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叶公好龙”的故事让叶公家喻户晓。但也正是这个故事,让叶公蒙冤2000多年。
历史上的叶公功名赫赫,是春秋时期楚国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为什么现代人一提叶公就会想起“好龙”?叶公还有哪些故事被记载流传?现今有何遗迹存世?近日,记者来到平顶山市叶县探访。
勤政让贤忠臣后
叶公陵园
叶公陵园位于叶县叶邑镇西北的澧河之畔。门楼飞檐挑脊,为仿古琉璃瓦建筑,一侧的墙上写有“叶公沈诸梁简介”。
叶公本名沈诸梁,字子高,生于春秋后期楚国贵族世家,其父沈尹戍在楚昭王时任楚国左司马。据《礼记》《左传》等记载,公元前506年,吴国大举入侵楚国,沈尹戍率军力战而死。
沈诸梁随父多年,有一定的军事才华。父亲战死沙场后,他收编楚军残部与吴军继续战斗。最终,在秦国的帮助下,楚军击退了吴军。
叶县政协原常委、叶县叶公文化研究会会长叶天才研究叶公历史20多年。据其介绍,楚军击退吴军后,楚昭王赐封沈诸梁为公,委以收复叶地,并在当地驻军和休养生息,所以沈诸梁被称为叶公。据《叶县志》记载,叶公主持叶政49年,大兴富国强兵之策,励精图治,兴水利、劝农桑,组织群众修筑了东、西二陂,蓄水浇田,既治理了水害,又使当地数十万亩农田得到灌溉,使叶邑地丰民强,后人称为叶陂。
叶陂遗址
叶陂遗址位于现在的叶县龙泉乡寨底村,整体呈“L”形,坝基宽约9米,最高处高约5米,最低处高约2.4米,保存较为完整。它比都江堰要早200多年,整个工程因势利导,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对研究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实证。2016年12月,叶陂遗址被列入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偌大的文化园区,一东一西两个圆形水塘,中间有一穹形石桥。跨过桥便是论政殿,殿内塑有两尊像,分别是叶公和孔子。叶公正面向人,手捻胡须做沉吟状,孔子在他右边侧身而坐,左手平放于膝,右手挥动,似在侃侃而谈。
“这是根据史料记载的‘叶公问政’故事所建的塑像。”叶天才说,据《论语》和《史记·孔子世家》等史料,公元前489年,孔子听说叶公政绩显赫,特意来到叶地与叶公交流。叶公不仅向孔子请教了治国方略,还同他讨论了伦理道德标准。叶公问及孔子要如何施政,孔子回答说:“近者悦,远者来。”意思是说,要使身边的人心悦诚服,让远处的人乐于投奔。成语“近悦远来”正是由此而来。
此外,叶公被人称道的还有平定白公胜之乱及叶公让贤的故事。公元前479年,王族成员白公胜发动宫廷政变,挟持楚惠王,楚国一时战云密布。叶公挺身而出,带兵赶到楚国都城,救出楚惠王,平定内乱,重整朝纲,后被楚惠王封为令尹与司马,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辅助楚国达到太平盛世后,叶公不恋权位,奏请楚惠王准其告老返叶,将职位让给了年轻一代。
好龙非议实虚空
叶公画像
说到叶公,就绕不开“叶公好龙”的故事。据叶天才说,这还要从叶公组织群众修建东、西二陂说起。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是,在修建过程中,由于竹简不适合画水利施工图,叶公就将自家的墙壁作为图纸,画沟绘渠。过去,人们都认为龙王是主管行云降雨的神物,所以叶公将每个出水口都画上龙,并称之为“水龙头”,以求风调雨顺。有客人来访,见到墙壁上的水利施工图,不解其意,就问叶公为何画龙不画云,叶公告知:“我只想引龙出水,不求腾云驾雾。”
也许是以讹传讹,到了战国时期,韩相申不害编造了一则《叶公好龙》的寓言,收录在《申子》一书中。汉朝时,文人刘向根据此事,在其所编的《新序·杂事》中,写下了“叶公见龙而走”的段子,成了“叶公好龙”的来源,遂使叶公蒙受2000多年的不白之冤。
后人不忘始祖恩
论政殿后边,穿过数十米长的祭祀广场,就是祾恩殿,即叶公后裔及民众祭拜叶公的场所。殿后便是叶公沈诸梁墓冢。墓冢呈圆形,周围用石砖围砌,直径约50米,正前方是一通高约4米的墓碑,上刻“叶姓始祖叶公沈(讳)诸梁之墓”字样。墓冢高大,翠柏簇拥,庄严肃穆。
据叶天才介绍,叶公终老叶地后,后裔为纪念祖上之德与祖居之地,一部分人改沈姓为“叶”,形成了庞大的叶姓家族。叶氏宗亲尊叶公为始祖,奉叶县为祖地。
20世纪80年代,叶公墓曾遭破坏。1985年,叶县修复叶公墓,后在此基础上建成了叶公陵园。2000年10月,叶县成功举办了2000年世界叶氏联谊会,海内外300名叶公后裔代表参加。2001年,叶县人民政府及叶氏后裔又进一步对叶公陵园进行了修复。
2002年,叶公陵园入选“鹰城外八景”以及市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和叶邑故城一起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叶公陵园占地面积23100平方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的叶氏族人不断前来寻根问祖、瞻仰拜祭,此处已成为世界叶氏后裔祭祀先祖之地。
2019年,叶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又投资70余万元完善园内公共设施。现在,叶公陵园已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另据了解,目前,叶县正在筹建中华叶氏文化园。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记者 张建新 通讯员 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