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播出《高考场上的神秘“考生”》,揭露河南杞县一些考生家长雇用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做“枪手”,进行高考舞弊。暗访发现,这条黑色产业链已存在了至少三年。同日,河南省招办回应称,2014年该省已查实替考127人。这样的舞弊,为何能够在考场上通过重重关卡而数年不被发现?在这个县城,这样一个“小天地”里,为何枪手产业链水深至此?

河南高考“枪手”替考内幕:打点1个考场起价7万元

组织替考者自称,他们花钱可监考各个环节获得通融!打点一个考场起步7万元。一名组织替考者还自称是华中科技大学教师。暗访视频中,监考老师发现破绽竟也没有阻拦,枪手们顺利完成了替考!记者已向警方报案。[详细]

河南杞县被替考学生家长、监考老师等已被控制

截至6月18日,河南高考替考事件调查工作已有了实质性进展:通许、杞县已经排查出疑似被替考生7人,其中通许县4人、杞县3人。目前,被替考生及其家长正在接受警方查实认证,对于两县的全部监考人员也正在进行排查。公安部门已对有关人员采取了相应措施,同时派出警力抓捕参与该案的违法犯罪分子。[详细]

河南通报高考替考事件:已控制23人 9人承认涉案

从河南教育厅获悉,截至18日晚,杞县、通许县已经调查控制了23人,其中5名学生家长,1名媒体报道中出现的豫BQW665车主兼司机,1名主考、12名监考和4名起中介作用的教师共17名教师。目前23人中已有9人供述承认涉案。[详细]

武汉警方着手调查“大学生异地高考替考”案

报道称,有自称高校教师的组织者在武汉高校物色大学生,到河南参与高考"替考"。武汉警方18日表示,已就此事展开调查。

武汉警方透露,视案情进展,或将与河南警方联手,彻查这个“替考”团伙。警方表示,从目前掌握的情况以及高校反馈看,不排除社会人员冒充高校教师招募大学生“替考”的可能。[详细]

 

层层防范不敌“内部失守”高考替考为何能闯关?

暂且不讨论高考防止舞弊技术和措施是如何地高科技和严密,但仅仅内部失守一项,足以让众多高科技与规定黯然失色。人为关系的打通,让冰冷的机器和制度也无可奈何。

周可达认为,虽然每次高考替考都会对部分人员进行处理,但替考现象依然屡禁不止,除利益驱动外,跟违法成本低有很大关系。每次替考事件暴露后,对一些涉案的公职人员大多调离岗位了事,不足以起到震慑作用,加上巨大的金钱诱惑,让很多人铤而走险。【详细】

指纹识别技术、身份证识别仪,甚至人脸识别技术,不断升级的身份识别技术为何没有堵住高考替考?关键在于考务人员被买通而“监守自盗”。

从近年来查处的替考案来看,很多替考者直接拿着被替考者准考证、身份证进考场,这显然需要买通考场监考人员。有的是在高考招生图像采集系统中,调换电子档案中的照片,临时弄一个准考证,最后再请招办的人把图片信息还原成考生本人。【详细】

从表面上看,在校大学生争做“枪手”是因为法律意识淡薄,为了一些经济利益便怀着侥幸的心理去替考;但追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不少在校大学生对现实很焦虑,对未来很担忧,对前途很迷茫。在这种大环境下,其中的一些学生去做了“枪手”,因为反正是无所事事,正好利用自己知识的“优势”去兑换成经济利益。【详细】

高考替考带来的不公平和负面影响显而易见,但违法成本又有几何?如何才能堵住高考替考这个“黑洞”?

