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专访太乙拳代表性传承人张勋华先生

张勋华

张勋华,太乙拳代表性传承人

嘉宾观点

>>>我国的拳原视为“国术”,太乙拳传人、全国武林百杰的吴江平,建议把“国术”改为“武术”,这对我国武术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意义。

>>>为什么老年人老了身体是硬的,婴儿是软的,借这个原理,太乙拳要求要像婴儿一样柔软。运动越柔和,人就越长寿 。缓慢、柔软是太乙拳的主要方法。

>>>核心在于通过运动,让脊椎两边的肌腱和筋保持一种平衡状态。《黄帝内经》里有句话叫“筋软骨正”,就是说脊椎两边的筋柔软了,骨头才不会出问题。

>>>郑州市委宣传部现在有练习太乙拳的培训班,把太乙拳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的一方面,作为宣传部的一项惠民政策,市各个文化局、文化站也都有相应的活动。

>>>被评为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全国各地的人慕名而来,成千上万的人去参加太乙拳的展演活动。太乙拳每年平均参加政府的活动不少于20次。

>>>其实人本身就有很好的自疗效果,当西医没有进入之前,中国中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追溯到中医出现之前,人生病了是如何治疗的呢,最原始的就是锻炼方法,那时“拳”不叫“拳”,叫“戏”,后来演变为“拳”。

>>>希望非遗走向国际,让世界认识我国武术的优秀传统和魅力。

和太乙拳的渊源

凤凰网河南频道:提起太乙拳,可能有一部分人对它没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念。作为太乙拳的传承人,您能介绍一下您和太乙拳的关系吗?中间有什么故事和我们分享一下。

张勋华:太乙拳是一项民族传统武术拳术,历史久远,据考证根于太乙村。其义理植根于古代的太乙意识与理念,寻源于《太乙金华宗旨》。太乙拳的渊源,始于唐,历经了萌动孕育期、始创成名期、演变形成期、整合定型期、抢救保护期、发展传播期六个阶段。被《中国武术大辞典》(64页)列为我国的武术拳种之一,19世纪30年代太乙拳在郑州落地生根,拳术有十三式和三十二式套路,套路完整,自成体系,健体养身,具有修身养性之功能。从历史资料考查,唐代就有记载。尤为特殊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太乙拳传承人窦来庚,组织三千太乙拳弟子,在山东等地英勇抗日。1942年,窦来庚壮烈牺牲。1988年,国家民政部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另外就是改“国术”为“武术”,始于太乙拳传人。太乙拳传人、全国武林百杰的吴江平,建议把“国术”改为“武术”,这对我国武术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意义。

我的祖父在民国时期就跟随窦来庚先生学习太乙拳,后来祖父过世的时候告诉我窦先生有一个儿子在世上,嘱托我找到他向他学习。机缘巧合,几年前被我找到了,并有幸拜师入其门下,成为其关门弟子。小时候练习只是因为觉得是家里传下来的一种锻炼方法,后来才发现它所蕴含的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医学价值的博大精深,是非常值得深入挖掘的一种被遗忘的养生文化。

太乙拳是太极拳的文化之根

凤凰网河南频道:能简单谈一下太乙拳主要特征吗?这一拳种与我们常说的太极拳、少林拳以及瑜伽等有什么区别吗?

张勋华:太乙拳的主要特征是,习练太乙拳拳气合一,内气运行,以意引气,内气随拳势之变化而运转周身;太乙拳习练要求刚柔相济,刚藏于内,柔现于表,静中有动,动中含静,心意相依,连贯于整体套路之中。其套路和拳术招式集拳术与养生为一体,让身心受益。

太乙是太极文化之根。太乙诞生的更早,始于混沌状态。太乙以后有无极,然后是太极,再然后是两仪、四象。太极拳推广得早一些,太乙拳是08年被评为非遗后才开始推广的,而且太极的传承人脉比较广。太乙要求人处于混沌状态,始终以调内为主,七分调内,三分强身健体,从某些方面说,它是一种养命的方法。常说“人活一口气”,身体好的时候精神就很饱满,身体有恙的时候就容易气喘吁吁,病危的人吊着一口气,去世的人则是咽下最后一口气。太乙拳的核心理念就是,练先天之气,练丹田之气。气足可以延命,气虚时免疫力就会下降,气短则会进入亚健康状态。

跟其他拳相比,太乙拳是一种养内练气的身心运动。它要求静,大脑放松,即心理学所讲的无意识状态。这种无意识状态是很有必要的,太乙拳讲的是心理和身体的共同运动。心静养内,养五脏,动则强骨骼。

