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比穷:会哭的学生才有助学金?

导读:沈阳大学某学院,一场贫困大学生演讲在悄然进行。在认定贫困生资格的环节上,每位提交申请的学生除了要上交贫困认定材料,还要在同学面前将自己贫困的家境和盘托出。随后投票选举,得票高的才能获得资格。有学生含泪反问:"像我这样不爱讲的,肯定没人投给我啊!这样真的公平吗?"

64

2013年10月18日

事件贫困生演讲比穷 雪中送炭还是伤口撒盐

沈阳高校贫困生演讲比穷以获助学金 学生称太伤自尊

"想申请助学金,交贫困证明还不够,还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讲家里有多困难,太伤自尊了!"沈阳大学某学院学生小刘自从在同学面前讲了自己最羞于启齿的家境后,常常觉得抬不起头来。"本来不想让大家知道家里困难,可这样一来全班都知道了。说是为了公平,可让我们当众'揭伤疤',这对我们公平吗?"

小刘说,从小她家的家庭条件就不好,父母常教育她要自立自强,所以她一直比同龄的伙伴们更努力。"我虽然不觉得比人低一等,可还是很介意谈起家境的,毕竟这是我心里最不愿提起的事儿。"

院方回应:最初是想评判公平公开

"公开演讲的方式也是一年多以前才使用的,出发点是好的,以前学生没有反馈说这种方式不好,我们也就疏忽了。现在看来,这种方式的确会对贫困生的自尊心有所伤害。我们已经着手修改测评认定的方式了,可能会借鉴兄弟学校、学院的好办法,尽量做到让同学们满意。"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详细]

央视批高校让贫困生演讲比穷获助学金 称伤口撒盐

按照学校的要求,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来诉说自己的家到底穷成什么样,由同学来进行评选,按照评选得票的高低来决定同学们都能够获得什么样等级的助学金,不知道上了讲台去讲演的同学们,他们心里到底是什么滋味?

她就是觉得这件事儿其实挺伤害到她自尊心的,就怕大家认为她家贫困,然后会同情她,或者是会笑话她,所以她心理负担很重,讲过这件事情以后,她就觉得可能有点抬不起头来,然后有时候不太敢看同学的眼睛。

看到沈阳大学演讲比穷的新闻,也让一些网友想到了自己的经历,想起大一的时候,我们班同学在工字楼那个教室轮流上讲台上去哭穷,太伤自尊了。我们班也是这样的,非得让同学边哭边讲,为什么班主任不自己去家访呢?[详细]

  • “比穷”演讲,尊重何在?

  • 伤害式救助

激辩贫困生助学金:一道有关尊严与公平的考题

演讲"比穷"是对贫困生的二次伤害

如果说,学生家庭贫困所造成的物质匮乏、身心疲惫、心理和生活压力是第一次"伤害",让个人和家庭隐私完全暴露于众,无疑就是一种赤裸裸的"二次伤害"。一个"比穷"式的演讲,其伤害学生自尊的"影响",将远远大于所谓票选贫困生的"公平公正"。

重庆交通大学在学生食堂设置"温饱午餐",红烧肉加大众菜,馒头米饭管够,价格低于成本价。这些思路和方法不妨交流借鉴。[详细]

无需对"公开演讲认定贫困"过度苛责

随着助学金的上涨,很多人将其看成"唐僧肉",学生家长串通一气欺骗学校。当学生们都拿着当地民政局开具的困难证明,个个讲着十足的理由,没有"火眼金睛"谁能分辨孰真孰假?

助学金不可能是偷偷摸摸的发放的,所以,贫困生也无需遮遮掩掩,完全可以大大方方。贫困生就该有直视贫困的勇气,贫困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物质的一时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也一起"贫困"了。[详细]

"比穷演讲"是校园懒政

高校存在助学金申请乱象不假,但由此就以一场罔顾贫困生人格尊严的"哭穷比赛"来实现公平、公正、公开,无疑是一种仅站在校方立场、希图一劳永逸的懒政行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隐形补助"就是基于助学金制度的创新和细化。该校利用技术手段,对监测到的连续数月消费较低的饭卡,自动打入餐补。如此把直接的资金补助,改为其他方式的生活帮扶,既会降低其他学生动歪脑子的几率,也能在尊重贫困生人格尊严的基础上让其得到必要的帮助。[详细]

让贫困生演讲"比穷"透出悲凉

其实通过这样的一件事情,我们能感受到作为大学校园的管理者,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尊重别人的习惯应该从细节做起,而不是从方便管理者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通过一场演讲和投票,表面上看是做到了公开透明,但是组织者没有想过这会对那些申请助学金的同学带来怎样的心理压力,更没想过多少家庭更贫困的同学会因为面子或者怕自尊心受伤害而放弃申请助学金,这只会让他们陷入更加艰难的求学境地。 [详细]

困境各高校普遍存在"助学金评选难"

沈阳一所高校的辅导员老师告诉记者,他从事贫困生助学金评选工作多年。评选怎么才能达到公正、公平,这可以说是各大高校普遍存在的难题。而"比穷演讲",从贫困生隐私角度看,确实会伤害到贫困生的自尊心,但这种公开的形式,可能会让伪贫困"露馅",甚至不敢参与演讲,这也许是学校设定"演讲"的初衷。

"毕竟学校不能对每一位申报贫困的学生进行家访,他们的贫困身份鉴别问题就是个难题。"这位辅导员老师说,与老师们相比,贫困生的日常花销,同学之间更为了解,也就更有发言权。

近些年,国家对贫困生给予的助学金金额越来越高。一位高校学生处老师告诉记者,有些高校贫困生助学金和国家奖学金可以兼得,那么一些成绩优异的贫困生,如果助学金、奖学金都获得,一年获得的奖学金差不多能达到10000元。这么大额的奖学金,确实缓解了贫困生的就学压力,但也吸引了更多学生争相申请评选,矛盾也就更加突出。此外,国家对贫困生助学金的评选只有一个宏观的标准而没有具体的选拔标准,也给高校出了一个难题。

如今已在北京工作的小陈(化名),曾经是辽宁省某重点高中的优秀生。当年,小陈作为贫困生代表接受过众多媒体的采访。"那时候在高中,平时学习挺忙的,也没太在乎。考入北京后,无意中在百度里搜自己的名字,没想到我所有的名字前面都有'贫困生'字样。"小陈说,虽然贫困生并不是不光彩,但随着年纪增大,要面临着谈恋爱、找工作,总觉得自己名字和"贫困"很难掰开,让她有些难堪。 [详细]

补助成了嗟来之食

结语

"演讲比穷"毕竟不是选美,不是选举,荣誉加身,耀人眼目,而是将自己的"穷家底"悉数暴露于公众视野之下,如此,将学生的尊严置于何种境地?我们毕竟不是身处"越穷越革命的年代",当下社会很多人还在以"穷富论英雄"。那些通过"演讲比穷"的学生虽然得到了物质方面的帮助,但这种心灵伤害将会成为一块阴云笼罩在学生心头,成为沉重的思想包袱,人们必须正视这一点。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学依旧有着比校门外社会更强大的自净功能,骗取贫困生资格者永远只会是少数人。 因为少数人而去侵犯更多人的隐私权,大学管理者应该看到它可能会造成一种新的社会断裂。

编辑:王聪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