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郑州民办学校小升初"摇号":是苦口良药还是当头大棒?
河南
河南 > 原创 > 凤鸣 > 正文

独家|郑州民办学校小升初"摇号":是苦口良药还是当头大棒?

“小升初”每年都牵动着千万个家庭。每到“小升初”季,家长们几乎要投入全部精力为孩子上学的事“奔忙”。

进入8月,今年郑州“小升初”已经尘埃落定。但对于郑州的家长来说,回想起7月的那场“摇号大战”,仍然心有余悸。

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家长调侃:自己的娃成了“彩票”的孩子

2020年,郑州民办学校小升初进入全民摇号时代。所有民办普通中学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实行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在教育部门确定的招生范围内,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实行电脑随机录取,报名人数不满招生计划的,实行“注册入学、直接录取”的方式。

图片来源:郑州日报

图片来源:郑州日报

据了解,今年郑州市区有27所民办初中学校招生需进行电脑派位,其余30所民办初中学校报名人数未超过招生计划,报名学生由学校直接录取。

27所区属民办初中今年报名参加电脑派位的有26273人,电脑派位录取10300人。这对于另外15973名未被录取学生的家长来说,可谓是晴天霹雳。

有些家长调侃自己的娃成了“彩票”的孩子,“孩子一生下来,就先开始选择信佛还是信教。电脑派位就是撞大运,摇上了皆大欢喜,摇不上只能感叹命运不公。”

不少家长表示,进入好学校“靠运气不靠实力”的情况,对于那些努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有失公允,明明可以凭实力进入好学校,却没想到被电脑决定了命运。“因为家庭给孩子的教育观念一直都是要勤奋努力地去学习,去哪里读书都要凭自己的实力,这是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勤奋付出就会得到回报。但摇号了,当孩子们的命运完全交给了运气,与长期以往给孩子的教育理论相悖。追求教育公平应该用更加科学的方式。”

“居住地划片不到好的学校,民办学校摇号又没有摇上,我孩子的学该怎么上?”现在,更多的家长表示非常无奈。

争抢优质生源 教培机构与部分学校结成“利益同盟”

为什么家长会舍近求远,让孩子去价格不菲的民办中学就读呢?

据了解,有些民办学校曾经是公办学校分校改制而来,很多民办学校从一出生就带着名校的血统,会依托原公办中学的师资力量,办学理念和教学特色也是一脉相传。还有的民办学校是某些优质教育集团校成员,历年来的升学率非常出彩。

在各类升学信息遍布网络的时代,在追逐名校的大军中,家长们尽可能地想给孩子找声誉高、分数高、升学率高的“三高”名校,民办学校便受到家长们的一致追捧。

那么这次100%摇号对于谁的影响最大?无疑是民办中学。

根据郑州市教育局官方发布数据,2020年,郑州市区共有28466名学生报名民办初中学校,比去年减少5298人。需要参加电脑派位的学校由去年的32所减少为今年的27所,总的报名人数减少。还有的民办中学报名人数为0,计划招生人数远远没有报满。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种种数据表明,今年民办初中学校的热度在逐渐下降。

“之前因为公办校全部划片,民办校坐享了政策红利,通过考试抢夺了一批最优秀的生源。现在实施的摇号,对民办学校而言是一次很大的冲击。”有专业人士分析,民办学校一旦实行100%摇号,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入口生源质量。以往各民办/公参民学校都会提前筛选一批优质生源,然后再通过面谈进行提前锁定,以此来提升学校优质生源的质量。但100%摇号实行之后,即使提前筛选优质生源,但因为摇号的不确定性,学校很难将其锁定。

但似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新的小升初政策下,优质生源大战一触即发,很多学校会将心思花在如何招收优质生源这种剑走偏锋的事情上,这也让培训机构开始有机可乘。

很多学校置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于不顾,暗地里和培训机构眉来眼去,民办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之间的利益输送链也愈发明显。为了抢到优质生源,民办学校突破招生“红线”,通过各种秘密的方式搞成绩排名,对学生“择优录取”。有家长反映,在春节前后郑州有些民办学校就通过某些培训机构秘密的进行考试。其他学校纷纷闻风而动,各想其招。在这期间,各个培训机构人满为患。

而部分培训机构为了谋取利益,会将长期在自己机构上课的孩子作为优先推荐对象,家长孩子被各个辅导机构牵着鼻子走。有家长透露,孩子去参加了培训机构的考试后,会收到一些民办中学的的电话录取通知。而对于重点民办中学而言,能否获得优质生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学校未来的高考升学率,在民办学校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那些顶着“三甲”“十大”头衔的学校之所以备受家长青睐,主要因素在于这些学校拥有较高的重点高校升学率。

重点民办中学资源稀缺 打招呼、批条子乱象丛生

对于一些家长和孩子来说,小升初不考试,似乎让他们更累了。

“有条子的靠条子,有票子的靠票子……”有家长反映,郑州外国语系旗下某中学2019年对外公布招生人数为600人,一共12个班级,一个班50人,但实际上开设了14个班,每个班级的人数在60—63人,超额招生率达47%。

摇号不一定能上学,但花钱可以。一位花了20万将孩子送进该学校的家长说:“小升初摇号招生结束后,学校会针对这些‘摇号学生’进行摸底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会被劝退,这样一来,就有了更多的空余名额。”

花钱托关系找门路现象除了民办初中,部分公立重点初中也有涉及。有家长透露,郑州部分公立名校一个名额6至8万元不等,其所在的家长群里这些明码标价的“交易”屡见不鲜,这样的现实对于十二三岁的孩子而言显然太过沉重。

独家|郑州民办学校小升初"摇号":是苦口良药还是当头大棒?

来源:郑州日报

来源:郑州日报

“肥了中介,条子费今年创新高。一场‘小升初’的焦虑营销中,家长成为了被收割的对象。”知情人士透露,家长凭关系、托门子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学校,“小升初”暗箱操作、人为干预的空间很大。

值得关注的是,在“小升初”抢人大战中,民办招生只占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公办学校占比最大。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公办学校的一些“旧疾”似乎又复发了。“民办和公办同步招生”本意是为了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但实际的执行效果是,很多公办中学为了争夺优质生源,和民办学校竞争“掐尖”,提前招考,明里暗里举办各种形式的小升初选拔考试,甚至根据学生分数划分重点班和普通班。

公办中学和民办中学站在同一起跑线,是机遇也是挑战。不少教育界人士表示,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都应该专注自身,在培育教育资源上下功夫,要努力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满足家长和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而不是将眼光锁定在旁门左道的“拉人入校”。

“小升初”改革浩浩荡荡,谁主沉浮?实力、运气、关系、政策?对于学校来说,面对一轮又一轮的调整,它们并非不想要把控实际招生人数,招生合规化,但现实往往不遂人愿,身不由己;对于家长来说,为了孩子的教育未来,只能在浪潮中随波逐流。那么究竟谁受益?谁受损?这也成了许多人的疑问。(凤鸣 专栏作者陈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