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时代 岂能让手机毁掉亲情?

网上流传很广的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近日,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 ,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却个个抱着手机玩,老人受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而去。其实,老人摔的不是盘子,而是对子女亲情缺失的一种愤慨。岂能让手机毁掉亲情?元芳,你怎么看?

现象“我们坐一起,都在玩手机”

镜头一:全家团聚乐融融 玩上手机亲情冷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菜上来后,我总要用手机拍照,然后上传微博。”网友“风帆”说。据网友“风帆”介绍,他结婚后与父母分开住,一个在东区,一个在老城区,每到双休日,只要有时间,总会带着妻子、女儿到父母那里吃顿饭。“风帆”每次回家吃饭,他的父母都忙得乐呵呵的。吃饭时,父母都喜欢听他与妻子、女儿“汇报”一周情况,尤其是他的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是全家团聚的“大活宝”,一大家子团聚很开心。

但去年下半年,“风帆”夫妻俩分别买了智能手机,每次回家聚餐,只要父母将菜端上桌,他们一家三口就开始围着手机转。“我先发个微博,看看网友关注程度”、“我玩会手机游戏,等会就吃饭”,就连女儿也闹着要玩手机。几次之后,父母他们的脸色都变了,饭也不太愿意煮了。“如果再玩手机,还不如出去吃。你们这样是对我们的不尊重。”年逾6旬的父亲生气地说。

镜头二:出门可以不带钱包,手机一定不能离身

“我可以不带钥匙、银行卡,甚至不带钱出门,但一定要带上手机。”作为一名手机控,市民柏先生有两部手机,除了业务上的往来,更多用于上网。“没有手机会让自己不知所措,一天都魂不守舍。”柏先生告诉记者,两部手机整天不离身,要是半天不响,要么怀疑停机了或是手机出问题了。“出门吃饭,刷微博、摇微信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没有智能手机,不玩这些会被人认为OUT了。”

在记者对扬州市民的一次随机采访中发现,超过8成的受访者表示,离不开手机。而这其中,学生和上班族是对手机依赖最大的人群,年龄偏大一点的老人则对手机依赖较少。家住宝带小区的孙先生称,如果必须要在手机和钱包之间作出选择,选择手机的人占压倒性的多数。

调查

1.你跟父母聚会的时候会玩手机吗?
 
  不会
  偶尔
2.跟父母家人交流的时间长吗?
  偶尔
  经常
  不交流
3.你有手机依赖吗?
  有,很严重
  有,轻微
  没有
4.跟父母家人沟通的方式有哪些?
  打电话,短信,QQ
  吃饭聚餐
  旅游
  休闲谈心
疑问手机何以成为亲情杀手?

“手机疏远距离”源于互动异化

是手机太先进,绑架了我们吗?显然不是,真正的原因还在于我们自身。生活中,常有一些人在上班时侃侃而谈,回到家却疲惫懒言;聚会应酬时笑容满面,面对亲友时却麻木冷淡。这些上下班时间判若两人的人群,似乎患上“下班沉默症”,对正常的情感交流避之不及,甚至拒绝亲友的抚慰,进入了交际怪圈。今年8月,《中国青年报》对275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3.1%的受访者坦言自己不同程度上有“下班沉默症”。

在“下班沉默症”四处传染的背景下,年轻一代下班后依然手不离机不过是这种病症的一种具象的“临床症状”。即使饭桌上没有手机,依然不会再有曾经那种积极而融洽的亲情互动。[详细]

社交网络时代的孤岛效应

社交网络时代带来的一个严重问题是,人们越来越孤立,越来越不愿意和其他人面对面沟通交流。大量宅男、宅女的出现,真实反映了这一现象。如今在饭桌上,许多人除了不得不应酬几句外,恨不得立刻埋头玩手机,和网上朋友交流。有时候,和你在网上交流的人其实就坐在对面。社会交往方式的革新,却让人际关系结构变得越来越脆弱,这或许让互联网发明者也想不到。

