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医人员短缺现象,还是要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吸引和稳定基层中医药人才保障的长效激励机制。”
1月13日,河南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在郑州召开。省政协委员、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常务副院长蒋士卿蒋士卿提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质量不仅仅是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更要重点加强中医药人员配备、中医药技术服务提供和中医设备配置,人才队伍建设乃是重中之重。
农村是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保障的重点地区,更要发挥好中医药的作用。目前,河南已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中医馆2250个,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但是从业者多为西医或护士,中医专业人员极其匮乏。为此,蒋士卿建议:
多渠道扩充人才队伍
通过院校教育为乡镇培养留得住的中医人才。在本科、专科、中专三类医科院校探索试点基层中医药人才订单培养模式,面向乡镇培养乡土型、本土化中医药人才;中医专业本科生毕业后通过“三支一扶”项目进入卫生院中医馆;
通过师承教育或自学考试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的中医人才。通过师带徒或自学考试的模式,经省中医管理局组织专家考核合格后颁发中医确有专长医师证或乡村医生证,或通过全国考试获得助理中医师证。
通过继续教育提升乡村中医人才技术水平。鼓励中医馆中医药业务骨干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进修;遴选省内城市综合实力较强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中医医院与基层中医馆建立对口帮扶机制;县级医院执业中医师在晋升中级职称前,应当将在基层中医馆连续全职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一年以上作为晋升必备条件。鼓励优秀的乡村西医离职系统学习中医后从事中医服务。
鼓励退休中医师返乡执业。
提高乡村中医从业人员合理薪酬待遇
落实基层中医药人才多渠道补偿机制和政策,保障其合理收入,适当提高其待遇。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量水平动态调控机制,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待遇逐步达到区域内综合医院人员相应水平;对超出基数部分按比例提取超额劳务基金,增加到奖励性绩效总额中,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分配制度,提高基层中医药人才工作积极性。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特殊技能人才,可探索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
畅通乡村中医从业者岗位晋升通道
对本科及以上学历、经中医全科专业规范化培训合格并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可直接参加中级职称考试,考试通过的直接聘任中级职称。对工作20年以上考试通过后聘任中级、30年以上评聘高级的艰苦边远地区乡村中医药人才,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办理单列岗位聘用手续,激发基层中医药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升乡村中医从业者医疗服务水平
对接中医互联网医院,发展远程医疗和互联网诊疗,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中医医疗服务模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大力开展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适宜技术简、便、验、廉的优势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