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价救命药频频断供,谁为生命护航?
2015年08月25日 09:00
来源:红网 作者:徐甫祥
8月4日,广东一位父亲在网上发布“求药帖”。称他两岁半的女儿患肾母细胞瘤,急需“放线菌素D”救命;就在当晚,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专家万希润也在微博平台发布长微博,为该院数十位患者寻求此药。
8月4日,广东一位父亲在网上发布“求药帖”。称他两岁半的女儿患肾母细胞瘤,急需“放线菌素D”救命;就在当晚,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专家万希润也在微博平台发布长微博,为该院数十位患者寻求此药。记者发现,从今年7月起,不断有来自福建、郑州、河北、上海等地的网友发帖求药。(8月24日《长江商报》)
“放线菌素D”之所以受到患者及医生青睐,缘于其在儿童较为常见的滋养细胞肿瘤治疗上,疗效确切,且副作用较小。据悉,该药在其化疗药物的配伍中不可或缺,若辅之以其他治疗手段,对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治愈率可达70%—98%以上。再加上每支不到20元的价格,每个疗程用量不超过12支,因而成为患儿及其家长心目中名副其实的“救命药”。
而导致“放线菌素D”全国断供的原因,说来简单:一是价格低廉,缺乏利润空间。虽说现在价格放开,但对如“放线菌素D”等进入医保目录的药品,国家仍会通过医保支付机制和药品招标制度,对药价进行约束;二是用量偏小且不确定。“放线菌素D”所适用的滋养细胞肿瘤,临床上并非常见病,其临床用量显然不会太大。试想,既无利润、又无销量,药企自然看不上眼。据记者调查,目前生产此药的3家企业,有2 家早已停产,余下一家因生产线调整等因素,最早也要延至年底才能复产。
苦等不来的救命药,对于患者来说,可谓望眼欲穿。若一味苦熬,则有可能预后不良。若用国外替代品,不说其过大的副作用将给患儿带来多重伤害,就其每支高达6000余元的天价,一般家庭又如何负担得起?其实,似这类频频断供的廉价救命药,又何止“放线菌素D”一种?据相关部门对12个城市42家三甲医院临床用药的调查显示,近些年来,包括氯胺酮、普罗帕酮、博来霉素等在内的廉价药短缺情况严重,短缺品种高达342种。按中国医药企业家协会会长于明德的说法,廉价药品正以每年几十种的速度消失。
这类公众称之为“被断供”的药品,对于药企来说,因为无利可图,显然缺乏原动力;但对于患者来说,却因其不可替代性,而成为生的唯一希望。药企因其逐利性而做出的取舍,或许收获了更多的盈利,但无疑丢掉了药企的“良心”。试想,如果我们的各个医院及大小药店,药架上挤满的皆是利润丰厚的高价药,而再也寻不见廉价救命药的影踪,那还是诸多药企信誓旦旦所谓的“做良心药”吗?如果我们的急救手术台上,因等不来救命药,而眼睁睁看着生命远去,又该谁来为此揽责?
廉价救命药断供,药企各有各的说辞:成本过高、销量不好是理由;企业重组、生产线调整也是理由。或许药企可以等,但救死扶伤的医生等不起,无助的患者更等不起。虽说市场经济应以市场调节为主,但药品毕竟属特殊商品,事关患者安危,除了市场之手,政府之手似乎同样不能缺位。换句话说,在生命面前,什么样的“理由”都不是理由。
其实,在廉价救命药断供这个问题上,有关部门应该大有可为:譬如,可以利用医保的杠杆,对相关药企下达不可替代类廉价救命药生产的指令性计划,作为其药品进入医保目录的前置条件;对用量不确定但又具不可替代性的易缺廉价药,建立国家储备制度,一则解除医院因用量少、易过期而不愿储备的后顾之忧,二则有利于整合资源,跨省调配;对于承担廉价药生产的药企,可按产量、成本综合测评,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以提高其生产积极性。
此外,监管环节也存在观念更新的问题:在既往的监管工作中,我们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整治假药及不规范的医药市场方面。其实,因药企过度趋利造成的廉价药频频断供,其对公众健康的危害丝毫不亚于假药泛滥。个中道理,应该不难明白。
因此,药企生产的药品,能否适应医药市场需求,应该作为评价医药市场是否有序、规范的重要标志。相信只要药企真心实意兑现做“良心药”的承诺,加上国家的政策支撑、适度调节及强力监管,廉价救命药频频断供的难题应该不难破解。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今日看点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