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相信吗?当你的孩子还在忙着上课背单词的时候,别人家的“神童”已经研究癌症和基因获奖了。
近日,昆明市一名六年级小学生陈某石凭借《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的科研项目,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一事引发舆论关注。
这个起码需要硕士研究生以上水平才能独立操作的科研项目,由一名六年级学生独自完成了。
随后,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发布通报称,决定撤销该项目所获的“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项目(小学组)一等奖”。专家组认定:项目研究报告的专业程度超出了作者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项目研究报告不可能由作者本人独立撰写。
通报一出,网上一片哗然。很多网友表示,如果这件事情没被曝光,不出意外,陈某石应该会被塑造成下一个“人类医学之光”。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近“天才少女”岑某诺也很红,在网上曝光的视频中,“演讲大师”岑某诺在台上指点江山,张口闭口“能量”“梦想”“格局”。她自称14岁创立3个品牌,一天可以写2000首诗、300首词牌、1.5万字小说,还是一家杂志社的记者和新闻网站区域运营中心负责人。
平均43.2秒作一首诗,一颗文学界的“闪耀的新星”即将诞生?但事实上,什么天才少女、少年记者、文化品牌创始人,最后发现都是营销的噱头。
从陈某石到岑某诺,细究他们的“过人之处”,无一例外都有不合逻辑的硬伤,稍有常识就能发现其中的破绽。
但这种拙劣的造假把戏屡屡上演,让我们不禁想问: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对于“神童”趋之若鹜?
“神童光环”:目标直奔特招加分、扬名赚钱
据了解,在教育部取消各类竞赛的高考加分之前,在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部分科技类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可以在高考中获得加分。与竞争激烈的学科竞赛相比,科技创新类大赛难度相对较低。
网友爆料,原本为了鼓励青少年向往科学、大胆创新的全国性品牌活动,一度与升学挂钩,参赛者可能获得的红利,曾经是相当可观的。升学考试中的加分项和破格录取优惠政策,引得众多家长趋之若鹜,甚至不择手段造“神童”。
于是乎,《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全国各地的“神童”风云际会。
2018年,教育部已全面取消了各类竞赛高考加分,今年高校自主招生也被强基计划所替代。但这仍然无法阻挡“神童们”前赴后继的出现,原因何在?有家长回答,目前很多学生出国留学,国外学校尤其重视素质教育,这些奖项在申请时依旧可以成为履历上漂亮的一部分。
值得欣慰的是,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坚持素质教育导向,切实维护教育公平,进一步规范竞赛管理工作,这为很多竞赛“钻空子”行为戴上了枷锁。
了解完大赛拿奖的“造神”动机后,让我们将目光再回到以“作诗、演讲”出名的“天才少女”身上。网友发现,岑某诺的卖力演讲表演,可以为其父亲公司的产品引流,继而带来盈利。
有媒体评论:“借着闪光的神格人设,向拥趸粉丝兜售演讲课、训练营、保健品,凡此种种堪称是‘巫教’式的闭环产业链。当岑某诺‘封神’,她就成为了特定圈子里的信仰图腾、‘票房’保障和现金奶牛——以局外人的视角来看,这其间的商业逻辑一眼望穿。”
的确,岑某诺的出名,里面包含着造势、炒作、包装等一系列操作独有的“传销味”,这中间存在的利益链,可能让她的身后有一群人疯狂获利。
“要么升学加分,要么是扬名赚钱”,至此,“造神童”背后的目的已经昭然若揭了。
父母手中的资源,是孩子的“封神天梯”
近年来,横空出世的“神童”不在少数。如果说“陈某石”“岑某诺”属于明眼人一看能明白的段位,那让我们再看一组人造神童的“高级玩法”。
一对来自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的小学生在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小学组三等奖,获奖项目名为“茶多酚的抗肿瘤实验研究”。网友质疑这样的实验难度下,小学生能否自己完成。
网友还爆料了孩子的父亲是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但随后院长父亲回应:我没有参与,没有任何违规,孩子是由指导老师带着实验。还晒出了众多的实验照片来加以佐证。
院长父亲口中的指导老师,分别是湖北省人民医院的实验技术员和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的老师。有知情人士透露,其中有一位指导老师不仅是院长父亲口中“妻子的好朋友”,还是他的下属、雇员。
这位父亲没有亲自出面,而是绕了“山路十八弯”为孩子镀金。
有意思的是,追溯这些“神童”的神化之路,他们的“出名圈子”都与其父母的职业有关。
相关知情人士透露,历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获奖者,大多数都是陈某石这样的“学二代”。研究癌症的“神童”陈某石的父母恰好从事该项研究并担任指导老师;“天才少女”岑某诺的父亲做微商起家,后来创办文化传媒公司,痴迷成功学,惯于夸大其词,2017年开始把自己的女儿拉入伙。
从陈某石、岑某诺再到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学生,他们的神化领域都和正好和父母的职业对标。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从事科研的父母喜欢让孩子做研究,而从事文化工作的父母让孩子背诗演讲。这些不是巧合,而是必然。这些批量生产的“天才”,很难走出父母所在的行业圈子,因为父母手中的资源,是他们的“封神天梯”。
父母用自己的资源将能力“转移”给孩子为其铺路,用自己的“权力之梯”让孩子变成进阶之臣,这些父母为孩子铺好的“神童之路”,将自己完成的成人化课题成果硬往孩子身上贴,又或者是在自己所熟悉的行业对孩子进行“过度包装”,催生“神童”的推手究竟是谁?答案不言而喻。
那些被神化的“孩子”,是最大的受害者
牛顿21岁在他的《算草本》上提出如何计算物体作圆周运动时的向心力的具体方法,爱因斯坦在26岁之后连续发表了《光量子》、《布朗运动》和《狭义相对论》三篇论文,这两位世界级的科学巨匠,成名时间均在20岁以后。
但最近频频出现的低龄“神童”,让我们为这些世界观都还没形成的孩子以后的成长狠狠捏了一把汗。
中国人口众多,天才少年肯定是会有的。我们期待神童的诞生,但拒绝人造神童的出现。《儿童权利公约》中有这样一段话:儿童有权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游戏的愿望,可以自由选择同伴。要最充分地发展儿童的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确保有主见能力的儿童有权对影响到其本人的一切事项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儿童的意见应按照其年龄和成熟程度给予适当的看待。
我们不排斥陈某石今后继续研究癌症并有所成就,我们也很欢迎岑某诺会在文学的道路上愈走愈远。但前提是砍掉他们父母虚荣功利的助推和炒作,因为孩子不是大人的私产,更不是试验品和赚钱工具。
在这场人造神童运动中,孩子是最大受害者。正如新京报此前评论的:最恶劣的成功学,就是对孩子下手。父母给予“神童”的“差异化引导”,是不是安全的、合法的、健康的,又是不是以牺牲未成人的权益和快乐为代价?
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但“被拔过”的孩子真就能领先一步,终成大器吗?家长们营造的神童假象,很有可能让自己的孩子踏上“伤仲永”归途。(凤鸣 专栏作者陈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