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三世,十里银饰

三生三世,十里银饰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一抹银色,跨越了上千年的历史。

图片

它,质地柔韧,历经了千年却能传承至今;

它,清冷高贵,像一抹月色,落一地雪光。

它,就是银器,中国最为传统的器具之一。

中国银饰文化历史悠久,品类纷繁,银也是人类较早发现和利用的金属。从古至今,人们对银器的青睐从未减淡过半分。银器尊贵精致,光而不浮,雅致与端庄兼备,别有一番清高风骨,能够很好地彰显个人的品味与审美艺术。

图片

梦祥盛世出品

匠心艺术

银饰包括银币、生活用品及艺术品三大类。银币是早期众多国家的货币,由于不断消耗,至今存世极少,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银饰绝大多数为实用品,如餐具、饮器等等。另外,用银制作的艺术品如雕塑、摆件等气质高雅,镶有珠宝者更身价倍增。

图片

九龙银象出品

一件银饰要经过银匠的巧妙设计,精心打造。制作银饰时,银匠会根据银饰的特点,采用捶揲、击打、镂空、焊铆、编织、镶嵌等多种工艺。经过复杂工艺制出的器物,或小巧精美,或雍容华贵。

制作银饰分为浇铸法、卷制法及靠模延展法。制好铸模后,将银液浇入模具,便可制成一件银饰。另外,用卷制法制作的银饰多为杯件类,而靠模法制出的银饰多具高浮雕花纹。银饰的毛坯制成后,手艺高超的银匠用多种刻刀在其上刻出精致的花纹,使之更为华美。

图片

是一种应用历史悠久的贵金属

能在设计师的手中与众不同

有着不一样的表现

成为一种艺术

证明属于自己的价值

三生三世

银饰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我国考古学者从出土的春秋时代的青铜器当中,就发现镶嵌在器具表面的“金银错”(一种用金、银丝镶嵌的图案)。从汉代古墓中出土的银器已经十分精美。由于银独有的优良特性,人们曾赋予它货币和装饰双重价值。在古代,银的最大用处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英镑和我国解放前用的银元,就是以银为主的银铜合金制成。

明清至民国时期,银饰更是成为中国妇女最常见的饰物之一,民间因此有了“无银不成饰”的说法。至今有些人的家中,依然保存着各式各样的银饰,那些年代久远的银饰,承载着一个时代的历史与辉煌。

图片

梦祥盛世出品

中国早期银饰多以几何图纹、蟾蜍、龙凤、飞狮、鹿马、奇兽、奇花异草等为艺术创作对象,并以錾雕、刀刻、镂空、缠丝、鎏金、镶嵌等工艺美化装饰制作,展现了早期银饰富丽堂皇的艺术风格。

有规模并达到一定的制造水平始于秦汉,而大量工艺精湛,异彩纷呈的银饰工艺品则出现在唐朝。盛唐时期,农业、手工业及文化艺术等领域,均处于时代前列,在海内外无可比拟。

明清及民国时期中国的银饰更是空前兴旺,银饰的制作上更是五彩缤纷,其数量品类则难以数计。仅一名幼童,从满月庆典起,就得到了人生中数目巨大的一部分银饰了。那时幼童的童帽,上面装饰的银饰品达50几件之多。

图片

花卉纹银梳子(清)

图片

双喜点蓝耳坠(清)北京

图片

蝶恋花银扣子(清)

图片

鎏金帽花(民国)山西

童帽第一层十八罗汉18件,第二层八仙庆寿9件,第三层五福人5件;第四层狮子,虎头3件,左右帽饼花4件,帽后牌一套6件;周围帽铃9件,共54件。

图片

晚清时期的刺绣缀银佛童帽

儿童胸前的银牌银锁上的图案也绚丽多彩。有喜鹊登梅、童子抱莲、麒麟送子、天官赐福、状元及第、五子登科、连中三元、金玉满堂、双龙戏珠、丹凤朝阳、长命百岁、江山共老,寄予了人们对下一代的美好祝愿和期望。

图片

图片

梦祥银回头凤龙景泰蓝儿童锁

十里银饰

早在公元前三百多年,马其顿王国皇帝亚历山大带领军队东征时,受到热带痢疾的感染,大多数士兵得病死亡,东征被迫终止。但是,皇帝和军官们却很少染疾。这个谜直到现代才被解开。原来皇帝和军官们的餐具,都是用银制造的,而士兵的餐具都是用锡制造的。银在水中能分解出极微量的银离子,这种银离子能吸附水中的微生物,使微生物赖以呼吸的酶失去作用,从而杀死微生物。

图片

古代银器

银离子的杀菌能力十分惊人,十亿分之几毫克的银就能净化1千克水。银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其导电性和导热性,在所有的金属中也都是最高的。银常用来制作灵敏度极高的物理仪器元件,各种自动化装置、火箭、潜水艇、计算机、核装置以及通讯系统,所有这些设备中的大量的接触点都是用银制作的。在使用期间,每个接触点要工作上百万次,必须耐磨且性能可靠,能承受严格的工作要求,银完全能满足种种要求。如果在银中加入稀土元素,性能就更加优良。用这种加稀土元素的银制作的接触点,寿命可以延长好几倍。

民间认为,拥有银饰能装饰美化生活,显示富贵高雅,还能起到驱邪降福的作用,保平安长寿。银饰对家族的子孙繁衍,兴旺发达,都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银饰有着丰富精美的图案,和合二仙、暗八仙、芝草兰花、麒麟送子、福禄寿喜、十二生肖、吉祥文字等等,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盼。

图片

麒麟送子长命锁(清)

图片

五子登科长命锁(民国初)

图片

其实,中国古代银饰制作精美,可惜留存至今完好无损者极少。例如汉代腹錾横款“五官”的银盆,虽然光素无华,但和银匣、银漏斗器、银容器等相比,皆色白如新,显出锤鍱及抛光技术进步,那时也有饰几何云纹与三龙纹的小银盆。它们从汉墓出土,仅能在博物馆内观赏。

把祖先的传统文化保留下来,是我们不能推卸的责任。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历史文化、民间传统文化将受到世人的瞩目,传统服饰、刺绣、银饰和其他古老艺术的审美价值将得到更大的提升!

文字 / 喵如果

图片 / 梦祥银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