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何不发工资啊!元芳,你怎么看?”“最近作业很多,元芳,你怎么看?高三的孩子伤不起啊!”……电视剧《神探狄仁杰》造就“元芳热”,网友纷纷套用此句式,随意添加任何具体内容。“元芳体”在微博上迅速成为热点话题,短短数日内,“元芳”被询问了250多万次。
元芳是谁?为何引发网友“千万次地问”?在拥有众多观众的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元芳是主角狄仁杰的保镖,每每在探案关键时刻,狄仁杰总要神秘兮兮地问一句:“元芳,此事你怎么看?”而李元芳的回答也很固化,“大人,我觉得此事有蹊跷。”或“此事背后一定有一个天大的秘密”。当狄仁杰阐述完自己的看法后,元芳称赞一句“大人真乃神人也”。
网友总结"元芳体"的四大类型:
倾诉型:大清早结婚放鞭炮的!是在向哥示威吧。元芳,你怎么看?
发泄型:人行道怎么被人一踩就塌了?一座桥怎么就被车压垮了?元芳,你怎么看?
咨询型:近期的股市太让人纠结了。如此疲软的大盘,我是"割肉"呢还是不动呢?元芳,你怎么看?
揶揄型:得了个诺贝尔奖,为什么还买不起北京的房子?元芳,你怎么看?
"甄嬛体":随着电视剧《后宫甄嬛传》的热播,剧中的台词也因其"古色古香"、包含古诗风韵而被广大网友效仿,并被称为甄嬛体。不少观众张口便是"本宫",描述事物也喜用"极好"、"真真"等词,瞬间,"甄嬛体"红遍网络。
"学长帮忙体":加油吧学弟,指众多好心的学长学姐在面对各种追女生时表现不给力的学弟时出现,纷纷慷慨伸出了援助之手,2012年10月在网络上形成一股的造句风潮。
"凡客体":凡客诚品(VANCL)广告文案宣传的文体,该广告意在戏谑主流文化,彰显该品牌的个性形象。然其另类手法也招致不少网友围观,网络上出现了大批恶搞凡客体的帖子,其广告词更是极尽调侃,令人捧腹,被网友恶搞为"凡客体"。基本模式是:爱……爱……爱……爱……也爱……(价格)的……(商品名称)我不是……我是……。
"咆哮体":咆哮体一般出现在回帖或者QQ、MSN等网络聊天对话中!使用者有时候激动的时候会觉得1个感叹号不能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打出很多感叹号。无固定模板,但通常以"有木有"结尾。
"淘宝体":淘宝体是说话的一种方式,最初见于淘宝网卖家对商品的描述。淘宝体后因其亲切、可爱的方式逐渐在网上走红。基本模式是:亲,……
"高铁体":7•23温甬铁路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后,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面对记者提问连出妙语,如"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等。这一回答句式,被网友们在网络上追捧,纷纷用此句式造句。
"怨妇体":源于一条微博,"某互联网企业电梯口,看到一女生打电话,边哭边骂:你是个骗子,你根本一点都不爱我!然后又听到撕心裂肺的一句:你和我在一起,就是为了让我给你做PPT!"这条微博一经发布,立即引来众多怨夫怨妇们套用这一方式来造句,在微博上吐槽被骗的经历。自称原创者的网友杨不坏为这一吐槽方式取名为"怨妇体"。"
"撑腰体":2011年10月末,出现这样一条微博:"北大副校长:'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该微博迅速被网友转发,这条微博同时也衍生出了许多的不同版本,用各大学校长、各地域代表、各领域代表等的口吻,为扶起跌倒老人的善行做全方位保驾护航,这样的语句格式被称为"撑腰体"。
流行语体现社会心态
有网友称,这些看上去夸张幽默的表达,其实是广大网民一种消遣方式,体现的是网民的娱乐精神,对"元芳体"的走红,建议不妨以娱乐精神看待,公众无需过多解读。
"元芳,你怎么看?"被网友疯狂热捧,表面上是因为这种稍带揶揄、自嘲甚至恶搞成份的句式容易被网友记住,然后"嫁接"到各种叙事中,其实从更深层面上看,网友要表达的意思不仅于此。
在这个"压力山大"的时代,网友在征求"元芳"的问话里,把抱怨当成解脱,将自嘲当做放松,不管是倾诉,还是发泄,或者只是纯粹笑话,都给大家带来了快乐,是排遣压力和忙碌辛劳的"良药"。
