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鲁山县张官营镇后城村一家粉条加工厂内,传统红薯粉条的制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晾晒场上,散发着清香的红薯粉条整齐排列,女工们有条不紊的过称、装箱。排队等待的客人介绍说,他们家制作的粉条口感劲道、品质纯正,每年我们都来他家买。
加工厂负责人王同善是一名退伍军人,他回到家乡与父亲一起从事红薯种植和粉条加工。通过几年的努力,粉条制作规模不断扩大,年产量达到3万公斤以上。起初,由于缺乏市场信息,销售一度成为难题。驻村帮扶工作队得知后,积极为他提供技术和市场信息支持。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打开了线上线下两条销售渠道,逐渐扩大了市场影响力。如今,他的粉条不仅在本地市场供不应求,还吸引了南阳、市区、叶县、宝丰等周边县市的顾客前来购买,真正实现了“不出村子就卖完”。
驻村第一书记岳运有表示,红薯粉条制作手艺在当地已经传承好几代,制作的是村民们餐桌上的美味,传承的是一种传统技艺。通过驻村帮扶工作对的帮助,王同善家不仅脱了贫、致了富,还为10余名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鲁山县委宣传部李晓统 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