,而且有些“年味”终将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变与不变,需要理性分析,辩证看待。

图片

图源:人民网

变的是习俗,不变的是情感。“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自古以来,春节一直标注着“辞旧、团圆、祭祖”的文化符号,深植于国人的血脉之中。春节承载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寄托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无论是贴春联、拜大年,还是扫房子、蒸馒头,其实就是一种绵延至今的习俗。时代洪流奔腾向前,大浪淘沙沉淀真金。一个时代总会有一个时代的记忆,也会有一个时代的符号。不得不承认,当我们大踏步行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有些传统的习俗会被遗落在时代的浪潮中。习俗虽然变了,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亲朋团聚的期盼,对节日情感的表达却亘古及今,从未中断。

变的是传统,不变的是文化。2024年临近春节前夕,春节申遗成功,这不仅仅是一个节日的胜利,更是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一次华丽绽放,对于赓续中华文脉,增加文化认同意义重大。“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是春节蕴含的团圆文化;“他乡纵有当头月,不及家乡一盏灯。”这是春节滋养的家国情怀;“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这是春节充盈的祈福文化。春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民族的记忆,一个文化的传承。无论“年味”怎么改变,承载着人们祝福和欢乐,寄托着人们希冀和渴望的春节文化却赓续至今。有人说,春节就像一坛陈年老酒,越品越能感受到文化自信潜在的磅礴力量。如果说传统性是春节的精髓,那么时代性就是春节的生命。

变的是“花样”,不变的是“内核”。人们现在所说的“年味”淡了,是指过年的仪式感弱了,花样少了。其实,过年的花样并没有少,而是时过境迁,有些习俗被新生事物取代后,怀旧心理造成的一种错觉。林徽因曾说过:明知道过年不再是儿时的模样,却依旧怀念旧时的芳菲。怀旧是一种情感上的寄托,具有“排外”心理。“年味”的花样变了,“内核”却没有变。如在问候方式上从“鸿雁”传情到“云端”送福,从登门拜访到视频拜年,“5G网络”改变了通讯方式,但春节作为联络感情的“内核”没有变。以前不远千里回家过年,现在把亲人接到身边过年,“反向春运”改变了探亲模式,但春节作为欢聚团圆的“内核”没有变。

传承保护好“年味”

未来已变,唯变不变。辩证地看待“年味”的变与不变,既要与时代同步,守正创新,又要做好传承保护,留住“年味”。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图片

图源:新华网

首先,在营造氛围上下功夫,让喜庆的味道浓情四溢。大红灯笼挂起来,张灯结彩迎新年;火树银花不夜天,浓浓年味要拉满。要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在视觉、听觉、嗅觉上营造看得见、摸得着、闻得到的“红火庆新春,欢乐中国年”的节日氛围,让浓浓的“年味”嗨起来。

其次,在倡导新观念上下功夫,在传统与潮流中找到平衡点。“不是‘年味’淡了,而是时代变了。”“如果说‘年味’变淡了,那是因为我们赶上了好时代。”这些话一语中的。所以,既要加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使“年味”流传下去,又要积极引导群众转变观念,顺应新形势,理解新变化,接受新“年味”。

图片

图源:崔坤

最后,在融合创新上下功夫,为中国年注入新味道。文化大集与民俗表演互动体验、国风元素与时代潮流碰撞融合……这些创新会让中国年增添时代味。另外,要搭建平台,组织开展“绵绣中国年,非遗闹新春”系列活动;在年货中加入特色小吃、非遗美食,让美食“烩”出“年味”里的热辣滚烫。

时代在变,“年味”也会紧跟潮流,延伸出新的内涵和风俗。在变与不变的“年味”中感知时代变迁,我们感同身受的是稳稳的幸福,满满的收获。

来源:商丘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