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州即今三门峡市陕县,东据崤山关连中原腹地,西接潼关、秦川扼东西交通之要道,南承两湖,北对晋地锁南北通商之咽喉,是古来兵家的战略要地。九大雄关居其三,崤山、函谷、雁岭分守三门峡的东、西、南三面,北面,一条天然屏障—黄河蜿蜒东行,晋、陕、豫三地依陕州为界居河而治。在这块地方能感受到无数王朝的开始和覆灭;长安与洛阳地区经济的繁华盛况;丝绸之路车辙在千年后留下的历史印记。我们循着历史的年轮往前走让往日繁华一幕一幕重现于眼前。

西周时,周武王封神农之后于焦,是为焦国;又封虢仲于陕。是为虢国,这里的虢与陕县有着莫大的渊源。


在三门峡出土的虢国墓地是一处规模宏大、等级齐全、排列有序、保存完好的两周时期大型邦国公墓。其中虢季和虢仲两座国君大墓分别被评为1990、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4月,虢国墓地入选"中国二十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

战国时,陕县这块土地始属晋,后归魏,部分又为韩国属地。据《春秋公羊传·隐公五年》记载晋朝南渡以后,因为当时的扬州和荆州地理位置至关重要,而称扬州为东陕、荆州为西陕,可见陕的地理位置重要性影响的久远。当时所说的"陕东"即指陕(陕陌、陕县)以东,"山东"即指崤山以东,"关东"即指函谷关以东,后来的"陕西"即指陕(陕陌、陕县)以西。现在的陕县多次出土战国文物,可见战国时候此处的重要性。

在战国时期有一个人用陕县这块地方建立丰功伟绩,那个人就是张仪,魏国贵族后裔,学纵横之术,主要活动应在苏秦之前,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秦惠文君十三年(前325年),张仪又率军攻取魏国的陕县(今河南陕县)。这样,黄河天险为秦所占有。随着秦国威势的不断增长,张仪辅佐秦惠文君于同年称王,秦国国势日益强盛。

秦国时候在陕设县,鉴于陕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秦国抵御六国特别是魏国的进攻和向东统一六国的战略方针是分不开的。秦惠公十年(公元前390年)占有陕时,在陕设县,自此,便有了陕县这一行政区域。此后,陕县时而属于秦国,时而属于魏国,后来还被韩国占领过。秦孝公十年(公元前390年)置陕县,属三川郡取义"据关河之肘腋,扼四方之襟要"。

东汉建武三年()闰正月,在陕县地区发生一场血战,在赤眉农民起义中,东汉征西大将军冯异大败赤眉军于崤底(崤山谷地)的一次伏击战。

西汉末年,农民起义赤眉军转战陕县。公元27年,东汉大将邓禹、冯异部在雁翎关附近的回溪阪被赤眉军打败,死伤3000余人。收散兵万余人,再与赤眉军会战。冯令军士着赤眉军服,黄昏伏兵突袭,在雁翎关以东两公里处的崤底将赤眉军打败,赤眉军损失8万余人。

陕县地区自古名人辈出到唐朝达到鼎盛,上官婉儿(664~710年),唐朝女诗人。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

母亲郑氏是太常少卿郑休远之姊,在郑氏培养下,上官婉儿熟读诗书,明达吏事。仪凤二年(677年),以聪慧得幸于武则天,颇能诗,武后称帝时,诏敕多出其手者,时称"内舍人"。

今日的陕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北临黄河中游接山西省,属三门峡市。面积1763平方千米,人口344910人。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9°C,年降水量650毫米,无霜期219天。区内已形成了以能源、化工、机械、轻纺、皮革加工为主体的工业生产体系;

主要土特产有陕县麻花、陕县糟蛋、陕县观音堂酱牛肉等;旅游景点有陕县古城、硖石城、安国寺等。

在陕县境内有一段著名的石壕古道,而石壕吏与这地方有着莫大的渊源,石壕吏这首五言古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此诗在艺术上的一大特点是精炼,把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爱憎分明。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善于裁剪,中心突出。诗风明白晓畅又悲壮沉郁,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