太乙拳内涵跟别的拳不一样,它的音乐很柔,动作缓慢,要求静、柔软。为什么老年人老了身体是硬的,婴儿是软的,借这个原理,太乙拳要求要像婴儿一样柔软。运动越柔和,人就越长寿 。缓慢、柔软是太乙拳的主要方法。

对比瑜伽,两者有很多相通之处。对比少林拳,拳有内外之分,少林属于外家拳,主要是强壮骨骼;太乙拳是养生、养内为主。

太乙球

凤凰网河南频道:对于太乙拳,最直观的印象莫关于大家手中的太乙球,能简单说一下发明它的缘由,以及它的作用吗?

张勋华:太乙球是由太乙拳核心动作组编而成的一项心身合一的专业脊椎运动方法。主要针对白领阶层设计(均可使用)。因为现在的人工作压力大、长期坐办公室造成腰肌劳损而又没有时间锻炼。太乙球的全套动作,一是我们康复运动研究所的一个课题,而且已经报备国家科技部进行推广的一个项目。二是我们研究所研究人的脊椎的一个成果。通过球这样一个介体,掌握正确的旋转方法,改善腰椎问题。

练习太乙球要注意角度,脊椎哪里有问题,这个球就能指导你旋转到那个角度,进行脊椎矫正。角度是一方面,核心在于通过运动,让脊椎两边的肌腱和筋保持一种平衡状态。《黄帝内经》里有句话叫“筋软骨正”,就是说脊椎两边的筋柔软了,骨头才不会出问题。太乙球是专门针对牵引脊椎而设的,防止脊椎病变,改善心脑供血,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力。而且它易学、速效、经济、方便。

太乙拳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凤凰网河南频道:太乙拳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在社会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能简单介绍一下目前太乙拳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吗?

张勋华:太乙拳被评为非遗以后,我就看到了它的发展前景,从几个方面来讲。 第一是养生,太乙拳好学,讲究的是柔慢。正常人长期的压力没有时间缓解,练习太乙拳,可以在放松的状态下,启动身体的调节功能,是很有效的一种解压方式。

第二是人口老龄化。太乙拳很缓慢,动作简单,适合老年人练,能够提高老人的免疫力。就受众来说,目前还是老年人多一点,年轻人少一点。

此外,郑州市委宣传部现在有练习太乙拳的培训班,把太乙拳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的一方面,作为宣传部的一项惠民政策,市各个文化局、文化站也都有相应的活动。

我们数十年来投资1600万元,在郑州已建成“非遗”太乙拳传习所、展示馆,并被批准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同期,还成立了太乙拳研究会;会员与习练者多达两万余人,在郑州已成为与少林拳、太极拳同样受欢迎的重要拳种。坚持科学发展观,严格遵守《非遗法》,为了太乙拳的保护与传承,现拟再投资1200万元,继续完善以上设施和设备,制定切实可行的五年保护计划,促进太乙拳的可持续传播,丰富全民健身的文化生活。

太乙拳进入非遗

凤凰网河南频道:太乙拳在08年被列入郑州市非遗,11年又进入了河南省非遗名录,讲一下为什么太乙拳会进入非遗?进入非遗后,对太乙拳目前的发展又有什么影响呢?

张勋华:太乙拳历史的形成与传承过程中,彰显了有别于其他拳种的诸多价值,第一是历史遗产的珍贵价值:改“国术”为“武术”的文化价值,中国“武术”这两个字是太乙拳传承人正式提出的。

第二是健心养生的保健价值:太乙拳是通过缓慢、放松的系列方法,很适合压力大的现代人。

第三是武术文化的现代价值:太乙拳套路的武术招式,注重自然和谐,讲求拳气合一,以意引气,以内气随拳势之变化而运转周身,有益身心;太乙拳要求刚柔相济,刚中有柔,柔中有刚,贯通于整体套路之中;太乙拳十三式和三十二式套路,有动有静,静中有动,动中含静,以静制动,动静结合,心意相依,其套路和武术招式集拳术与养生为一体。三十二式,避实就虚,借柔发力,套路完整,自成体系。演练招式,松静安舒,周身协调,以意领行,气贯全身,神、意、形、炁、力和谐。其器具如太乙球、太乙剑、太乙石球、太乙木球,太乙五行方砖等,独具特色。十三式和三十二式套路讲究柔化,以柔克刚,心态形体,协调和谐。

