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被人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有视力却不愿和你对视,有语言却很难和你交流,有听力却总是充耳不闻,有行为却总与你的愿望相违……他们犹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星,独自闪烁,父亲们走不进他们的世界,便默默地在他们的身边做一个星星的守护者。
李服健(中),校车司机,一位13岁孩子的爸爸,因为自己孩子是孤独症儿童,需要接受康复训练,妻子放弃工作全身心的照顾儿子。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了爸爸的肩头,但是他从来不觉得苦,而是时常把笑容挂在脸上,用乐观感染着儿子。"儿子每天都等我回家吃饭,我不回去他绝不会先吃。"李大哥说:"尽管压力很大,但为了孩子,怎么样都要坚持的!
王金仓(右),一个憨厚的农村汉子,生活对于他而言并不容易,儿子被确诊为孤独症,自己年纪轻轻却患上了偏瘫,常年需要吃药,由于家里的收入有限,原本需要接受康复训练的儿子只能在老家的幼儿园里上学。妻子摆小摊卖小吃赚钱,自己在家一边康复一边照顾孩子,饱尝着生活带来的艰辛滋味。
曹群安,普通农民,有一对患有孤独症的双胞胎儿子。全家的生计只能靠他在家附近的地方打一些小工得到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本已经很艰苦,家里再没有什么钱拿来让儿子做康复训练。两个孩子越长越大,与日俱增的力量也让妻子觉得力不从心,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一家人进入康达训练中心,但是孤单留守的14岁女儿让他觉得内心愧疚不已。
王攀峰,物理老师兼班主任,所带的重点班学生成绩优异,有十几个同学有望考上清华北大。但是在高二的时侯,儿子被确定为孤独症,面对老师和父亲的双重身份,他必须要做出选择,纠结万分的他继续把学生带到了高三。但孩子的最佳恢复期是不会等待的,大哭过后的他放弃了工作带着儿子开始进行康复训练,看着班里每位同学给自己写的信,他说自己觉得特别对不起他们。
马金涛,说到得知自己孩子是孤独症患者之后的生活,这位爸爸说了一句话:"不是在医院,就是在康复中心,在家里呆的时间很有限。"面对来自星星的孩子,作为爸爸的他常常因为走不进儿子的内心而感到落寞。他不奢望孩子有一天上大学,有出息,只是希望他能够有正常人的生活就好,那样,自己无论吃多少苦都愿意。
王道森,重庆人,退休教师,他是一个爸爸,也是一个爸爸的爸爸。儿子13岁时患上精神分裂症,需要常年吃药。而孙子也被确诊为孤独症,孩子的妈妈承受不了这样的生活状况把孩子留下离家出走,为了给孩子做康复训练,这位本应享受晚年生活的爷爷卖掉了房子,带着儿子和孙子开始了辛苦的康复之路。而奶奶则在家筹集康复费用。
胡国,河北人,带着孤独症儿子奔走在路上的爸爸。目前国内专门为孤独症儿童开设的学校比较少,于是爸爸带上儿子辗转河北,北京,河南多地为孩子寻找康复学校。康复训练后看着之前对自己冷漠的儿子开始让自己走进他的小小世界,开始叫第一声爸爸,他内心觉得很欣慰。这些年,这么多奔波的日日夜夜,都在儿子一点点的进步里得到了安慰。
未能到达现场,不能和孩子一起过父亲节的爸爸写给孩子的信……
未能到达现场,不能和孩子一起过父亲节的爸爸写给孩子的信……
未能到达现场,不能和孩子一起过父亲节的爸爸写给孩子的信……
一位妈妈写给自己未能到达现场,不能和孩子一起过父亲节的老公的信……
1 / 12
金星啤酒集团助力关爱行动
克瑞斯农业生态有限公司
炎黄贡枣业有限公司
美国圣童教育有限公司
河南省福兴儿童公益基金会
快乐精灵艺术团
红十字党员助残志愿者
郑州康达能力训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