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政协委员宋智谦:农业向“新”而行 助力乡村振兴
河南
河南 > 要闻 > 正文

河南省政协委员宋智谦:农业向“新”而行 助力乡村振兴

河南,作为全国农业第一大省、第一粮食加工大省以及粮食净调出大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肩负着重大的政治责任。近年来,我省持续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水平显著提升,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呈现出稳中向好的态势。然而,与经济发达省份相比,我省在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仍存在诸多短板。

河南省政协委员宋智谦带来发挥农业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动力支撑的提案,他建议,应加快改善和提升我省农业科技创新供给质量、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着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水平。

河南省政协委员宋智谦:农业向“新”而行 助力乡村振兴

发展现状与面临挑战

宋智谦介绍,我省农业科技创新虽取得一定成果,但在多个关键领域仍有待改进。在投入保障上,资金不足限制了科研项目的开展与成果转化。农业科技资源分散设置,导致创新效率不高,难以形成合力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基层农业人才匮乏,使得先进的农业科技难以有效推广到田间地头。同时,体制机制不够灵活,创新性科研成果的有效供给不足,成果转化、孵化效率低下。例如,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缺乏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人才,优良品种和绿色安全种养技术难以得到广泛应用,制约了农业产业的升级发展。

宋智谦认为,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我省农业科技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突破性的科研成果不多,无法有效解决主要产业发展面临的技术瓶颈。这不仅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也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和农村经济的繁荣。

多管齐下,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

加强顶层设计,综合施策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才、科技、资本缺一不可。政府应发挥统筹全局的作用,加大对人才培养、科技研发、资金投入的扶持力度。一方面,选拔优秀的基层村干部,发挥其带头作用,鼓励返乡农民工和大学生回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积极对接工商资本下乡,整合农村土地、劳动力等有效资源,形成发展合力。围绕农业特色,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推动多产业融合,构建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科学制定和落实农业科技创新改革方案

把握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科学制定并落实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特色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实施方案。明确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支持,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联合攻关,突破关键技术瓶颈,为农业强省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强化人才支撑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动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向现代化农业迈进。同时,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动能。在这一过程中,以培育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人才为核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人才支撑体系建设。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项目,提高农业从业者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

完善政策支持,加强协同创新

建议国家层面进一步完善和稳定粮食主产区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扶持政策,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全国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形成高效的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体系。例如,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速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