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是如何以花为媒,打造城市文旅名片的?
河南
河南 > 要闻 > 正文

洛阳是如何以花为媒,打造城市文旅名片的?

· 编者按 ·

总有一个理由,让你奔赴一座城。不管是淄博烤串、哈尔滨冰雪游、甘肃天水麻辣烫,还是穿汉服游洛阳、奔着王婆去开封、打卡胖东来逛许昌……每一个城市文旅火爆的引燃点,都在不断刷新业内人的认知。

城市文旅品牌建设是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文旅热持续升温的背景下,一些典型案例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创新的营销策略和优质的服务体验,接住“泼天的富贵”,推动城市文旅爆红出圈。

老家河南新媒体矩阵推出“‘城’风而上”系列观察,剖析城市文旅中涌现的“爆款”样本,为城市文旅品牌建设发展提供路径参考。

“城”风而上③

洛阳是如何以花为媒,

打造城市文旅名片的?

在中国,能用一朵花来诠释的城市,必有洛阳;能用一座城来命名的花朵,定有牡丹。

又是一年春好时,第41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已拉开帷幕,洛阳牡丹如约绽放,给河洛大地增添一抹“国色”。

远赴人间惊鸿宴,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来到洛阳开启“赏花游”,只因“洛阳牡丹甲天下”的名号无人不晓。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市花,为什么洛阳能够“以花为媒”,打造出一张兼具古典韵味与现代气息的城市文旅新名片?

洛邑夜色

01

41年!成功来自坚持和积淀

近日,第41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盛装登场。

借着牡丹文化节的东风,清明假期,洛阳跻身全国十大热门目的地,广迎全国来客。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牡丹节期间,洛阳旅游消费预订量(含酒店民宿、景点门票、交通等)较去年增长约50%。

4月1日,牡丹文化节开幕式当晚,新浪微博话题#第41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式#阅读量高达1.2亿,直接火上热搜。

有网友留言感叹:“见识洛阳花似锦,偏我来时不逢春。为了没有遗憾,现在就出发!”

“汉服和牡丹是绝配!洛阳的名片真美。”

年年出圈、年年爆火,洛阳牡丹文化节究竟有何魔力?

“洛阳能办好牡丹文化节,是因为洛阳不仅只有牡丹,更在于其深层次的文化积淀。”河南省政协委员、省文化和旅游规划研究院院长张祥宇表示,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有龙门石窟、白马寺、河洛古城、应天门、丽景门等一大批历史文化遗迹,才能支撑起洛阳“网红城市”的频频“出圈”。

“最早的几届牡丹文化节,远没有现在这么隆重。” 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原副局长、二级调研员孙小峰回忆道,早几年的牡丹文化节就是在王城公园、龙门石窟、白马寺等几个景区举办的。

后来,随着洛阳市委、市政府对牡丹文化节重视程度不断加大、游客喜爱度不断提升,牡丹文化节逐渐扩展成了全市性的重大文化活动,主题赏花游览线路发布、文创产品供不应求、洛阳地铁牡丹专列开通……衣食住行都带上了牡丹元素。

孙小峰认为,牡丹文化节之所以能有今天的火爆,离不开“坚持”二字。“从1983年第1届举办到2024年第41届,洛阳牡丹文化节和哈尔滨冰雪节一样,是全国连续举办时间极长的城市文化节日,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城市名片’。”

花开花落四十载,洛阳牡丹文化节从简单质朴,到盛大华美,再到高规格的文化视听盛宴,展现了洛阳41年来的发展变革。

(宋亚猛 摄)

02

为“一朵花”立一部法

“城市名片”是城市特色的载体,承载着人们对城市的心理认同,浓缩了城市精华,彰显着城市魅力。

在当“护花使者”这块儿,洛阳是认真的。

今年起,一部“牡丹条例”在洛阳实行。为“一朵花”立一部法,从此洛阳无论是打造“牡丹花都”、建设“北国花城”,还是推动牡丹及其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都有了坚强的法治支撑。

(宋亚猛 摄)

2023年12月26日,洛阳市举办《洛阳市洛阳牡丹保护与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闻发布会,明确《条例》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从明确管理机制、突出产业发展和彰显文化特色等方面入手,以法治力量助力洛阳牡丹香飘万里,绽放世界。

据了解,《条例》详细规定了牡丹种植用地、种植产业发展、观赏园建设与提升、民间种植和异地建园,以及深加工产业发展、平台建设及龙头企业培育、产业链条延伸、科技研发和交易流通等内容。

(宋亚猛 摄)

梳理发现,在国内外均有法例保护珍贵花草、绿植的先例,如福建漳州立法保护水仙花原产地;广西南宁立法保护横县茉莉花;在日本,攀折樱花有可能触犯该国法例。

而这部“牡丹条例”,不仅仅是保护牡丹花不受攀折这么简单,而是将牡丹保护与发展体系化、科学化。

《条例》不仅列出了“打造牡丹花都,建设北国花城”等关键词,还把公众最为关心的“支持建设牡丹文化博物馆”“建立濒危品种、珍稀品种、特色植株、野生植株及四十年以上株龄牡丹等档案”等一一列举、梳理出来。

