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2024年高层次人才国情考察活动走进河南
河南
河南 > 要闻 > 正文

中国科协2024年高层次人才国情考察活动走进河南

原标题:中国科协2024年高层次人才国情考察活动走进河南 为河南架起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之桥

群贤毕至,星耀中原。5月20日,中国科协2024年高层次人才国情考察活动走进河南,开展调研、座谈等系列活动,紧扣河南创新发展实际需求,聚焦产业发展、创新平台建设和高端人才引育,助力河南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先进陶瓷材料专家、药理学专家、飞行器设计专家、蔬菜育种专家……参加此次考察活动的20多位院士专家来自多个领域和专业,一个个闪亮名字的背后,含金量十足。

在河南博物院,在中原科技城,在河南省科学院,他们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问一路谈,带着问题深入一线考察调研,在一场场产业对接和科技创新座谈会上深入交流,为我省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两个月前,习近平总书记擘画了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宏伟蓝图。河南是中部地区的中部,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我们了解到,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重建重振省科学院,重构重塑实验室体系,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搭建了广阔建功舞台,为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保障和条件。”考察团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玉表示,希望借此次考察的契机,进一步加强与河南创新团体、科研平台的联系,探索建立交流合作机制,助力河南在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中争先出彩。

“半导体材料对于国家科技和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河南在半导体材料领域起步较早,占有一定优势。”中国科学院院士、半导体材料专家杨德仁说。了解到以金刚石为代表的超硬材料是河南的优势产业,杨德仁表示:“金刚石是下一代半导体材料的理想选择之一,现在这种材料还处于产业化的前端。河南应抓住机遇,在河南省科学院、郑州大学等进行前期布局,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让金刚石从装饰材料走向半导体材料,推动河南在新型半导体材料版图中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森林培育和森林经理专家张守攻与河南的缘分始于1991年。他说:“那时我在伏牛山区做林业项目,每次去实验地点要花两天时间,先坐车到洛阳,再换乘长途大巴。30多年下来,从方方面面都能感觉到,河南变化非常大。”

在张守攻看来,河南林业发展尤其是防护林体系颇具特色,但在生态产业化方面还需不断破题。他希望未来在生态用种、用材等方面与河南进一步加强合作,助力河南将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

“我老家就是河南的,这次回到家乡,感觉非常亲切。”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麦立强表示,现在河南发展势头非常好,应该抓住机遇,以应用基础研究为重要牵引,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麦立强建议,河南一方面应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在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有所突破;另一方面要突出河南特色,聚焦金刚石、传感器等优势产业,持续拓宽产业发展路径,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本次高层次人才国情考察活动为期一周,考察团将继续前往洛阳等地开展考察、调研,进行产业对接和座谈交流等,为地方导入人才、资源、项目,以科技助力地方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来源:河南日报 记者 师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