网友"行在"说,网友利用各种流行语、网络文体进行调侃,反映的是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与心理状态。比如"高晓松体"在百十来个字里,道尽的是各种职业的辛酸与不易。"元芳体"也一样,在"元芳,此事你怎么看"的发问里,网友未必需要现实的正确答案,而是满足了自己的表达欲望。
也有分析认为,使用"元芳体"的网民是希望了解其他人的看法与自己是否相同,寻求的是网络评论和对待社会事件看法的统一性,追求的是民意的共鸣。尤其是对待某些背离社会正义、公共道德的事件,网友通过"元芳体"的提问,意图表现的是隐藏的讽刺意味。
诸多"体"让诉求表达更加多元
从之前的"凡客体""咆哮体""高晓松体""甄嬛体""离骚体""诗经体""淘宝体",到如今迅速蹿红的"元芳体",网络流行语反映的是网民的某种心态,而一个个网络流行语相继出现,构成了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张晓红认为,流行语的突然蹿红,首先源于网友的从众心理,其次是流行语满足了网民某方面的诉求。网络流行词通过微博等新媒体,得到广泛转载与快速传播,短时间内释放出强大的传播能量。
与其他传统媒体相比,微博等新媒体的互动性、参与性更强,微博体现了草根的力量、网民的力量。在网络环境下,人人都掌握着"麦克风",网民不再满足于盲目接受传统媒体疲劳式的单向"信息轰炸",更愿意针对社会热点、焦点事件发表意见,甚至对于某些背离社会公平正义的事件表达质疑。
专家认为,"元芳体"的迅速蹿红,正是体现了网民表达意见、寻求民意共鸣的社会心态,作为网民分享信息、互帮互助的平台,微博等新兴媒体也让网民表达诉求、寻求民意共鸣的方式更加丰富多元。
电视剧《神探狄仁杰》,“元芳,你怎么看?”网络蹿红!
利 标新立异幽默风趣
"网络语言标新立异,词汇五花八门有着独特的魅力,也是一种文化……"广州大学社会学教授谢建设认为,网络语言的流行并不奇怪,是社会转型中各种群体通过一个语言表达的一种寄托。当今社会快速变迁,大家对不同的看法,都有一个不同的表达方式。而且在网络的虚拟社会,没有现实那般受限制,于是被各种条例约束的人们,在网络上大显身手,奇妙的构思想法,才创造了这么多的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是年轻化的代名词,许多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是网民们辛苦构思的,营造出了幽默风趣的气氛,使人们从现实社会的各种压力中解脱出来,感受到网络社会的轻松愉快与自由自在,同时浓厚的调侃也让人回味。
弊 容易造成“代沟”
广州大学社会学教授谢建设表示,说到网络用语的弊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会造成"代沟"。网络用语基础用户群是在白领、学生等群体,他们对新事物兴趣浓厚,语言也间接有趣更充满幽默特色,符合青年一代的兴趣和爱好。但是这些网络语言却是造成年轻一辈与老一辈的代沟。"如果引用不好网络用语,会伤害到一批网络群体,就会遭来围观,这样就产生了副作用。所有网络用语的使用还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比较好。"
相比于网友热闹围观“元芳体”,李元芳的扮演者张子健却颇为平静,他说自己有点像“睡着中枪”。张子健坦言,演员拍戏能给大家带来娱乐,让大家开心就成,“其实那部戏(《神探狄仁杰》)已经是过去式了,大家还记得戏里的角色挺好玩的。我对网上的东西不了解,突然之间这么红,这也是给大家娱乐一下嘛。”
其实不管是之前流行的"杜甫很忙"、"四爷很忙"等等,每过一段时间总会出现一些古代名人"穿越"到网络被恶搞,对于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折射出网民的娱乐精神,另外,这也是一种新型的文化消遣方式,它有网络文化的特征,来得快,去也也快,但是,这种现象不会消失,"元芳体"之后必然还会有其他网络体产生并流行。
策划:魏金露 编辑:郭晓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