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杨百果:为乡村“蔬”写小康生活
河南
河南 > 地市 > 商丘 > 正文

驻村第一书记|杨百果:为乡村“蔬”写小康生活

自动播放

人物名片:杨百果,男,在商丘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工作,2015年担任民权县庄子镇流通村驻村第一书记。

商丘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驻民权县庄子镇流通村第一书记杨百果

商丘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驻民权县庄子镇流通村第一书记杨百果

深秋时节,乍寒还暖。在民权县庄子镇流通村的蔬菜大棚里,正在管理蔬菜的脱贫户们正忙得不亦乐乎。“蔬菜大棚的上海青一年能收8茬,一年能有10个月在这里打工,俺村长期在这里打工的有十七八个人,每人一年收入不低于一万多元嘞!”正在大棚里干活的脱贫户朱慧玲笑着说。

在流通村的土地上,一座座温室蔬菜大棚鳞次栉比地排列着,棚内“上海青”青翠诱人,现代高效农业孕育的无限生机,让人们看到了这里脱贫致富的希望,也激发着流通村村民勤劳致富的激情和力量。

杨百果(左一)在脱贫项目蔬菜大棚里与致富带头人崔本龙(右二)谈论蔬菜种植情况

杨百果(左一)在脱贫项目蔬菜大棚里与致富带头人崔本龙(右二)谈论蔬菜种植情况

流通村位于民权庄子镇南2公里处,地处民权境内的黄河故道岸边,一边是山东,一边是民权。1958年,由于黄河发大水,需修大堤治理水患,邻近的山东省境内也在修建水库,故道岸边的村民逐渐南移安居,就形成了现在的流通村。早年,流通村能人很多,村办企业蓬勃发展,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是“河南省农业战线十面红旗”之一,小村一时成为远近有名的“明星村”。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流通村一些村办企业纷纷倒闭,该村经济发展一度遇阻,成为被重点帮扶的贫困村。

带动群众增收,脱贫奔小康。如何让昔日辉煌的流通村改变如今贫困的现状?杨百果思来想去决定要因地制宜搞产业发展。他先是和村两委一班人商议开展土地流转,大力发展大蒜、西瓜、芦笋、花菜等经济作物600余亩;发挥致富能人效应,推动以每亩年租金1000元承租村里20余户贫困户的48亩土地,建成了55座上海青蔬菜大棚,进而带动了部分村民就业。就这样,蔬菜种植慢慢成为了流通村的扶贫项目,杨百果带领全村群众逐渐蹚出了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杨百果介绍村冷库存储和周转情况

杨百果介绍村冷库存储和周转情况

在杨百果的倡议下和驻村工作队及“两委”商定,把成方连片的肥地搞高效农业种植,相对偏僻且地块较小的废闲地用于发展养殖业。利用每户贫困户补助的8000元的到户增收项目,村里建起了占地10余亩的养鸡场、3座200头以上规模的养猪场。

杨百果带领村民们一边发展产业,一边加强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为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他先后争取项目资金675.35万元,为流通村建设了村级光伏发电站,建设了占地700平方米的蔬菜保鲜冷库一座;建设了占地10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修路村内道路3.3公里……为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他发挥单位行业优势,联系引进文艺演出队为流通村开展文化演出16场次,进一步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在杨百果积极协调下,流通村的扶贫车间通过招商引资的服装厂、电子厂订单也是源源不断,解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2017年,流通村就已实现了整村脱贫,向着小康的康庄大道捷步前行。

如今,走进流通村,只见九横三纵12条道路两侧分布着全村300多户住家。多年前的两层排房已修缮一新,有的农户修建了骑门楼,有的加建了新式房顶,每家住宅外都有一座小菜园或小果园,到处是一派美丽乡村的盛景。为满足居住需要,村里还新建了两栋能安置64户群众的六层楼;村里又新修了3000米道路、4000米环村下水道,安装200盏路灯……

杨百果一行看望脱贫户朱凤玲

杨百果一行看望脱贫户朱凤玲

“住处是绿树红花,吃的是想啥有啥!现在党的政策好、吃得好、穿得好、心情好,我以前啥苦都吃过,谁能想到现在生活能过恁好!”说起村里的新变化,流通村85岁的老汉白尚同乐呵呵地夸不完。

后记:在流通村的田野上,杨百果洒下了希望的种子,“蔬”写着小康生活,看着乡亲们享受着惬意的生活,品尝建设美丽乡村酿成的“果实”,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就是杨百果,一位驻村第一书记把务实为民的脚印深情地印在了黄河故道上。(张淑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