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时节,该如何养生?

惊蛰时节,该如何养生?

惊蛰,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健康养生讲究顺应自然,适时而动,那么在惊蛰时节应该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呢?

惊蛰时节“春气在头”

什么是惊蛰呢?知名青年中医库喜龙介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一些小动物自入冬以来就藏伏在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这个节气,天气转暖,大地回春,春雷始鸣,所以“惊蛰”意为春雷惊醒蛰居动物的冬眠,万物复苏。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天气日渐温暖。因此,中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这个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

惊蛰时节自然界的动植物和人类有什么特点呢?库喜龙介绍,在《黄帝内经》里面有“春气在头”的说法。

到了春天,植物开始把自身的养分往上输送,枝条开始变得柔软,树木小草的嫩叶开始逐渐萌发,养分开始往上往末梢输送。

动物也是如此,到了春天,冬眠的动物开始觉醒,很多动物开始脱毛、蜕皮,推陈出新。如何才能推陈出新呢?这就需要把养分灌输到周身头面和四肢肌肉。

人类也是如此,春天天气开始变得温暖,人体之气也开始向上向外升发。这就是“春气在头”的意思。

惊蛰前后多发哪些疾病?

库喜龙说,人类在春季也有自己的生理特点,春季人的生机比较旺盛,正是读书学习工作的黄金时间,儿童春季生长加快,身高体重增长迅速,可借助春时茁壮成长。因此古人说“一年之计在于春”。

但是,农村也有句俗话这样讲春天:“百草回芽,百病发作。”惊蛰前后容易出现哪些疾病呢?

库喜龙说,春季多风,且气机向上向外升发,极易出现皮肤瘙痒、痤疮、皮疹等“过敏”疾患;有的人还容易出现流鼻血、甚至脑出血等中风疾患。《黄帝内经》中也有“春善病鼽衄”的说法。

惊蛰前后还多发以下多种疾病,如肺炎、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此,有肝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脑血管病等病史的的朋友们,要格外注意。

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黄帝内经》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

库喜龙说,《黄帝内经》对于春季养生有非常经典的论述,是经过数千年时间验证的正确养生之道。上面这段话的大意就是,春天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的状态,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体,使情志顺遂春天的生发之气。

在饮食方面讲究更多。孔子曾说过:“不时,不食。”意思是说人民的饮食要顺应节气,违背顺时规律就会影响健康。

库喜龙建议,可以多食当季的芽类或者叶类蔬菜,比如豆芽、香椿、茼蒿、韭菜及荠菜等各种野菜,同时还可以食用一些药膳,如生梨贝母汤、生姜萝卜粥、芹菜大米粥等。

审稿专家:河南中医药大学讲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 臧云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