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十年来,河南,大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在保护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让黄河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
10月15日,由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的“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迎来收官之场——宣传思想文化专场,重点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并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河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曾德亚介绍,在新时代这十年,河南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以一份份真金白银的河南答卷,解析新时代原创性思想的伟力,以一个个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标注新时代变革性实践的印记,以一项一项办成的大事要事,铺展新时代突破性进展的画卷;以亿万老百姓的笑脸,讲好新时代标志性成果的河南故事,奏响了“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河南强音。
扮靓“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 文旅产业繁荣发展
这十年,河南聚焦建设文化强省,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为总抓手,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为牵引,讲好“黄河故事”。河南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670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2202.99亿元,占同期GDP比重由2.26%提高到4.06%,文化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中原出版传媒集团连续7年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
河南谋划推进138个文旅文创重点项目(总投资4223亿元),构成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硬支撑”。创意驱动、美学引领、艺术点亮、科技赋能,整合央视、头条等各大媒体,通过各种活动,使“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热起来”。启动“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元宇宙创造者大赛,实施“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百大标识数字化展示工程,让“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立起来”。
未来,河南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将聚焦三个方面,一是聚焦“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打造一批在中华文明演进历程中具有重大价值、关键意义的文化标识,讲好“河南里的中国故事”。二是聚焦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在夏文化、仰韶文化等考古研究领域集中攻关,彰显河南在中华文明研究阐释中的历史担当、历史作为、历史主动。三是聚焦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郑汴洛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全面提升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生态康养旅游品质。
文艺事业成就斐然,40多部作品荣获全国性文艺大奖
十年来,河南40多部作品荣获全国性文艺大奖。李佩甫的《生命册》实现茅盾文学奖本土作家零的突破,豫籍作家获此项奖的人数达到9人,占全部获奖总数的五分之一。杜涯获得了第九届鲁迅文学奖,此奖项十届评选河南共有7位本土作家获奖,在全国稳居高位。
孟宪明和南飞雁的长篇小说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邵丽十年间3次获得全国《小说月报》百花奖,凸显了“中原作家群”实力;美术创作方面,“中原画风”优秀美术作品在18个省份进行巡展,擦亮了“中原画风”品牌;舞台艺术创作方面,话剧《红旗渠》、豫剧《焦裕禄》《重渡沟》等精彩纷呈,屡获全国大奖,“河南戏剧现象”令全国瞩目。
在影视创作方面,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电视剧《大河儿女》《花开山乡》等产生较大影响。《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爆红出圈,成为全国文化领域“现象级”事件,《大宋·东京梦华》《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等既叫好又叫座,成为河南响当当的文化品牌。
未来,河南文艺界将进一步提升文艺创作生产组织化程度,健全完善扶持奖励激励机制,打造特色文艺品牌,争取更多“国字号”文艺活动落户河南,着力培养新时代文艺豫军。另外还将探索国际传播的“打开方式”,打造一系列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从文化乐民到文化惠民 让更多群众获得文化幸福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出台实施《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促进条例》,把更好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纳入法治轨道,真正做到从文化乐民到文化惠民,让更多群众有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家门口”的文化阵地。全省共建成各级各类博物馆384个、公共图书馆166个、文化馆205个、公共美术馆8个、城市书房1011个、乡镇(街道)文化站2478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实现了全覆盖。
“指尖上”的书香文韵。书香河南被省委纳入“十个河南”重大部署,在全国较早出台实施《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地方性法规,在全国首次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印发《书香河南建设实施方案》,有11个方面的建设标准,包括我们每个家庭的书柜都包括在内,让阅读蔚然成风。
塑造群众心坎里的大舞台。广泛开展“百城万场”“群星耀中原”“中原文化大舞台”“周末音乐汇”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每到周末繁华地带都搭建大舞台,可以说是络绎不绝,群众热情高涨,上线“文化豫约”“百姓文化云”数字平台提供“菜单式”“订单式”文化服务。每年开展活动的总场次达到了50多万场,直接服务8000多万人次,人民生活因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而更有质感和温度。
我的舞台我做主。主动适应群众作主角、当明星的新需求,动员文艺工作者加强服务、培育文艺骨干,在全省建设乡村“文化合作社”5936余家。
未来,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聚力、以文兴业,大力推动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连通城乡文化资源,持续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广泛性、参与度、感知度、满意度,在现代化河南建设中,促进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共同发展。
河南兴文化工程 彰显文化之美
中原要出彩,文化更应出重彩、出浓彩。河南文化是展示中华文化的万花筒,河南历史是展示中国历史的大舞台。
今年4月份,河南省委宣传部印发《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计划实施方案》,引起了广泛关注。截至目前,收到113个单位871项申报材料,评审立项300项,10%项目形成初稿。部分专家学者发表了一系列理论文章,如:《河南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地位》《中原文物见证中华文明》《黄河文化: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行走河南,何以读懂中国》等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近期,根据首批成果录制的专题创作访谈视频,在首届书香河南全民阅读大会中推出后,全网阅读量达8000多万。
这项工程,聚焦“今、古、人、事、物、书”六个字,即当代河南发展研究、河南历史文化专题研究、河南重要历史名人研究、河南重要历史事件研究、河南重要历史文化遗存研究、河南重要历史文献典籍研究出发,同时,围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设立25项专题委托项目,力争推出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文化研究成果只有转化为资政育人成效,才会具有永恒的生命力。未来,将开展文化研究读本进校园活动,融入书香河南建设,助力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让人们在鉴古知今中深悟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在自信自强中体味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