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刚过,2022的新年也算到了尾声。各大卫视新年收官前的最后一“秀”——元宵晚会绝对称得上精彩。
河南卫视作为各大电视台中的黑马,今年打造的“元宵奇妙游”依旧延续国风创作,融合多元文化,结合科技手段,将视觉效果发挥到了极致。节目播出后,网友也展开了激烈讨论,“河南卫视莲花舞好仙”、“河南卫视导演能处”等一系列话题的出现验证了河南卫视“元宵奇妙游”的精彩。
可是,如此精彩的文化类节目,收视率却着实让人感到“意难平”。根据酷云实时收视率数据来看,河南卫视“元宵奇妙游”在开播15分钟后,收视率稳定在0.0421%前后,卫视平台当中的实时收视率排名处于第23位。而8点20分前后,“元宵奇妙游”接近尾声时的实时收视率为0.0454%,卫视排名则下滑到了第24名。
唯美的台风、浓厚的底蕴,可以说,“元宵奇妙游”中的每个镜头、每个视角都有一定的深意。这样的舞台迎来观众“叫好”的同时,为何收视率不高,无法迎来观众的“叫座”?
河南卫视的“奇妙游”系列美吗?美!内容精吗?精!文化底蕴深厚吗?绝对深!但统一的风格、不变的套路,不得不说,一场场晚会下来,确实让人产生了“审美疲劳”。
河南卫视“奇妙游”引起全民文化觉醒
去年“唐宫小姐姐”爆火的同时也让河南卫视成功破圈。此后,河南卫视就紧紧抓住了“文化”这张王牌,打造了传统节日“奇妙游”系列,将河南的一个个传统文化搬上荧幕,让大众熟知,宣传河南、推介河南。
河南卫视的“奇妙游”,妙在哪儿?
妙在融合。从《唐宫夜宴》开始,河南卫视就开始了历史文化与未来科技的融合。《唐宫夜宴》通过5G+AR技术,将虚拟的场景与现实的舞台融合,达到身临其境的美妙。“端午奇妙游”中爆火的《祈》,用水下高清摄影技术再现《洛神赋》的精妙绝伦,“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是后来大众对《祈》的至高评价。此后,“中秋奇妙游”又加入了更先进的xr特技,虚实结合,产生了更加逼真的视觉效果。河南卫视的这种融合创作手法,打造出文化类节目表达的“新形态”,给观众们带来了一场场不一样的视觉盛宴。
妙在唯美。从《唐宫夜宴》到《芙蓉池》再到洛神水赋《祈》以及新节目《梦莲》……每场奇妙游播出,都有一些令人惊艳的舞台。通过观察这些舞台,我们不难发现,“美”是他们的“代名词”。舞美、舞蹈的设计,打光、音乐、色彩的把控,都展现了这些作品的艺术高度。
妙在传承。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以崭新的手法,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当下年轻人不爱看文化节目怎么办?担任过多期奇妙游导演的路红莉曾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交流方式会更新,但不变的是交流方式之后所承载的那些内容与情感,我们要先抓住这一点,才能在每一个中国节日里头跟大家共情共鸣,才能真正去传承这些中国节日中国文化。
妙在用心。据“端午奇妙游”中爆火的舞蹈《祈》的编导郭吉勇介绍,该节目历经了3次拍摄,工作人员在水下泡了26个小时才拍出了这个有“1600多年历史的水下飞天”。而舞蹈演员更是要保持水中的舞姿优美流畅的同时,50秒才能换一次气,可见创作团队的用心。
让娱乐更具价值,让生活更有乐趣。河南卫视传统节日奇妙游创造团队坚持将千锤百炼后的作品呈现到观众眼前,宣扬中华传统文化、推介河南的同时更引发了全民的文化觉醒。
唯美依旧、惊艳依旧,却少了丝内容
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收视率偏低的情况,不止出现于这次的“元宵奇妙游”,此前的“清明奇妙游”、“七夕奇妙游”、“重阳奇妙游”收视率都不算乐观。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些对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节目表示看好的网友认为,自己都没有在网上看到过河南卫视关于奇妙游的宣传,以至于在节目播完后看到网上的视频片段去重温正片。并且,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节目的播放平台有很多,有一部分人通过网络平台观看,并不能体现在收视率中,所有,收视率并不能表示河南卫视的“奇妙游”系列节目不火。
客观来讲,河南卫视的固定观众基数小,电视流量小确实是导致“奇妙游”系列节目收视率偏低的一个原因,同时也是河南卫视自身收视率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一直以来,河南卫视的收视率普遍在各大电视台排名中处于中后位置,这与河南卫视拒绝流量、重视内容输出也有一定关系。
但从“奇妙游”自身来看,节目愈发注重形式表达,却忽视了一定的内容体现,让大众看过后总觉得少了丝内容,这是当下“奇妙游”系列节目无法实现再次“爆火”的一个主观原因。
从去年的“元宵奇妙夜”开始,到现在,河南卫视打造的奇妙游节目已有8期,通过观察这8期节目,不难发现,每期的拍摄、场景的选择、画面、布局都在日臻完善,但节目的表现形式却基本一致。
“文化”是河南卫视的底牌,但河南卫视却没将这张底牌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只是在基本掌握了节目的制作手法和套路后,进行一期期的模仿和复刻。
此外,对于奇妙游而言,节目的受众是谁?
对老年人而言,科技感十足的节目效果与传统的文化间的结合显得并不融洽。而在一些年轻人眼中,无法与节目背后蕴含的文化产生共鸣。观众对节目效果、内涵理解的片面性,也是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节目无法实现再次爆火的一个重要原因。
坚持创新求变革,拒绝“审美疲劳”
面对当下电视节目层出不穷的变化模式,河南卫视的压力一直存在,“奇妙游”系列也必须迎来求新求变的策划,那么,接下来又要怎么做?
坚持创新,很重要。不止是表现形式上的创新,更要注重内容表达中的创新。如何将“文化”这张底牌以更加新奇、合理的方式展现出来,是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接下来更应该注重的。
毫不夸张地说,“奇妙游”系列让观众摆脱了对河南卫视的刻板印象,也引来了一些效仿。这同时也会导致之前的“新形态”逐渐沦为业内的“常态”,久而久之,观众就会产生所谓的“审美疲劳”。
同样作为文化内容的输出,今年春晚爆火《只此青绿》就是央视模仿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的一个例子。《只此青绿》的爆火体现了当下“文化”这一品牌的鼎盛,也意味着文化类节目的元年已经到来。
近两年,各个地方台也都推出了各种新兴的“国风”节目,如北京卫视的《上新了·故宫》、安徽卫视的《诗·中国》、深圳卫视的《诗意中国》、江苏卫视的《匠心传奇》、山东卫视的《国学小名士》、浙江卫视的《少年国学派》……
当文化自信转变为文化“膨胀”,河南又要如何趁着东风迎接收视辉煌?“再创新”将是解码的关键。
(作者:沙靖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