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购天然气,谣言何以再次"走红"?

日前,一则“自4月起天然气将大幅上涨”的消息,迅速在全国各地发酵。郑州、洛阳等地都出现了市民排队抢购天然气的现象,场面就像买春运火车票一样火爆:有人带板凳,有人带救心丸,有人一次买够10年用量······虽然国家发改委官员已经辟谣,但是抢购依然未降温,是什么让民众的消费心理如此脆弱,又是什么让谣言如此"走红"?

51

2013年3月29日

网民应谨慎涨价,每一分钱都关乎民生

民众智慧:市场化改革或等同于涨价

为什么抢购会成为市井街头的这一种常态?我们可以从经济学原理上寻找原因:普通老百姓的收入还不高,听到涨价总是心慌,在涨价形成事实之前先行抢购,能省一分是一分。反映的其实是因为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民生窘迫。我们也可以从社会学的原理上进行分析:面对涨价传言,人们总是宁可信其有,而政府官员的辟谣,也往往会被日后真的涨价证实。这种反复出现的“传谣-辟谣-证谣”的过程,使谣言的传播具有了磁场,而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则一次次地受挫。

可以相信,此次出现的天然气抢购风波很快就会过去,但是对于民众来说,天然气是不是会在未来涨价,仍然充满悬念,这个悬念并不会因为政府部门的一次辟谣而消除。[详细]

刘鹏:集中抢购天然气也是一种“民意”

 网上盛传的“4月天然气将涨价”的消息,其本身确实让人有点儿奇怪:天然气价格牵连到民生和公众利益,不可能在涨价前没有任何声息。网上消息中所谓的“两会前天然气价格调整的方案已报请国务院批准”等信息,事前也没有相关正规媒体的公开报道。

细究起来,一方面,假消息和谣言之类,借着与老百姓生活、利益息息相关的产品等传播,具备了迅速扩散的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相关真消息和真相等,仍旧不够公开,让老百姓无从获得正确的信息,结果被错误的消息误导。

事实上,带着小凳子,甚至带着速效救心丸抢购天然气的老百姓,脸上无一例外地写着"民生多艰"四个大字。他们用抢购行为,表达着自己话语权被架空之后,最基本也最无奈的意见:天然气能否别涨价? [详细]

调查

1.天然气涨价,你相信是谣言吗?
  相信
  不相信
  难说
  其他
2.你认为类似“抢购天然气”的事情还会发生吗?
 
  不会
  难说
  其他
3.政府在“天然气涨价”中,处理的及时不?
  不及时
  及时
  政府角色严重缺失
  其他
媒体正视“抢”气潮背后的民生焦虑

"抢购燃气"背后 是公共管理难题的待解

生存和安全是人最基本的两种需要,或许是因为我们中国人曾经长期经历苦难,所以在可能威胁生存和安全的事情面前,会显得更加谨小慎微,随时随地准备去抢,过马路抢,下飞机抢,上公汽抢,公共食堂吃饭也抢。

一旦有传闻或者谣言出来,很多人都会丧失基本的判断能力,不管是真是假,先把东西抢回来再说。在抢的意愿和技巧方面,我们是世界领先的,物阜民丰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之前的中国人经常要应对物资匮乏,抢成为一种本能。上大学之前,家中有长辈曾热心地传授吃“大锅饭”的秘笈,比如米饭要先盛半碗吃,馒头必须一次拿两个,只可惜没有机会去检验是否奏效。[详细]

媒体称天然气遭抢购缘于“习惯性恐慌”

公众预期天然气涨价有多重因素,国家有关部门不断释放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信号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一直以来国内天然气实行政府定价,进口天然气的价格高于国内政府制定的销售价格,对于销售天然气的资源国企形成价格倒挂,令这些企业不堪重负。有关部门一直以来不时通过媒体放风:“天然气涨价已经是大势所趋。”

事实上,近日关于天然气即将涨价的报道,对于公众判断天然气价格已经产生了直接影响。媒体报道称,早在今年两会前,国内天然气的调价方案就已经制定完成,并报请国务院批准,新的价格方案可能从4月起开始实施。而吉林、江苏等省份的各大城市在不久前相继召开了天然气价格听证会,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长春地区的上涨幅度达到40%,新价格将从4月份开始执行,均与报道所提到的信息相吻合,这难免让其他地区的市民联想到,同样的价格调整是否也会很快在自己的城市出现,进而引发“习惯性恐慌”。[详细]

天然气涨价声音频出 "阶梯气价"或是未来改革方向

有消息透露说,阶梯气价会是未来调整的方向。经过此前的阶梯电价,我们对这种定价方式并不陌生。有网友表示,阶梯定价是调控需求和价格的比较合理的方式。需要注意的是阶梯气价不能变成阶梯涨价,而且因为天然气不同于水电大家做饭时才会用到,浪费基本上比较少,这就意味着在划定价格标准上势必需要考虑多个方面。[详细]

专家天然气价格或会逐步推进

专家认为,我国天然气价格偏低,需要调整是肯定的,但鉴于天然气是关系民生的基础能源,因此如何实现气价改革,特别是实现国内气价的市场化,相关政府部门十分慎重,绝不会轻易做出决定,更不会大幅上涨。

据接近发改委的人士透露,未来居民用气价格改革的方向是逐推行阶梯气价,即满足居民基本生活的部分保持稳定,不涨或少涨;对于超出基本需要的过高消费,将通过价格杠杆进行抑制,促进资源节约。业内人士预计,今年推进新一轮天然气价改的可能性非常大,或在10月份之前的二三季度展开。

去年10月14日,发改委公布了《天然气利用政策》,强调理顺天然气价格与可替代能源比价关系,建立并完善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国泰君安认为,今年全国性天然气价格改革的可能性比较大。由于冬季是用气高峰,其预计的时间是在10月份之前的二三季度。有分析指出,本轮价改可能采取“存量气”+“增量气”模式,“增量气”一步调整到位,“存量气”分步调整到位。江苏、浙江、山东、陕西、安徽、福建等省可能会率先实施价改。“价改后各地存量气可能上涨0.4-0.6元/方,增量气有可能上涨0.7-1.0元/方。下游气价调整后,上游天然气出厂价有望提高0.3元/方左右。”国泰君安在研报中称。[详细]

在工资跑不过CPI的当下,涨价已然成为公众不能承受之重。许多人甚至形成了思维定势,认为所有产品都是要涨价的。一旦有涨价的风声,就会立即触动那根未“涨”绸缪的神经。于是,从汽油到食盐、食用油,几乎每一次涨价传闻的不胫而走,都会在百姓中刮起抢购之风。

结语

种种抢购浪潮,扰乱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了不必要的社会恐慌。要想公众不再被涨价传闻牵着鼻子走,有关部门除了及时回应传闻,做好政策解释外,更要从民生出发切实稳定物价,纾解公众焦虑,并完善听证制度,重塑公众信心…

编辑:李霞 王聪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