牡丹盆花和鲜切花,作为观赏牡丹的两种类型产品,近年来受到市场的追捧,成为牡丹种植业新的“风口”。

《条例》围绕牡丹一、二、三产发展,对产业发展重点、市场导向、平台打造、龙头企业培育、交易流通、文旅文创发展等作出规定,为牡丹产业发展的全链条、全环节提供制度保障。

从此,牡丹不仅是一朵美丽的花、一个品种,更会是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链。在法规“护航”下,牡丹从品种保护、研发、旅游观赏到精深加工、花卉及产品交易、文化创意等产业形态不断跨越,香飘万里。

(宋亚猛 摄)

03

形成“花朵”经济,激活多元化产业

当下在洛阳,牡丹,不仅仅是一朵“只能欣赏”的花,还可以是一杯“可以细品”的茶,一种“美容养颜”的化妆品,一件“永不凋零”的文创牡丹瓷、牡丹画。

孙小峰介绍说:“牡丹瓷、牡丹画都是洛阳近几年出现的爆款。牡丹瓷就是将瓷盘上做出一朵牡丹造型,有不少游客喜欢这种神奇的‘瓷上生花’,这朵花永远不会凋谢。”

在购物软件上搜索,牡丹系列产品琳琅满目。

一朵完整的牡丹全花茶在杯中“盛开”,茶香沁人心脾;凤丹牡丹花瓣经特殊工艺处理,与馅料巧妙融合,烤制成牡丹鲜花饼,咬一口唇齿留香;黄亮通透的牡丹籽油,则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极具营养价值;而牡丹精油与美妆融合打造的牡丹特色化妆品,深受女士欢迎,月销量达3000+。

(张光辉 摄)

牡丹花全身都是宝,牡丹花种可榨油,花瓣可食用。近年来,洛阳不断创新推出以牡丹为名称的新型特色产品,如牡丹酒、牡丹饼、牡丹果脯、牡丹饺子等,以牡丹文化为主要特色的商品化产业取得了稳定、长期的发展。

每到牡丹开花时期,洛阳牡丹花会以花会友,同步举行牡丹灯会、经贸洽谈会和一些文化交流活动,以促进经济发展。

长开不谢的“花”经济,打出品牌的“花”产业,牡丹“入馔”“入饮”“入妆”,闯出了多元化产业发展之路。

04

数字化+博物馆,点亮沉浸式体验

国运昌时花运昌,太平盛世喜牡丹。一朵花的命运与时代相伴,牡丹在洛阳就是一部活着的历史。洛阳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新文旅思维为突破,跳出单纯“赏花经济”模式,打开了沉浸式文旅的新天地。

目前,作为全国唯一的牡丹专题博物馆,洛阳牡丹博物馆已于2022年牡丹文化节期间开门迎客,成为了一本特别的“牡丹百科全书”。

身着汉服、手摇团扇,成群结队的姑娘穿梭在千姿百态的牡丹花丛间;和王维“对诗”、与邵雍一同“赏”牡丹,在中国牡丹博物馆,沉浸式体验让人瞬间穿越千年。

借助全息成像、全彩2D屏等高精尖技术,牡丹博物馆的牡丹摆脱了花期的束缚,在牡丹品种展陈单元,参观者只需触摸展区的大数据柱,就能详细了解牡丹最全色系和品种。

(图源:牡丹博物馆公众号)

参观者点哪个品种,顶面的花瓣造型就会随之通过渐变式光影变幻,多维度地呈现每种牡丹的特点,带领游客沉浸式体验洛阳牡丹魅力。

(图源:牡丹博物馆公众号)

实地体验之后,游客们纷纷在网上留言——

“逛完之后,我又爱上洛阳了。”

“没有女生能拒绝最美的牡丹花,就像没有人能拒绝4月的洛阳。”

“又能欣赏牡丹文物,又能了解牡丹文化的发展进程,还能沉浸式体验各种黑科技,整活儿还是洛阳会!

(图源:牡丹博物馆公众号)

“沉浸式演艺表现形成不断创新,通过植入声光电技术、营造沉浸式场景抓取眼球,最后以文化内容打动人心。”张祥宇表示,洛阳牡丹文化的出圈,正是洛阳做好了“文旅+”和“+文旅”大文章的生动例证。

“多样化、个性化、悦己化、健康化、创意化这些消费需求快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场景、新业态在消费领域应用持续深化,将是洛阳高效激发消费潜能的创新空间。” 张祥宇说。

推荐阅读

旅行团避之不及的“购物”,许昌如何变为文旅地标?

全城文旅NPC!开封如何打造“爆点”引领年轻化消费?

邮 箱丨hnswlt2024@126.com

备 注丨 本公众号内容文章旨在宣传推广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并涵盖中国文旅新媒体推广联合体相关内容。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内容部分文字、图片、视频源自素材提供者或网络,版权归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或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或以其他共识方式妥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