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文化扎根河南大地,承载着数千年历史底蕴,是中原文化厚土滋养出的思想硕果,自带鲜明的河南“文化胎记”:兰考县的张良墓和下马台,禹州市的张良洞、郏县的张良故里、鲁山县的张良镇等。这些与张良相关的文化遗迹、文物保护单位及文化景区,遍布全省各地,与流传千年的传统文化经典《素书》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极具河南地域特色的“素书文化”。
河南省政协委员张晓亮认为,当下,素书文化的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要探寻出与之适配的转化路径让素书文化融入乡村建设的肌理,为河南乡村振兴注入鲜活的动力,吸引更广泛的流量关注,从而助力乡村发展迈向新的台阶。
存在问题:
河南乡村文化IP整合乏力。乡村振兴战略下,文化 IP 成为乡村发展的新引擎,各地都在发力挖掘特色文化资源。河南乡村文化资源丰富繁杂,却因缺乏系统性整合,各地未能精准提炼文化精髓,只是零散地、表面化地呈现乡村文化元素。转化手法也颇为陈旧,跟不上数字化、创意化潮流,简单堆砌民俗符号,难以塑造出辨识度高、传播力强的乡村文化IP。这让河南乡村文旅陷入全国同质化竞争漩涡,素书文化这一独特优势被埋没,大量流量旁落,错失诸多发展契机。
素书文化开发深度不足。素书文化作为河南本土特色文化,沉淀数千年智慧,于乡村道德、治理、教育等方面价值非凡。然而,现阶段对其开发利用极为有限,停留在浅层次的文字解读,未深入挖掘文化内核,更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演绎。没有专业团队操刀,将素书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场景,难以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导致这一优质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养在深闺人未识”,无法充分释放赋能乡村的潜力。
文旅融合缺文化灵魂植入。乡村文旅蓬勃发展之际,河南不少乡村景点建设盲目追求硬件规模,却忽视了文化软实力的打造。素书文化饱含深邃哲学思想,本是为景点注入灵魂的关键要素,但文旅项目开发者文化意识淡薄,缺乏专业文旅规划素养。既没有深挖素书文化与当地风土人情的契合点,也未构建起合理的文化体验链路,景点沦为“空壳”观光地,游客无法深度感受文化,重游率低,口碑不佳,素书文化难以施展魅力。
产业协同未激活素书文化效能。乡村振兴涉及产业、生态等多领域协同,需要特色文化穿针引线。目前,素书文化与乡村产业、生态振兴关联微弱,尚未融入乡村产业生态闭环。在生态农业中,没能利用素书文化开发农耕文化研学、特色农产品文创;民宿经济里,也缺失国学主题民宿等新业态。由于缺乏跨界融合的创新模式与激励机制,素书文化难以借助乡村丰富场景落地生根,无法转化为产业增值点,延缓乡村全面振兴步伐。
建议:
强化顶层设计,整合乡村文化IP
组建跨部门的“河南乡村文化IP 融合发展联盟”,成员囊括文旅、农业农村、宣传、大数据等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运用“系统集成”思维统筹全域资源。借助大数据、AI 智能分析,精准锚定各地乡村文化的独特基因,绘制“河南乡村文化IP 地图”,为差异化打造奠定基础。出台《河南乡村文化IP 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短期“破题”、中期“提质”、长期“出圈”的阶梯式目标,倒推各阶段任务与考核指标。
深挖素书文化,创新转化形式
设立“素书文化元宇宙实验室”,融合区块链、VR/AR等技术,探索素书文化新呈现方式。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如打造“素书智慧星球”元宇宙空间,让用户感受素书魅力。
推动“国潮”与素书文化合作,开发汉服、美妆、潮玩手办等联名文创产品,借助国潮掀起消费热潮。举办“素书文化新势力大会”,邀请网红、主播助力,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种草传播产品,让素书文化走进日常生活。
重塑文旅融合思路,植入素书文化灵魂
文旅部门联合院校开展“乡村文旅主理人养成计划”,融入“文旅融合+体验经济”理念,设置素书文化策展、剧本杀创作等课程,培养专业人才。要求乡村文旅项目预留40%空间打造“素书文化沉浸特区”,遵循“一景一故事,一域一主题”原则,融入非遗手工坊、文化脱口秀等业态,丰富游客体验。建立“文旅景点素书文化评估体系”,纳入第三方评价、游客实时评价和口碑监测数据,评定植入效果。对效果不佳的景点,强制植入“素书文化焕新插件”,如打造实景剧本杀,激活文化活力。
推动产业跨界融合,释放素书文化效能
打造“素书+乡村产业协同示范带”,落实“农业赋文化、民宿融国学、文创兴产业”策略。农业部门推广“智慧农业+素书”模式,产出有素书文化标识的定制农产品;文旅部门补贴民宿升级国学主题,增添素书文化课程;文旅部门补贴民宿升级素书主题,可融入智能养生、禅修内容;商务部门运营“乡村文创产业加速器”,促成多方合作,借产业矩阵释放素书红利,驱动乡村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