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是人类留下的珍贵财富,它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绚丽多彩的人类世界,灵宝人文荟萃,英才辈出,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口耳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着灵宝最基层的气息。
灵宝市共有八十九个项目被列入各级政府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具体包括:市级和县级非遗项目74项,国家级2项(灵宝剪纸、老子传说)、省级13项(灵宝道情皮影、虢州石砚、黄帝的传说、王莽撵刘秀的传说、齐天圣鼓、东西常骂社火、灵宝蒲剧、木偶戏、夸父神话、王家热锣鼓、民间刺绣、传统染布印花技艺、灵宝面塑)……
01国家级非遗项目
灵宝剪纸
灵宝剪纸源于何时,无确切考证,但从至今仍在民间流行的每年正月二十三家家门上都要剪贴金牛的习俗来看,年代应当是很久远了。
灵宝剪纸做为生活用品,一般都是随剪随用,只是窗花,因其用量大,而且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用,许多人家就把上代人留下的老纹样通过熏样再进行复制。不少优秀传统剪纸纹样得以一代一代完整的保留下来。新中国成立后,一大批剪纸爱好者,又创作出了许多具有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省级传承人王蓬草的“千龙图”、“蟠桃盛会庆中华”、“娃娃戏瓜”、“孺子牛”;以及郭丽萍、李小爱、郭雪琴、焦忠婷等人反映现实生活的优秀作品“机播”、“敬老院”等等。都成为灵宝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
灵宝剪纸分布区域在灵宝各城乡。省级传承人2人,县级以上传承人20人。
老子的传说
灵宝市位于河南省最西部、豫秦晋三省交界,道家始祖老子的动人传说在这里广为流传。老子,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楚国人,是春秋时代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老子因在灵宝函谷关著述《道德经》,成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并在这里留下了众多动人的传说。至今仍流传有老子著经、紫气东来、玄宗改元、老子炼丹、老子神杈等20个经典故事,而与传说相关的文化遗址、地名、风物、建筑,比如函谷关、老君塬、三清殿、青牛观、老君神井、函谷灵石等更是沿用至今,从而使老子的传说更富有灵宝特色。
在老子的传说中,还涉及到灵宝当地的民生民情、风俗民俗。比如历史传说中关令尹喜看见东方紫气,迎来了老子,所以这里的百姓也常常在门楣上书写“紫气东来”迎接客人,以示吉祥;老子看到农民收割小麦的辛苦,发明了桑杈,农业上沿用至今;老子了解到民间的瘟疫,就用他所骑的青牛的牛黄治好了百姓的疾病,所以在民间流传下来正月二十三,家家户户在门上贴金牛的习俗……
02省级非遗项目
东西常骂社火
东西常骂社火是河南省灵宝市阳平镇东常村、西常村百姓于元宵节前后举行的以“骂”为主线,以“性”为轴心,穷极互斗气势,以威慑天下、征服万邦的“轩辕黄帝金刚仙箕天兵出师布阵法”为表演形式的一项融文艺、舞蹈、杂技、信仰为一体的大型群体活动。
骂社火始于黄帝铸鼎功成,祭神灵,祭先祖,祈兴旺,尧舜为弘扬始祖功德,节庆盛典,崇拜性和生殖能力,祈盼繁衍壮大;周秦至元明,以彩杆和辱骂形式,推崇性文化,贬彼褒已,竞争发展;明清至今,浓缩远古文明之精华,斗文、斗武、斗巧、斗富、斗丑,淋漓尽致!
东西常骂社火位于河南省灵宝市阳平镇东常和西常两个行政村。省级传承人2人,市级传承人4人。
灵宝道情皮影戏
灵宝道情皮影戏是一种用道情曲谱演唱和皮影表演的传统戏剧种,道情皮影戏的历史最早可上溯到我国明末。最初只是在当地官宦人家由秀才举人们操演的道情坐唱。流传到民间后,不断吸收、融汇当地民间音乐因素,逐渐演变为富有灵宝特色的道情皮影戏剧种。
灵宝道情皮影戏分布在灵宝西车、牛庄村等村。省级传承人1人,市级传承人12人。
灵宝木偶戏
灵宝木偶的音乐、唱腔表演都有鲜明的特色,木偶做工精细,色彩艳丽,造型独特生动,富有立体感。演出剧目100多出,有不少剧目与道教经义和八仙人物有关,另外有一些反映孝道的生活戏以及《货郎翻箱》之类的情趣小戏,在当地很受民众欢迎,活跃于农村山区,与民俗活动紧密相连。
灵宝木偶戏分布在灵宝城乡。市级传承人5人。
灵宝民间刺绣
灵宝民间刺绣的图案纹样,一半多采用喜庆、吉利的象征,或是通过字音相同的“谐音”,表达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它融合了群众的欣赏习惯,渗透着豫西地区的民间风情。如“连生贵子”、“喜鹊登梅”、“麒麟送子”、“鸳鸯戏水”、“并蒂莲花”、“鲤鱼穿莲”、“百鸟朝凤”、“石磙绣球”、“凤戏牡丹”等等。
灵宝刺绣分布在灵宝城乡。市级传承人8人,县级传承人1人。
对于灵宝,无论是从主管非遗保护工作单位,还是普通的非遗传承人,他们的心中都涌动着一种对非遗项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是有了他们的存在,灵宝人生活的这片热土才能承载更多的文化记忆,才能让更多的人关注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