周可达认为,虽然每次高考替考都会对部分人员进行处理,但替考现象依然屡禁不止,除利益驱动外,跟违法成本低有很大关系。每次替考事件暴露后,对一些涉案的公职人员大多调离岗位了事,不足以起到震慑作用,加上巨大的金钱诱惑,让很多人铤而走险。【详细】

 

厕所小广告:诚聘枪手酬劳高

 

高考前几个月,在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教学楼的厕所里,出现了招募高考枪手的小广告。虽然广告出现在不同的学校,但是留下的竟然是同一个手机号码。打通这个号码之后,一个自称是“李老师”的人提出了应聘枪手的条件。【详细】

 

枪手组织者:代考已经很多年

 

在距离高考不到一个月的时候,这位神秘的高考枪手组织者“李老师”露面了。“李老师”满口承诺,高考进场查验身份的每个流程,他都会安排妥当。

“李老师”表示用钱搞到位就可以了,他们操作高考代考会在河南省的几个县城里进行,因为在这几个县城里,他们可以买通关系,在监考的各个环节获得通融。【详细】

 

高考第一天:指纹膜以假乱真

 

6月7日第一场考试,神秘的指纹膜帮助枪手顺利过关。但是当天下午,指纹验证机突然报警。原来,一名女枪手一时粗心,将本来应该贴在中指上的指纹膜,错误地贴在了食指上。监考老师分明已经发现了其中的破绽,却还是在女枪手第四次验证指纹时,让其通过了验证。【详细】

程小帅:高考腐败和替考实则是体制催生的一个毒瘤


面对屡禁不止的各种考试作弊,我们在关注对违法者的惩处时,更应该思考一下造成问题的原因。每年我国的针对各种身份认证,各种能力测试不计其数,只要能把这些考试过了,我们的人生就会越来越辉煌。所以,我们的一生不是奋斗的一生,而是考试的一生。只要能把考试考好了,我们就有能力了,我们就有工作了,我们就有未来了。这种选拔方法本就是一种简单粗暴行为,是制度和体制的偷懒,必须要加以改进。[详细]

评论员:高考替考127人 作弊让公平性再被蚕食


当下的社会环境中,通过高考成绩决定录取学生还是较为公平的。但悲哀的是,这个成绩也已不能保证是真实成绩了,高考的公平性,由此再受蚕食。说“再受蚕食”,是因为高考的公平性已经被逐渐弱化。限制异地高考,大学通过录取指标的分配来厚此薄彼,特别照顾某类考生等等,都在影响高考的公平性。而那些有钱有势的人不需要高考和学习就能获得文凭,不但稀释了文凭的含金量,也是对辛苦考试读书才得到文凭者的严重不公。[详细]

媒体评河南替考事件:仅是高考舞弊的一个缩影


“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利益捆绑令参与舞弊的各方集体沦陷。“非富即贵”的考生家长用金钱铺路,枪手中介利用关系买通主考、监考,主考、监考公然为枪手“开绿灯”,枪手冒着被开除学籍的风险去挣高达数万元的替考费。四场考试下来,竟然无人被揭穿!恐怕报道中的情况还只是高考舞弊的一个缩影。更加令人愤慨的是,不知有多少在校大学生是靠着“非富即贵”的家长,享受着本该属于另一个年轻人的大学时代。[详细]

曹林:高考替考 应吃药的绝不仅是河南湖北


一个替考案,暴露出河南和湖北的问题,但河南、湖北生病,吃药的绝不能仅仅是河南和湖北。每年都有高考舞弊案曝光,每次替考案发生后,前面都会冠以地方符号,比如陕西洋县替考案、甘肃天水替考案、安徽砀山替考案,前面冠以地名,一般都只是冠名的地方吃药反省,而其他地方都当作跟自己没关系,自己只是异地丑闻的围观者。[详细]

新华网:别让“枪手”替考亵渎了教育公平


回顾近几年的高考舞弊案,有不少是替考。2006年,陕西洋县发生高考替考案,2008年甘肃天水高考移民替考案……这些替考案,在当下追求公平、诚信的环境下,不仅让人触目惊心,而且伤了广大寒门学子的心,寒窗苦读十余载还是比不过那些“纨绔子弟”,怎不让人寒心。替考案的影响不仅仅是考生,还有整个社会的公平。"枪手"替考案屡屡发生,是对教育公平的亵渎,其背后仍是利益、权力在作祟。[详细]

