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业大学:抢抓暑期实践育人先机,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
河南
河南 > 教育 > 大学 > 正文

河南工业大学:抢抓暑期实践育人先机,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

在刚刚结束本学期课堂学习任务后,6月10日,河南工业大学第一批750余支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以返乡实践的形式洒满全国各地,正式拉开了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的序幕。

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和重要环节,也是高校课堂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必要延伸。2022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河南工业大学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委“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要求,抢抓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育人先机,以务实作风狠抓青年学生第二课堂能力培养。今年,学校继续坚持“专业引领、学践并行”的实践原则,采用线上组队,分散实践的形式,围绕“理论宣讲”、“党史学习”、“乡村振兴”、“成就观察”、“民族团结”、“沿黄实践”、“社会治理”等主题开展实践活动,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努力推进社会实践成果培育转化。

今年4月20日,河南省2021年度“返家乡”社会实践表彰揭晓,河南工业大学入选年度优秀单位。近年来,河南工业大学以项目为依托,以目标成果为导向,培育、打造了一批优秀社会实践品牌,取得了多项国家级、省级表彰,实践育人成果取得全面突破。

多年来,学校团委不断加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方案设计和总结提升工作,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育人体系。

强化项目组织力,以创新求突破。在河南工业大学校党委的指导下,各级团组织精心谋划、认真实施,在实践活动的谋划和组织中不断思变谋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围绕庆祝建党百年、建团百年、乡村振兴等主题,不断丰富实践活动主题。实践活动从选题策划、流程管理,到成果应用、宣传总结,始终把“谋新”作为关键点,“挖内涵、延广度、提深度”,探索新的社会实践项目策划思路,把社会实践和专业调研、文化探索、社会研究结合起来,推动组建“研究型”实践团队和跨学科、跨领域的“复合型”实践团队。

提升团队服务力,以协同促育人。河南工业大学校团委秉承“专业引领,学践并行”的实践思路。贯彻“同行同向”的协同育人机制,让社会实践既作为“思政课”,又作为“专业课”,既鼓励“多思”,也倡导“实干”,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更多主动权,充分发挥青年人的特点和优势,培养一批敢想、敢做的实践“极客”,发挥“头雁”作用。由学生组建的“百年振兴千村观察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观察团”、“金融普法观察团”等主题团队,在实践中开展思政教育、专业研究、行业调研、社会观察,彻底打通实践育人在德育、智育、劳育中发挥的功能。

发挥专业引导力,以特色铸品牌。在过去8年间,河南工业大学以粮油食品学科专业特色为依托,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专业实践等途径,开展了大量“节粮育人”实践活动,与郑州、信阳等多个地区的粮库、食品加工厂联合开展“节粮减损工程”,孵化了“粮心人”、“禾淵素健”、“天下粮安”等一批服务节粮减损、粮食安全的实践育人品牌。同时,通过社会实践品牌的积累和探索,孵化出了多项具有学校专业特色的志愿服务、科技创新项目。

2020年,河南工业大学以节粮爱粮为主题,制定了全国首个服务“节粮减损”的参考:《2020年大学生“爱粮节粮”志愿服务活动指南》,该指南由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面向全国在校大学生发布,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2022年初,围绕学校粮油食品学科特色和实践育人体系的优势,通过对社会实践项目的不断探索,首次获批“教育部思政工作精品项目”《“节粮育人,护航粮安”——劳动教育体系中“节粮减损工程”的探索》。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广大青年学生只有在躬身实践中,才能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锤炼真学实干能力,培养爱党爱国爱民情怀,成长为堪当大任的新时代青年。暑期社会实践结束后,学校将通过总结展示表彰等活动,积极挖掘实践过程中丰富的思政育人元素,评优树典,以榜样的力量鼓励人、影响人、带动人,进一步夯实社会实践育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