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上海历史茶人


来源:凤凰网河南综合

上海,最为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虽然自古以来并不产茶,但在中国的茶叶发展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从明朝开始,上海不但成为了中国对外贸易的港口之一,而且还涌现了多位撰写茶书、对茶业发展作出贡献的著名茶人。

上海是最为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虽然自古以来上海并不产茶,但在中国的茶叶发展史上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从明朝开始,上海不但成为了中国对外贸易的港口之一,而且还涌现了多位撰写茶书、对茶业发展作出贡献的著名茶人。

徐献忠:会品水的知县

徐献忠(1493-1569),明代华亭(今上海松江区)人,嘉靖四年举人,曾任浙江奉化知县,为官清廉,且工诗善书,著作甚丰。除撰有《长谷集》、《乐府原》等之外,《水品》是他论述泡茶用水的一部专着。

古人对泡茶用水是非常讲究的,认为“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茶圣陆羽就品评过天下宜茶之水,把它们分成二十等。以后出现了不少品水的行家,如与陆羽同时代的刘伯刍,稍后的张又新,宋代的欧阳修,清代的乾隆等。徐献忠的《水品》分上下两卷,上卷概述水的源、清、流、甘、寒、品等;下卷分述了包括北京西山玉泉、济南诸泉在内的各地泉水的特点和优劣,其中还有较少为人知的“华亭五色泉”和“金山寒穴泉”。

五色泉在今松江西南,其水质甚佳,与陆羽品评过的丹阳观音寺、扬州大明寺水“无异”,但可惜的是明代就巳不存了;寒穴泉在松江以东海中的金山上,早在宋代,毛滂为此泉的铭文写序,就赞其与被称为“天下第二泉”的惠山泉相较“略不觉异”,由此说明宋朝时上海也有品质十分优异的泡茶用水了。

张谦德:吴淞江水泡茶佳

张谦德(1577-1643),明代嘉定(一说昆山)人,潜心钻研古文,热心收藏古籍书画。其著述颇多,如《书法名画闻见录》、《清河书画舫》等。

其所撰《茶经》是明代十分重要的一部茶书。《茶经》分上、中、下三篇,上篇论茶,包括产茶、采茶、造茶,以及茶的色、香、味和功效等; 中篇论烹,包括择水、候汤、冲泡和藏茶等;下篇论器,包括当时使用的烹茶、饮茶器具。

值得注意的是,张谦德在谈论泡茶用水时,指出吴淞江水、虎丘寺石泉,虽不及无锡惠山泉,但亦可用来泡茶。其实早在唐代,张又新在他的《煎茶水记》中转述陆羽品定的二十种宜茶之水时,就将吴淞江水排名第十六,位在天台千丈瀑布水、桐庐严陵滩水等之前。

陈继儒:著作收入《四库全书》

陈继儒(1558-1639),明代华亭(今上海松江区)人,年少时与董其昌、王衡齐名,成年后隐居,闭门著述。工诗善文,绘画造诣也甚高。

其著作收入《四库全书》的就有三十种。《茶话》是他所撰的有关茶事、茶俗及相关逸事的一篇文章,后由明代俞政编入《茶书》,遂成茶书之一种。文中陈提出了一些很精辟的观点,如“采茶欲精,藏茶欲燥,烹茶欲洁”;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

其意是说,好茶须从采摘精细人手,贮藏时必须干燥才能保持茶的色香味不变,烹茶则须做到茶、水、器清洁无污染;品茶又与饮酒不同,饮酒追求人多,气氛热烈,品茶则要求安静祥和,一至三人可以享受那种脱俗的境界,而七八人就如同路边施茶了,只为解渴而已。

冯时可:考证松萝茶的创制

冯时可,明代隆庆、万历时人,生卒年不详,华亭(今上海松江区)人, 隆庆五年中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政,著有《左氏释》传世。

《茶录》是冯氏论茶的一篇短文,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他对松萝茶创制的考证:“徽郡向无茶,近出松萝茶,最为时尚。是茶始比丘大方。大方居虎丘最久,得采造法,其后于徽之松萝结庵,采诸山茶于庵焙制,远迩争市,价倏翔涌,人因称松萝茶,实非松萝所出也。”文章指出,著名的松萝茶乃大方和尚所创,但他是在苏州虎丘学得了茶的采造法后,来到安徽松萝采茶焙制,因品质优异而备受青睐,人们遂称其为松萝茶的。

在茶的冲泡上,冯时可也颇有见地,他说:“大抵蓄水恶其停,煮水恶其老,皆于阴阳不适,故不宜人耳。”就是说,泡茶不宜用不流动的死水,煮水不宜久煮而使其过老。因死水易滋生细菌、腐败,而久煮会使水中的杂质、化学物质积聚,二氧化碳散失,使水失去鲜爽味。这些经验之谈,在今天仍有着现实意义。

陆廷灿:著书《续茶经》

陆廷灿,清代康熙、雍正时期太仓州嘉定县(今上海嘉定区) 人,曾任宿松县教谕、福建崇安县知县,颇有政声。

他著有《南村随笔》、《艺菊法》等书。《续茶经》是他在武夷茶的产地崇安任职时写的一部茶事专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赞此书对历代茶书所作的订补工作,“征引繁富,颇切实用”。

《续茶经》仿陆羽《茶经》的体例,分为卷上,包括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卷中,包括四之器;卷下,包括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对《茶经》,特别是唐以后的茶事,做了大大量的补充,如名茶就增加了西湖龙井、庐山云雾、六安瓜片、安徽松萝、苏州虎丘、洞庭碧螺春等等,甚至还提到了产于松江的佘山茶:“佘山在府城北……山产茶与笋并美,有兰花香……与虎丘相伯仲。”佘山近年巳复建了部分茶园,可惜产量不多。在正文之后的附录,对历代茶法作了介绍,颇有史料价值。

[责任编辑:马敏]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看点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