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河南 > 地方

开封:东风送暖鼓楼春


来源:凤凰网河南综合

如今,鼓楼区复兴坊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提质改造,沉睡在脉络中的文化基因被激活,城市功能逐渐完善提升。这片老街区正在蜕去破旧的外壳,重获新生。

古城春意浓,东风报发生。“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春风吹醒了开封钟鼓楼身旁的一片老街区。

如今,开封市鼓楼区复兴坊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提质改造,沉睡在脉络中的文化基因被激活,城市功能逐渐完善提升。

这片老街区正在蜕去破旧的外壳,重获新生。

近段时间,开封市委书记侯红、市长高建军多次来到复兴坊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提质改造工程现场调研,对这片老街区的改造提升寄予厚望。

使命在肩,鼓楼区委、区政府正在用行动诠释“以文化城”的理念,用奉献践行执政为民的诺言,用拼搏实现鼓楼复兴的宏愿。

重塑街巷容颜再现鼓楼繁华

2月23日,东到解放路、西到马道街、南到自由路、北到鼓楼街的鼓楼区复兴坊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提质改造工程正式启动。

这个面积约0.22平方公里的老街区现有商场后街、鹁鸽市街、铁佛寺街、生产街、复兴街等10多条街巷,163处院落,实住人口1200余人。

这片老街区,留存着众多开封人的城市记忆。

多年前,这里见证了鼓楼商业繁华。至今,开封人还记得这里宾客盈门、小吃摊点林立的繁荣景象。随着城市商业的提升、城市发展的转型,这片街区繁华不再。这片紧邻钟鼓楼的棚户区无法再承载鼓楼的商业发展需要,反而成为鼓楼商业发展的掣肘。

虽然容颜老去,但这片街区仍坚守着自己的商业脉络和文化肌理。至今,留存商户180多家、6处文物保护单位和30多处历史建筑。

多年来,鼓楼区没有放弃古城复兴的探索。马道街复建、鹁鸽市街和商场后街整治、鼓楼里大型商业文化综合体项目引进……鼓楼区重铸商业辉煌、谋求古城复兴的脚步从未停止。

近年,鼓楼区委、区政府抢抓省委、省政府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和市委、市政府“文化+”战略机遇,通过历史文化街区修补整治,将改善民生与街区提质改造、文商旅融合发展有机结合,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出一条传承文脉、提升功能、调整业态“三位一体”的文商旅融合发展的新道路。

市委、市政府和我市相关专家对鼓楼区老城区提质改造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市委书记侯红、市长高建军多次前往鼓楼区调研,对该区“城市双修”和历史文化街区修补整治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和建议;副市长贺全营、市政协副主席刘俊杰多次深入鼓楼区进行具体指导,原市建委副主任宋喜信多次帮助鼓楼区进行相关规划的设计……

鼓楼区深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出高标准的规划设计方案,并出台了《复兴坊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提质改造实施意见》,对改造目标、改造模式、改造实施办法等作出了科学详尽的规定。

在复兴坊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提质改造工程推进过程中,鼓楼区坚持“民生第一,群众满意;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产业优先,有利发展;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对街区的院落、建筑、道路、街景和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提质改造。

鼓楼区委书记魏培仕告诉记者,该区把改善人居环境、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此次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鼓励街区居民外迁,允许自保;把保护街区现有历史遗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街区院落和建筑现状,区分类别,分类实施,不拆真遗存,不建假古迹,做到应保必保;最大限度发挥历史建筑的使用价值,支持和鼓励发展符合街区功能定位的生活服务、休闲旅游及文化创意等产业,通过提质改造,活化功能、丰富业态,增加社会就业,提高居民收入;严格管理控制街区规划和建筑风貌,加大市政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和居民参与街区改造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我们要把这项工程真正做成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名片工程。”魏培仕坚定地说。

诠释为民宗旨考量执政担当

5月3日,鼓楼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振廷和鼓楼特色文化商业街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郑晓丽等人来到施工一线,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听民情、应民求是鼓楼区干部在复兴坊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提质改造建设工程现场的工作常态。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民生第一、群众满意是工程的第一目标。为此,鼓楼区制定了严格的“问题销号制度”。一本民情台账密密麻麻记录着群众反映的问题,相关责任人和解决落实情况一一记录在案。受理群众诉求不得敷衍、解决群众问题不得拖延是鼓楼区对所有参与工程干部的最基本要求。自该工程启动以来,民情台账记录的300多件群众反映的问题一一解决,无一拖延,问题解决率100%,群众满意度100%。

