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共有125个村被列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其中光山县46个、新县32个、商城县20个、潢川县15个、淮滨县12个。国家旅游局与9个部委、单位共同制定并印发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目标是使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年旅游经营收入达100万元,贫困人口年人均旅游收入达1万元以上。

  • 碳汇交易生态扶贫

    信阳新县抓住国家生态扶贫规划实施机遇,积极申报碳汇造林富农项目,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以河南省少有的森林碳汇交易项目——新县沙窝镇碳汇造林富农项目为例,2017年该项目共涉及林地5430亩,年均“碳减排量”约6600余吨,年可实现收入20多万元,200余名贫困群众从中受益。

  • 观光旅游带动销售

    信阳光山县紫水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开设了225亩各种特色蔬菜、草莓等采摘区。以观光旅游带动农副产品销售,周围165名农民实现就业,人均年纯收入2.9万元。

  • 老区脱贫“摇钱树”

    以极具观赏和药物价值而被誉为“健康卫士”的神奇植物红豆杉,已成为大别山区信阳商城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2010年成立的商城县青梅红豆杉专业合作社,如今已发展会员13名,种植红豆杉面积200亩,年产值200多万元,带动46户贫困户脱贫。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共租界

    1907年清政府拟定了《鸡公山租屋避暑章程十条》,鸡公山成为了洋人们在中华腹地变相的“公共租界”,20多个国家的牧师、传教士、富商和中国军阀官僚等先后在此建造别墅,按地理位置划分为南岗别墅群、中心区别墅群、北岗别墅群和避暑山庄别墅群,含中西别墅500多幢。2013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档案资料沉船

    日军占领鸡公山长达七年之久,对鸡公山造成空前的破坏,许多别墅建筑毁于战乱,大量的家俱陈设被日军成车皮地从汉口运回国内。更加可惜的是,鸡公山管理局珍贵的档案资料在1945年返回鸡公山途中,不幸遭遇沉船,葬身长江兵书宝剑峡,给人们留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之谜。



  • 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1938年6月,武汉会战开始,鸡公山成为前线,1938年10月12日,信阳沦陷。新四军第五师等抗战力量,活动于鸡公山附近。打伏击、拔据点、端炮楼、袭列车,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这里成为鄂豫皖根据地的一部分。那些不治身亡的将士,就长眠于此,守望着莽莽青山。此后,包括桂军官兵在内的许多抗日将士都战死在鸡公山下,限于时局,死难将士的坟茔无记号标识,最终湮没无闻。


    武汉会战历史纪念馆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征用英国汇丰银行的别墅8幢,花旗楼是其中一幢,被设为蒋介石行营。1938年夏,蒋介石曾在此主持召开“中原会议”,分析日军“长江跃进”的战略,修订保卫大武汉的计划,部署武汉外围对日作战。



  • 鸡公山云海

    PHOTO/


  • PHOTO/


  • PHOTO/


  • PHOTO/


  • PHOTO/


  • PHOTO/


  • 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