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仙门山,为什么会被选为《七夕奇妙游》拍摄地点?

仰韶仙门山,为什么会被选为《七夕奇妙游》拍摄地点?

七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浪漫的节日。

古人的浪漫常常与自然有关,七夕始于星宿崇拜,“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描摹了古人对天象星宿的观察以及想象。自然山水,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

7月17日,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之《七夕奇妙游》在仰韶酒庄仙门山举行开机仪式,有关七夕的浪漫爱情将在仰韶仙门山的山水间全新演绎。

图片

围绕着仰韶仙门山的,是连绵的山峰,以及山缝间汩汩流动的水,此处为何会被选为《七夕奇妙游》的取景地?

01

山水,兼融南北

一提到北方大山,人们常会联想到“巍峨雄壮”“崇山峻岭”“大气磅礴”的词语,且因气候偏干旱少雨,多针叶林。南方大山则不同,以秀美清丽著称,气候偏湿润,高山之中常常云雾缭绕,山色空蒙。

而仰韶仙门山,地处北方,却集北山巍峨与南山秀美于一身

从地势来看,仰韶仙门山处于秦岭山脉和太行山脉的交界处,北部是以秦岭余脉东部韶山为主体的山区,山势连绵,断层极多。

图片

仰韶仙门山西连的秦岭山,是我国地质、地理、气候、生态、人文等分界线,山以南和山以北有着迥然不同的气候特征;北部山脉连接着太行山脉,太行山是由群山组成的一道连绵不断的山脉,有着复杂的地貌单元。南太行分布有峰、峦、台、壁、峡等各种地貌形态,还兼有瀑、潭、泉、涧、溪等南方大山的特点。两座大山之间的仰韶仙门山,可以说占尽了地利之便。

从高空俯瞰,仰韶仙门山位于黄土高原的东部边界缘。黄土高原夹在秦岭太行两山之间,大约形成于2000万年以前,与黄河一起,是原始人类生存繁衍之地和人类文明产生地。

1921年在离仰韶仙门山不远处的仰韶村首次发现的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年,是迄今为止人类文明可追溯到的最早源头。这一新石器时代文明沿着黄河贯穿整个黄土高原,在包括仰韶仙门山在内的豫西地区留下诸多古人类和古文化遗迹。

仰韶仙门山便在山水生态之间,被赋予了深厚的人文因子。

02

酒旅,勾画“人文生态圈”

在仰韶酒业的“一庄五园”规划当中,仰韶仙门山是仰韶打造“酒文旅”景区模式的基地。

图片

“酒文旅”一体化,即融酒文化、仰韶文化、旅游于山水之中,在自然生态圈之中,构建一个人文生态圈。自2017年,仰韶着手布局仰韶仙门山,围绕其世界美酒特色产区属性、仰韶文化属性、旅游度假景区施行展开多元建设。

经过四五年的改造,仙门山已在苍翠古朴的山水风景之外,增添了一抹人文地理的风采。

漫步在景区,从景区大门到山顶,随处可见彩陶纹饰,以“五人舞”最为醒目,这些纹饰来自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五人舞”彩陶纹饰是简化线条勾勒出的五个小人手拉着手,线条富有韵律动感,与以“聚饮”为特征的中国酒文化遥相呼应。

在景区内主支干道旁,特色陶香酒文化仙门水镇、陶香人家、太阳月亮酒店、十里画廊洞藏基地等特色项目,都将仰韶文化元素、仰韶酒元素融入其中,打造出一个山水合围的人文生态圈。

人文生态圈的构建还离不开仪式的参与。

图片

以“节日”之名,定“仪式”之型。节日贯穿了仰韶仙门山的一年四季:初春时节,以“击鼓”为乐的惊蛰盛典唤醒一年之初的无限春光;清明前后,“汉服”“纸鸢”带给“汉服纸鸢节”别样的色彩;五月的造趣节是年轻人的节日,有音乐会、手工坊、潮玩会、卜卜屋等活动;六月的曲水流觞嬉水节、八月的七夕带给仙门山一抹诗意;还有重阳前后的元气登山节、十月的万亩红叶旅游节等等,这些节日使一众寂静的山水有了喧嚣,有了律动。

倘若没有“酒旅”的加入,仰韶仙门山的山与水,草与木,便在日月升落、岁月更替中如同“隐入尘烟”。而“酒旅”,恰恰为静谧的山水带来了一缕尘世间的烟火气息——“酒”,带来文化的融合,“旅”,带来人的气息。

所谓万物灵动,应当是天地人、飞禽走兽、花草树木共同迸发出的生命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