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疾控中心8月份健康风险提示
河南
河南 > 正文

河南省疾控中心8月份健康风险提示

进入八月,河南省高温、雷雨天气交替,蚊虫极易滋生,细菌大量繁殖,肠道传染病发生风险增加。此外,七月份以来,河南省驻马店市、郑州市、信阳市等多个地区出现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存在跨地区传播风险。8月4日,河南省疾控中心发布8月份健康风险提示。

重点提示

新冠肺炎

近期,国际疫情处于第五波反弹期,呈现上升趋势,我国周边日本、韩国疫情上升明显,境外输入风险持续存在。截至8月3日24时,全球累计报告确诊病例超过5.77亿。近一个月来,我省驻马店市、郑州市、信阳市、平顶山市、商丘市等多个地区出现本土疫情,面临着本土疫情跨地区传播和省外、境外输入风险同时存在的复杂局面。广大居民要提高警惕,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

防护措施:

积极接种疫苗。尚未接种新冠疫苗的市民,抓紧完成全程接种,对于已完成全程接种且满6个月的市民,请尽快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

注意个人防护。居民日常出行,应坚持佩戴口罩,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聚集,保持社交距离。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常通风,注意休息,注重营养,增强体质。

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请戴上口罩及时前往附近具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就诊,主动向医生报告发病情况及旅行史、接触史,便于诊断治疗。

合理安排出行,积极主动报备。民众要合理安排出行,如非必要,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区旅行及出差。确需前往的,请务必提前向所在社区(村)和工作单位报备,并做好个人防护;有国内其他中高风险区旅居史、与已公布的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有交集的人员返豫后,应主动向所在社区(村)和工作单位报备相关情况,配合做好各项防控措施。

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其典型表现为剧烈泻吐,从而导致脱水、肌肉痉挛、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及循环衰竭。根据霍乱流行特征及发病影响因素,当前处于霍乱高发季节,天气炎热,人群进食生冷食品、海水产品及在大排档、小吃摊进餐等机会增加,霍乱感染机会增加,不排除后续出现散发病例及局部地区存在霍乱暴发的潜在风险。

防护措施:

注意个人饮食饮水卫生,尽量少吃生冷食品和海水产品等,不吃腐败或变质食品。

对水源、食物及粪便应加强卫生管理,灭蝇。此外,对传染源的吐泻物应严格消毒处理。

布病

布鲁氏菌病(布病),是布鲁氏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病情轻重不一的发热、多汗、关节痛等。羊在国内为主要传染源,其次为牛和猪。在国内牧民接羔为主要传染途径,兽医为病畜接生也极易感染。此外,剥牛羊皮、剪打羊毛、挤乳、切病毒肉、屠宰病畜、儿童玩羊等均可受染,病菌从接触处的破损皮肤进入人体。

人群对布鲁氏菌普遍易感,青壮年男性由于职业关系,其发病率高于女性。国内以牧区牧民的感染率最高,多发生于春未夏初或夏秋之间,乃与羊的产羔季节有关。我省本地牲畜及其产品满足不了日常需求,从外省(区)调入已成常态,且主要来自我国北方布病重点流行区。

防护措施:

羊只饲养、放牧、交易、屠宰等职业人群要注意日常个人防护,患病后及时就诊。

尽量避免直接接触任何动物,特别是来历不明动物。

不吃未烧熟煮透的肉、蛋、奶等动物产品。选择新鲜、安全的动物食品原料,加工时要注意生、熟分开。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我省每年一般在13-15周疫情开始上升,4-6月为发病高峰。2022年我省手足口病发病高峰出现后移,且明显高于近两年平均发病水平。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较轻,呈自限性,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

防护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手卫生。在触摸口鼻前、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接触疱疹/呼吸道分泌物后、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应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绢或纸巾遮住口鼻,随后将纸巾包裹好丢入有盖的垃圾桶。

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不接触病人及其污染物品、污染环境;不在未经消毒处理的游泳池中游泳或玩耍。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经常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物品或物体表面,如玩具、家具等,清洁后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患者所进食物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或食物含有毒素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它是食源性疾病的一种。随着气温升高,细菌繁殖速度增快,加之假期外出就餐人员增多,大大提高了食物中毒的发病风险。

防护措施:

避免在没有卫生保障的公共场所进餐。在有卫生保障的超市或菜市场购买食品。尽量不购买散装食品。

新鲜食品经充分加热后再食用,重视加工凉拌类和生冷类食品的清洁。避免生熟食混放、混用菜板菜刀等,防止生熟食交叉污染。尽量每餐不剩饭菜,吃剩的饭菜尽量放10℃以下贮藏,食用前必须充分加热。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加工食品前等要洗手。

特别提醒

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

假期是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的高发时期,当前正值暑期,要特别注意防范溺水、交通事故、跌倒和坠楼、触电、烧伤烫伤等意外伤害。

防护建议:

家长应对家中的日常生活用品进行安全排查,消除那些可以预见和避免的安全隐患,如热水瓶、消毒液、牙签等尖锐物品要包裹收拾好;家中用电设备和电源要远离儿童触及范围;不能让儿童攀爬窗台;儿童要远离有毒药物、化妆品、打火机等物品。

在儿童饮食起居方面,要做到新鲜、无毒,防止食物污染变质。严禁儿童吸食果冻等胶状食物,防止堵塞呼吸道。

家长一定要教育孩子,不要去危险的水域/水体、非正规的游泳池游泳,防止溺亡。如遇到同伴溺水,孩子千万不要自己强行救援,应大声呼救请周围的人帮忙救援。

注意培养儿童安全意识,引导孩子遵守交通规则,乘车出行要坐好儿童安全座椅并系上安全带。

极端天气事件

经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有关部门单位会商研判,今年汛期(5-9月份)我国气候状况总体为一般到偏差,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严峻复杂。其中,北方地区江河汛情偏重,强对流天气可能多发,洪涝和风雹灾害风险高;全年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接近常年到偏多,强度总体偏弱,可能有北上台风影响我国;西北和南方地区地质灾害可能多发重发;东北、华中和西南等部门地区森林火灾风险高;华东、华中和新疆等地可能发生夏旱。考虑到极端天气灾害叠加疫情防控等情况,今年汛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

防护建议:

建议民众关注当地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做好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防范工作。

积极开展灾害卫生应急准备工作,包括开展专题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加强应急值守和做好应急物资储备等,做好相关疫情防控工作。

开展多种形式的灾害预防宣传教育活动。

大象新闻·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新迪 通讯员 刘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