夏米:别让“高考代考”击碎莘莘学子的中国梦


没有市场就没有买卖,一条代考的违法利益链条也随之浮出水面,高考“代考事件”中所暴露的问题发人深省。为什么既有电子仪器指纹识别仪又有监考老师现场身份核实,高考枪手组织者“李老师”却还能夸出?通过“枪手”代考,变相剥夺了其他考生的录取机会,每一个得到高分成绩的背后,都意味着另一名真正靠自己实力参加高考的考生被挤出录取名单,别让“高考代考”击碎了莘莘学子的中国梦! [详细]

 

高考替考“抓源头”重于“堵漏洞”

高考是一个系统性运作机制,涉及诸多监督环节,一个人成功进入考场代人完成考试,肯定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替考也不可能是“屌丝的游戏”,一旦揪出替考者,其背后往往有相应"金主"、组织者、监考人员及掌握相关权力的官员在为其撑腰。

替考的危害不言而喻,不仅是对高考公平的赤裸裸伤害,更是对社会诚信体系的直接挑战。因此,对于高考的监管,最终要回到人的因素。违规违纪的考生和替考者,终将为他们的行为付出代价,但要知道,他们只是这条替考利益链的最末端,有关部门有没有决心和魄力追根溯源,找到幕后策划者和有话语权的关键性人物,才是公众最为关切的事情。【详细】

为了防止替考事件,广州这几年使用了人脸识别系统,当监考人员在比对身份信息后有疑虑的情况下,可以让考生考完试后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进行身份验证。这套系统将比对考生报名时准考证、现场、身份证的照片,查看相似率,进而作出判断。此举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详细】

在公众的印象中,高考的制度保障足够有力,防止作弊的技术手段更是不断更新,但从替考能够演变成产业的现实上看,高考在很多环节上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强大。组织者承诺的所谓"安全"预期,真正来源正是监考者的腐败。所以,归根结底这是一个关乎腐败的问题,希望现实的举措,能像字面上一样严肃,不然就算有再多的立法、政策作为辅助,高考作弊的产业链条仍会再次被腐败黏结起来。【详细】

替考的危害不言而喻,不仅是对高考公平的赤裸裸伤害,更是对社会诚信体系的直接挑战。因此,对于高考的监管,最终要回到人的因素。违规违纪的考生和替考者,终将为他们的行为付出代价,但要知道,他们只是这条替考利益链的最末端,有关部门有没有决心和魄力追根溯源,找到幕后策划者和有话语权的关键性人物,才是公众最为关切的事情。【详细】

 

舞弊的漏洞能堵住吗?如何堵?

除了近千万考生外,在这一天,教育、公安等各相关部门严阵以待,“平安高考”就是对他们的考核指标。而这个亿万人关注的举国大考,却频频爆出作弊、替考等丑闻。

“多管齐下,立法、技术、大学等多方面通力合作,漏洞是能堵住的。”李湘萍对此很有信心。【详细】

"集体替考"应严查"金主"

正是这些“有钱人、当官的”出钱出力、策划组织、推动实施了一次又一次的替考违规行为,让多少违规者进入大学、又剥夺了多少寒门学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此,对这起“集体替考”事件,更要查出所有涉事的“金主”和其幕后策划、组织者,他们乃是罪恶之首,应依法追究他们的相关责任,并从重严惩,扞卫社会的公平公正,推动诚信、法治社会的进步。【详细】

当心权势撕开公平裂口

严惩"枪手"便意味着弊案的结束吗?显然不是,若不能摧垮操纵这帮“枪手”的幕后黑手,这种成规模的高考舞弊势必死灰复燃。而更令人焦虑在于,在监督镜头尚未顾及的更广泛的区域,或有着同样弊案的存在,蚕食着高考公平。

而组织化、规模化的替考与其说是一场交易,倒不如说是一场以权势能量撕裂公平的“暗袭”通过权势打开的这道豁口,【详细】

人们也许能容忍暂时的贫困,容忍从成长到就业中很多不公平,但无法容忍教育的不公,尤其是高考的不公平。高考对很多人来说,不仅是一场考试,更是一个改变命运、实现阶层流动的最重要通道,一个人的生活再穷困潦倒,他仍然会对生活充满希望,因为下一代人也许可能通过高考实现命运的转折。高考是一个系统性运作机制,涉及诸多监督环节,一个人成功进入考场代人完成考试,肯定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