这造成的一个结果是,那些没有掌握新技术的人们被无形地排斥在社交网络圈外,成为一座座“孤岛”。像报道中提到的这位老人,他既难以进入后辈们的新世界,也难以接受被冷落的现实,即便他没有离席而去,实际上也已被排斥在外。话说回来,那些热衷于埋头玩手机的人,自己也已变成了一座“孤岛”。当他抬头看看四周,所能看到的只是一片热闹的人际荒漠。每个人都看似很忙,每个人却都很孤独,这就是社交网络时代产生的“孤岛效应”。[详细]

当今社会亲情缺失的映射

事实上,但凡是心中还有些许亲情之人,就算是再怎么离不开手机,可面对家人的团聚,也至少应该在吃饭的时候暂且搁置。更何况,面对的是家中的长辈,这样的行为反而有“为幼不尊、有失孝道”的嫌疑。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讲,即便是孩子们最终选择了道歉来平息此事,但他留给我们的社会问题甚至已远远超出了事件本身。

在当今社会,“虚情假意,敷衍应酬”一度成为不少年轻人暂行仿效的交际原则,但这样的行为,一旦被置于处理家庭的伦理关系方面,反而是一种价值倒置,不利于家庭关系的正常维系。正因如此,如何反思这种社会化的群体价值,要远比简单地对电子产品批判更值得我们的注意。[详细]

反思亲情该放在什么位置?

如何对待手机等科技发展带来的事物?荀子有句话说得好:“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人应该驾驭外物,而非为外物所控制。无论科技如何发达,它都只是人类探索和改变世界的工具,不能成为人类心灵的桎梏,更不能成为人类亲情淡化的助力。

回归生活 突破手机隔起的“情感围墙”

网络、手机建构的虚拟空间,仿佛对现实世界的仿拟和补全,也是种欲望容器。看起来,它能以虚无的社交满足感,来填补人们的内心空虚。沉溺其中,似乎能填充人们的精神空格,让人在生活重压中得以解脱。现实郁结,也能在游戏快感里消解。只是,它耗竭了人们的交流欲,减少了人际往来,在“独处”境遇里,人们会感到更深层的孤独。

相形之下,北京小伙樊蒙的“孝心之旅”,无疑令人激赏。今年7月,他辞了职,推着轮椅上腿脚不便的53岁的母亲,3359公里的路程,93天的步行,抵达了西双版纳,为母亲圆梦(10月15日《新京报》)。摒弃了现实藩篱,带着至亲行走,对亲情的涵养之中,更有用脚亲吻土地的温存。 [详细]

让手机回归“工具”的角色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本该具备的一些正常能力却在逐渐消退,比如与人相处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上的消退,最终会影响到我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毕竟,我们最终还要活在现实中,而不是活在虚拟的手机世界里。从这个角度说,现代人是该到了重视“手机病”,反思“手机依赖症”的时候了。

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重新给手机定位,强调它的“工具性”,而不是“拟人性”。我们不妨听从专家的建议,有意识地把手机放到一边,通过做一些其他的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能够不用手机完成的事情,尽量不用手机,等我们慢慢戒除对手机的过分依赖,它自然就会回归“人类工具”的角色。 [详细]

据英国媒体报道,美国一位兼职发明家模仿监舍建了一个“手机监狱”,可以把手机锁进其中,从而留出更多的时间用于正常的家人交流。手机“刑期”最短15分钟,最长一个小时。投入监狱后,刑期中只有一次“假释”接电话机会,刑期未满不能拿出。这种趣味性十足的方式可以让人暂时不玩手机,重归正常的人际交流。

结语

老人家的怒而离席虽是一个个案,但是却用这个特殊的方式,向人们发出警示:莫让手机成为手雷,“炸”开情感的距离。正确运用数字通讯时代的工具,正确对待新形势下的人际关系。莫让手机代替了亲情。

策划:魏金露 编辑:郭晓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