这些,只是工程现场广大干部一心为民的一个侧影。

为了把这项提质改造工程做成真正的民心工程,鼓楼区委、区政府制定了最高规格,组建了最强队伍,提出了最严要求。工程现场俨然成为鼓楼区考验干部的练兵场、提升干部的培训场、凝聚民心的工作场。

鼓楼区委、区政府成立了复兴坊街区提质工程建设指挥部。区委书记魏培仕任政委,区长程杨任指挥长,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孙振廷任常务副指挥长,副区长赵海宏等5名县级领导任副指挥长,下设综合协调组、大环境整治组、“智慧街区”设计组、业态调整组等6个工作组,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鼓楼区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办法。坚持县级领导带队值守工地现场,工程组、综合协调组、协调配合组24小时不间断为施工方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服务;坚持每日召开工作例会,汇总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及水、电、气、管网等参建单位在施工中遇到的问题,拿出解决办法;坚持建立工作任务台账,明确节点,责任到人,现场督查,逐项解决,确保各项工作快速推进;坚持在施工现场设置群众接待处,及时受理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坚持督导问责,对不能按期完成工作任务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督导问责。

在宽度平均不到5米的施工路面上,各种管线齐入地下;6条街道的老旧建筑整治、街景立面改造与地下管网同时交叉施工……任务紧、施工难度大是该工程建设最显著的特征。

联通开封分公司、移动开封分公司、国网开封供电公司、市供水总公司、市市政管理处、市公安局等市直相关单位和企业对该工程提供了全力支持,确保了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工程建设24小时不停工,工程建设指挥部的工作24小时不停歇。70多天来,该工程建设指挥部的党员干部没有休息过一天。

鼓楼区党员干部夜以继日、忘我工作,刷新“鼓楼速度”,一大批先进人物、一件件感人事迹在建设现场涌现。

鼓楼区委书记魏培仕、区长程杨经常深入建设工地查看,现场解决建设中遇到的难题;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振廷每天坚守建设一线、统筹协调,推进工程进展;副区长赵海宏驻守工地,日夜值班,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副区长范海华每天到建设工地,协调解决建设事宜;区政协副主席刘军民带病值班,坚守岗位;区建设局局长谷文忠连续三天三夜吃住在工地,指导施工;鼓楼特色文化商业街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郑晓丽坚守工程一线,带领工作人员及时化解施工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纠纷;区司法局局长蔡领臻在母亲病重期间依然坚守在施工现场,直至老人去世也未能见上最后一面;区城管局局长李九丽加班加点开展迎检路段门头牌匾、墙体广告、违法建设等综合治理;相国寺办事处主任赵斌每天奔走在工地,监督工程质量,处理施工难题;区委巡察办原主任陈秀芳和综合协调组干部深夜加班汇总整理当天工作,撰写工作简报和整理工作台账;鼓楼特色文化商业街区管委会干部王敏连日在施工现场值班,晕倒在工地现场;大环境整治组干部周秋利不停往返各施工段,积极做好与施工方的对接;房屋征收组干部李萍带领社区干部走近每户居民,处理各种问题……

日前,鼓楼区委、区政府对工程建设中表现突出的鼓楼特色文化商业街区管委会等8个先进单位和孙振廷等72名先进个人予以通报表扬。

孙振廷对记者说:“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群众肯定才是对鼓楼干部的最高奖励。”

5月1日10时,生产后街居民王利生再次往为鼓楼区干部和施工工人准备的茶桶里添满茶水。每日6时,王利生便起来烧水煮茶,一天下来要煮20锅茶水,保证茶桶时刻有水。“这么多干部职工日夜不休为我们整修家园,我帮不上啥忙,只有用这茶水向他们表示感谢。”王利生笑着说。这样的茶桶,在施工现场还有好几个。

每当干部和工人忙得顾不上吃饭时,就有居民端出水饺、面条送到他们手中;每当深夜施工正酣时,就有居民做好宵夜,喊干部和工人加顿餐、歇一歇。

如今,走在复兴坊历史文化风貌街区,纵横道路两侧的电线杆和杂乱无章的电线消失无踪,道路两侧古朴典雅的建筑和街景展现着独特的文化韵味,新铺设的道路顺着青砖素瓦延伸,文化肌理和古城历史在砖瓦之上、墙角之间逐渐清晰……这片集“生活居住、休闲旅游、文化展示”功能于一体的宜居、宜业、宜游的历史文化街区逐渐呈现在新鼓楼的发展画卷之上,曾经破败的古城棚户区华丽转身,容颜蜕变。

这一切都让人们坚信,鼓楼复兴的春天已经到来。(图文马翼飞)

 

[责任编辑:李静]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看点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