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郑州市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23号分水口门泵站前池。 徐永格 摄
沿郑州市中原路一路向西,过孔河,一渠清冽的“南水”映入眼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23号分水口门就坐落于此。
“‘南水’通过23号分水口门先流入提水泵站,再由输水管道送往白庙水厂、柿园水厂,经处理后流进千家万户。”1月22日,郑州市中原区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高峰时段这里日供水量超过60万立方米,满足300余万郑州人的“南水”供给。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郑州境内共设置7座分水口门,配套7处提水泵站、输水线路16条、线路总长97.7千米,分别向10座受水水厂供水、4座调蓄水库充库。
管城回族区十八里河街道居民潘红勤是郑州市最早一批喝上“南水”的居民,回忆起10年多前通水,她笑容灿烂:“‘南水’喝起来甜甜的,水垢也少,从那以后俺家用的就一直是丹江水。”
如今,郑州主城区90%以上的生活用水都是“南水”。全省“南水”供水范围已覆盖12个省辖市市区、52个县(市)城区和122个乡镇,受益人口达3500万人。
清水润民,尽显担当。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考察时强调:“要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0年多来,我省组织实施防洪影响处理工程建设,落实总干渠工程防洪风险点“一点一案”,逐一建立南水北调防汛责任人名单,不断加强巡查、值守,确保干线工程安全平稳。同时实施泵站、现地设施等专业化队伍运营管理,开展常态化输水工程巡线,加强巡查监管“全覆盖”,确保配套工程安全。
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我省科学编制、合理确定年度用水计划,精确调度,严格按照调度计划供水分水。“目前,郑州、焦作、新乡、濮阳等市具备了黄河水与南水北调水等多水源储备,部分水厂建设了配套调蓄池,全省107座供水水厂有70座水厂建设了备用水源,供水可靠性和保障程度不断提高。”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表示。
南水北调成败关键在水质。通过划定水源保护区,加强库区水行政综合执法,大力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南水北调总干渠沿岸生态环境保护,10年多来,南水北调水水质始终稳定在地表水Ⅱ类及以上。
持续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今年,全省将抓好总干渠左岸6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沿线8市1区防洪影响处理工程后续工作,加快推进南水北调配套工程验收,开工豫东水资源配置、观音寺调蓄等工程,加快推进兰考、长垣等8县区配套工程建设,争取受益人口达到3700万人。
(来源:河南日报 记者 赵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