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港”变出海口、上班列即上船,郑州也在向海而兴
河南
河南 > 要闻 > 正文

“内陆港”变出海口、上班列即上船,郑州也在向海而兴

原标题:Z视点|“内陆港”变出海口、上班列即上船,郑州也在向海而兴

无“边”无“海”,借港出海,郑州也在向海而兴。

11月26日,位于郑州经开区的中铁联集郑州中心站一派繁忙景象。从高空俯瞰,堆场内,待发运的汽车密密麻麻、难以计数。

微信图片_20241126202212.jpg

当天,一趟满载着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生产的99辆小汽车“坐”上“郑州-青岛-希腊”海铁直运汽车专列,踏上了征程。这也是我省首次通过“陆海联动 海铁直运”模式出口货物至希腊。此前,我省已开行不少海铁直运汽车专列,出口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

“陆海联动、海铁直运”是一种什么模式?它能为企业出海带来什么好处?

据介绍,在全国范围内,这一模式在郑州首落地,常态开行郑州至青岛等港口铁海联运班列。该模式通过铁路港和海港系统对接、信息共享,实施出口货物的自动化转关和无感通关;出口企业在家门口就可以办结海关通关查验手续,出口货物在郑州铁路口岸清关,“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到沿海港口直接装船发运,实现“上班列即上船”,赋予内陆铁路港以沿海码头前沿功能,让内陆口岸的高效性和沿海港口的经济性都得到了有效发挥。

“物流时间缩短,费用也降不少。”据郑州车站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以往惯例,企业需要把出口货物运到沿海口岸堆场,等待口岸海关验放后,才能集港装船发运;得益于这种物流模式创新,企业运输货品的时间压缩了1天以上,较公路运输每集装箱节约1000元左右物流费用。

陆海联动、海铁直运、货通全球,河南把“出海口”搬到了“家门口”。

“这一监管新模式的实施不仅提升了河南的物流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还进一步畅通了沿黄陆海大通道,促进了内陆地区与沿海港口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改革开放与国际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齐爽分析道。

在“互联网+制度型”开放时代,开放没有边缘只有节点。不久前,郑州口岸经济发展再迎国家政策利好,郑州铁路口岸成功纳入启运港退税政策实施范围。

作为国家一类口岸,郑州铁路口岸是拓展国际班列业务、发展跨境贸易和多式联运的主平台。“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吸引更多外贸企业、多式联运企业、进出口服务企业集聚郑州,进一步加强与沿海港口和边境口岸的业务合作,做大做强枢纽经济、增创发展优势。”郑州新丝路国际港务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杰说。

创新物流模式、释放政策效应,无缝衔接“海上丝绸之路”,郑州正在打造属于自己的“大航海时代”。来自郑州市物流口岸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海铁联运业务量累计完成超4.2万标箱,已远超去年全年的40689标箱。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记者王延辉/文 聂冬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