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遇上新国潮 沉浸式体验“东京梦华”
河南
河南 > 地市 > 开封 > 正文

非遗遇上新国潮 沉浸式体验“东京梦华”

当非遗遇上新国潮,传统文化也被赋予新的生机。近年来,“新中式”爆火出圈,与之相关的文创产品、非遗技艺、国风体验也成为“新晋顶流”,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7月1日,“非遗里的新国潮”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近距离走进朱仙镇木版年画、宋风四雅、汴绣、北宋官瓷背后的非遗传承故事,感受宋韵雅艺。

宋代四雅之插花

宋代四雅之插花

在“宋风四雅”中遇见古人“中式生活美学”

“焚香重嗅觉之美,品茶重味觉之美,插花重触觉之美,而挂画则重视觉之美,四艺合一展现宋代文人雅士风雅韵味的生活美学。我没想到的是,今天的开封依然古风犹存,令人惊喜。”河北大学副教授金强看完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开封展区的现场展演后曾连连感叹。

“‘宋风四雅’为点茶、焚香、插花、挂画,宋人吴自牧在其笔记《梦粱录》中记载道: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邓焚月的名字和她所从事的行业仿佛有着冥冥之中的缘分,对宋代雅事如数家珍的她告诉记者,宋代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峰期,被欧美学者称为“东方的文艺复兴”,在社会人文艺术的影响下,宋代士大夫普遍追求雅致隐逸的生活。

“之前在《知否》和《梦华录》等影视剧里见到过宋人生活的雅致,今天到现场沉浸式体验之后,不得不感慨,还是我们老祖宗懂生活。”非遗里的新国潮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成员如此感慨。

宋代四雅通过不同的感官体验,将日常生活提升至艺术境界,展现了宋代文人雅士对雅致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同时,这四雅也体现了宋代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为后世留下了“中式生活美学”的雅致生活情趣。

一针一线“绣出”幸福传承

“宋之闺绣画,山水人物,楼台花鸟,针线细密,不露边缝,其用绒一、二丝,用针职发细者为之,故眉目毕具,绒彩夺目,而丰神宛然,设色开染,较画更佳,女红之巧,十指春风,回不可及。”明代大学者屠隆在他所著的《画笺》一书中这样称赞汴绣。

如今的汴绣已有“国宝”之称,2008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以绣工精致、针法细密、图案严谨、格调高雅、色彩秀丽而著称,早在宋代就已驰名全国。

苗炜和她的汴绣作品

苗炜和她的汴绣作品

作为土生土长的开封人,苗炜从7岁起便学习刺绣,8岁学绘画,到中学时已能自主创作刺绣生活用品。“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开展汴绣技艺扶贫工程,在贫困村镇进行刺绣技术扶贫工作;开办公益教学,在汴绣绣工中培训绘画技艺,培养年轻人的兴趣爱好,让开封汴绣更有艺术内涵,更有生命力。”苗炜说,技艺只有在传承和创新中才能彰显其生命力和历史文化的厚重。

正如苗炜一样,在开封有很多的汴绣从业者,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千针万线的艺术之中,凭借一针一线,绣出山川河海,绘就人文情怀,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

古老官瓷淬火重生 潜心研究20载

在古城开封,有这样一位匠人,为传承官窑文化、再现官瓷风华,他潜心研究20载,从兼收并蓄到独出心裁,从继承传统到发展创新,靠着执着不懈的工匠精神,让古老的北宋官瓷在新时代淬火重生,再放异彩。他就是陈连义,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高级技师、非遗传承人。

陈连义在打磨作品 受访者供图

陈连义在打磨作品 受访者供图

官瓷指北宋官窑所生产的瓷器,是中国五大名瓷之一,代表着中国青瓷艺术的至尊和荣耀,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陶瓷文化遗产。

1996年,陈连义毕业于河南大学工艺美术系。偶然的机遇,陈连义和官瓷结缘,并决定传承官瓷文化、复原官瓷。为此,他翻阅大量的书籍,走访各大窑区,拜会众多大师、学者和专家,深入挖掘梳理官窑文化,逐步了解掌握了官窑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官瓷的造型、釉色、典型特征等。在官瓷制作材料上,他成功研发出了“开封本土黄河泥+煤矸石”作为原料烧出官瓷,可降低成本50%。利用黄河泥五色泥作釉料烧出原始青瓷、黑定、褐色釉、紫金釉及茶叶沫釉,丰富了开封陶瓷品种,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官瓷作品 受访者供图

官瓷作品 受访者供图

一尊御品官瓷,凝聚着智慧与巧思。“任何一件作品都不是随随便便就做出来的。真正的艺术品,除了需要技艺支撑,更重要的还是要有文化概念。如果只有技艺,没有文化底蕴,作品就没有灵气。”陈连义认为,好的官瓷作品就要达到表里如一,内涵和外形都要好,不但要有精美的外表,如紫口铁足、龟背片、鳝血纹、釉色粉青、圆润如玉等,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能够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这样才称得上精品,才能被广为流传。

一刀一划,绘刻出精彩艺术人生

木版年画源于古时的“门神画”。享有中国民间艺术与古代印刷术“活化石”美称的朱仙镇木版年画,制作工序讲究,具有造型夸张、线条粗犷、色彩艳丽的艺术特色,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任鹤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任鹤林

朱仙镇木版年画制作分为起稿、雕版、印刷3道工序。雕刻工具大致有刻刀、净缝刀、文章锉、巩锉、刮刀、铲刀、敲锤等20余种,刀技线条粗犷豪放,阴粗阳细,阴阳对比性较强。想要做出优质的雕刻,需要手工艺人日复一日地练习,揣摩透每一刀落下的角度、力度,在毫厘之间见功夫。

完成的年画雕版

完成的年画雕版

刀起刀落,一印一刷。穿过时间的长河,朱仙镇木版年画带着手艺人的温度,成为人们最温暖的年画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