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底出炉的2023十大流行语中,“显眼包”、“情绪价值”、“双向奔赴”等入选,其中,有一个比较特别的词——“新质生产力”也榜上有名。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从2023年9月首次提出,到今年1月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再次聚焦,再到全国两会上的深入阐释,新质生产力成为当下热词,同时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等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型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从而实现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社会再生产诸环节的高质量良性循环。”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表示,新质生产力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移动通信、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战略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几乎涵盖了目前所有的行业头部技术与装备研发内容。
新质生产力具有新科技革命的主导性、新产业赋能的前瞻性、高质量发展的目的性。“在科技创新激荡下,由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所催生的新质生产力起点在‘新’,关键在‘质’,落脚在‘生产力’。”郑州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汤凯谈到,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蓄积发展新动能的“先手棋”。
河南跑出新质生产力发展加速度
近年来,河南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首要战略,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科技创新,形成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农谷“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近三年新建20家省实验室、6家省产业技术研究院、41家省产业研究院、50家省中试基地、28家省创新联合体,超短超强激光、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项目启动建设。
“河南正不断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争先出彩。首先,除了传统的人口、地理优势以外,河南具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已建立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条件。其次,河南拥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打造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更要注重抢抓绿色化、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新机遇,加速发力,抢占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赛道。
数智赋能提供新机遇
“数字经济为河南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并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多个行业迅速崛起。比如建设一批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提供云服务、存储和计算等基础设施,从而支持企业和机构进行数字化转型;农业领域逐渐引入数字技术,包括农业物联网、远程监控、数字农业平台建设等;逐步推进数字化城市建设,包括智能交通系统、智慧城市管理平台、智能建筑等方面的应用;推动政务服务数字化,提供更加便捷的公共服务。”
郑州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汤凯告诉记者,数字经济作为河南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就要重点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智慧物流电商建设、智慧文旅发展、新型智慧城市提质、数字政府提效、数字乡村建设、数字经济生态体系建设等行动,着力推进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数字产业集群,切实增强数字经济发展核心能力。
绿色转型塑造新模式
在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促进绿色低碳发展被提及。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绿色发展与新质生产力密不可分。
“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工业大省以及全国交通枢纽,河南的产业结构中高耗能行业占比依然比较大,能源消费仍以煤炭为主。”郑州大学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瑞芹认为,河南亟需加快绿色转型,以开展国家碳排放双控试点省份为契机,全链条推进源头减碳、过程降碳、末端固碳,塑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方式。“在产业方面,通过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推进传统工业的升级改造,发展绿色产业;在能源方面,发展光伏、风电、地热及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并提升风电、光伏和储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创新驱动引领新发展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
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环保节能工程所所长、国家机械装备集团公司高级专家李韧告诉记者,目前对河南来说,用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要注重工作方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打造创新环境、建立科技研发平台与创新体系,吸引国内外的智力资源投入到河南的创新发展战略中来;深化改革,建设全社会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环境、新氛围,构建全社会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体制;根据河南自然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基础条件,激励在某些领域具有的科技先发优势,促进其更快发展,为其他行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积累经验、提供智力、创造条件。”(大象新闻记者 王艺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