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健科普】肺移植后该如何进行肺功能锻炼?

【豫健科普】肺移植后该如何进行肺功能锻炼?

今年3月5日,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医生对一名77岁高龄的男性患者成功实施了高难度肺移植手术。这是中西部地区实施肺移植手术患者中最高龄的一位。此消息也再度引起了社会对于肺移植的关注。

年龄已不是肺移植的绝对禁忌

肺移植,俗称“换肺”,当一个人的肺发生了严重的病变,导致肺不可逆转的病损、且药物治疗无效时,称为终末期肺病,这时肺功能严重受损,需要通过肺移植的方式将病变的肺切除,同时更换健康的肺,从而恢复患者正常的呼吸。

1983年,加拿大多伦多的医学团队成功完成一例肺纤维化患者的单肺移植,并获得较长的生存期,叩开了现代肺移植的大门。

肺移植需要胸外科、呼吸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康复科等专业的多学科团队协作完成。目前,随着外科吻合技术的不断成熟、重症医学的不断进步,以及免疫药物治疗的逐步完善,肺移植手术走向成熟。

据有关研究资料显示,目前,总的手术成功率可达到90%以上,3年和5年生存率可达到70%和60%以上。随着抗排异药物的更新,肺移植后长期生存者越来越多。

河南省人民医院肺移植科成立于2015年,是国内最早从事肺移植临床、科研和教学的中心之一,是国家卫健委批准的河南省唯一一家具有肺移植手术“双资格”(医疗机构执业资格和医师执业资格)的医疗单位。

为77岁高龄的患者成功实施高难度肺移植手术的案例,也标志着年龄不应该再是肺移植手术的绝对禁忌。

肺移植后要谨防并发症

肺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肺移植后容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包括早期的并发症和晚期的并发症。

肺移植早期的并发症主要包括手术后出现的出血、气管吻合口的裂开等,这些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短期生存。

肺移植晚期的并发症主要有排斥反应,包括急性的排斥反应和慢性的排斥反应,另外还有感染等,这些都会影响到患者的长期生存。

不论哪种并发症,都会影响到肺的呼吸功能。因此,预防并发症,有利于肺功能的顺利恢复;反过来,及时地进行科学的肺部功能康复锻炼,也有利于预防各种并发症。

肺部功能康复锻炼的6种主要方法

深呼吸锻炼:深呼吸是胸腹式呼吸联合进行的呼吸,可以排除肺内废气及其他代谢产物,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以供给各脏器所需要的养分,提高或改善脏器功能。

腹式呼吸锻炼:患者平卧时,要保持身体自然放松,吸气时保证胸部不动,让腹部充气;呼气时胸部同样不动,让腹部收紧,这样可以锻炼患者的胸壁运动及膈肌运动。

缩唇呼吸锻炼:日常生活中还可练习在嘴唇半闭时进行呼气,吸气时应小量吸气,能够避免气道坍塌,对于支气管痉挛或者惊恐引起的肺内过度充气有缓解作用。

主动咳嗽咳痰锻炼:患者可以自行尝试主动咳嗽,要领是动作要轻,深度要浅,可一点一点地逐步加深,这样有助于将气道分泌物、残留物如痰液、粘液等排除体外。

主动循环呼吸训练:主动循环呼吸技术主要通过一种特定的“用力呼气”动作来达到排出痰液的目的。咳嗽和用力呼气在清除气道分泌物方面效果是一样的,但用力呼气显然消耗体力更少。此外,对于瘫痪卧床或较虚弱的患者,分泌物可能从小气道清除,但会在大气道聚集,而用力呼气可能有助于上气道分泌物的清除。

激励式肺量计训练:吸气肌/呼气肌功能训练器,通过吸气/呼气期间提供阻力,尽力吸气,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使胸廓的前后径和上下径增大,增加有效气体交换面积,使吸气/呼气肌在最大承受范围内进行强化,增大肺容量,还能训练其肌力。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术前病情危重,且术后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心理负担一般都比较重,发生心理问题的概率随之增加,需要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多关注其心理康复问题,帮助其树立和增强康复的信心。

(作者:河南省人民医院 高培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