第四是武术文化的哲学价值:太乙拳是民族辩证的哲理思维和武术、艺术的结合,在其形成过程中,吸收了其他拳种的拳理和套路招式,具有“松、静、空、慢、柔、圆”的特征;既有拳术共性,又有别于传统武术和拳种的鲜明特征,别具风采。

第五是陶冶情操的审美价值:太乙拳有内涵、有特色、有影响;可强身、可健体、可养身,备受广大习练者欢迎;保护它、传承它、研究它、弘扬它,传扬其特征,可为全民健身运动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六是爱国主义的教育价值:太乙拳传承人在抗日战争时期组织抗日的壮烈事迹体现了这一点。我们数十年来投资1600万元,在郑州已建成“非遗”太乙拳传习所、展示馆,并被批准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同期,还成立了太乙拳研究会;会员与习练者多达两万余人,在郑州已成为与少林拳、太极拳同样受欢迎的重要拳种。

第七是丰富厚重的多元文化的武术价值:这从太乙文化的起源和传承来看是毋庸置疑的。从这七大价值来看太乙拳具有重要的传承传播现实意义。

太乙拳被评为非遗之后,是属于政府的项目,由政府主导推广宣传,一般的推广或个人行为很难去做。作为政府的非遗文化,就能提供很多机会,比如说像全民健康日,非遗日,每年新年的撞钟仪式,以及一些大型的文化展演活动。这样的机会,跟个人宣传,一步一步地推广,是有很大不同的。被评为非遗之后,全国各地的人慕名而来,成千上万的人去参加太乙拳的展演活动。太乙拳每年平均参加政府的活动不少于20次。

学习太乙拳 健康中国人

凤凰网河南频道:太乙拳的口号是“学习太乙拳 健康中国人”,那太乙拳对于学习者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其养生方面的价值。能请您详细说一下吗?

张勋华:现在很多人都在寻找养生的方法,我个人是研究康复医疗学的,其实人本身就有很好的自疗效果,当西医没有进入之前,中国中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追溯到中医出现之前,人生病了是如何治疗的呢,最原始的就是锻炼方法。那时“拳”不叫“拳”,叫“戏”,后来演变为“拳”。

太乙拳三十二式,避实就虚,借柔发力,套路完整,自成体系。演练招式,松静安舒,周身协调,以意领行,气贯全身,神、意、形、炁、力和谐。其器具如太乙球、太乙剑、太乙石球、太乙木球,太乙五行方砖等,独具特色。十三式和三十二式套路讲究柔化,以柔克刚,心态形体,协调和谐。太乙拳不仅限于强力,更在于健体、修身、养性;它是道、禅、武、医、艺的交融。

香港国际武术大赛

凤凰网河南频道:这次香港之行您有什么看法呢?

张勋华:我们是去年收到的邀请,这次去香港国际武术大赛是第一次正式参加国际比赛。太乙拳每年都参加“非遗日”等许多社会公益活动,先后荣获国家体育总局、河南省、郑州市等十多个奖项;并传播到美国、澳大利亚、韩国,受到欢迎和荣誉。这对我国武术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我国武术的优秀传统和魅力。具有重要意义。这次的香港之行,我们有信心拿到名次,也更希望非遗走向国际,让世界认识我国武术的优秀传统和魅力。(访谈撰文 万庆丽 常小燕)

展开...
  • [新增字段1]

    2007年7月 太乙拳传承人张勋华先生在美国进行学术交流,被美国波士顿政府和麻省政府授予"中美文化交流使者"并颁发证书

  • [新增字段1]

    2007年10月 传承人张勋华先生在"美国哈佛大学"弘扬传授太乙拳

  • [新增字段1]

    2008年9月,亚洲艺术节,太乙拳传承者百人团队参与文艺展演活动, 并获"亚洲艺术节辅导奖"。

  • [新增字段1]

    2009年4月5日 太乙拳百人团队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体育项目参加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开幕式

  • [新增字段1]

    2009年 太乙拳传承人张勋华先生随郑州文化品牌"风中少林"赴澳大利亚展示中华武术

  • [新增字段1]

    2009年12月 太乙拳被写入郑州电视台由市政府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片

  • [新增字段1]

    2010年6月12日 太乙拳传承者参加全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在省会绿城广场展演太乙拳衍生品"太乙球"活动

  • [新增字段1]

    2010年7月2日 太乙拳传承者代表郑州武术参加郑州大学留学生专场表演会

  • [新增字段1]

    2010年8月1日 太乙拳传承者百人团队参加中国郑州"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庆祝大会展演活动

  • [新增字段1]

    2010年10月25日 太乙拳代表参加第八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比赛并获金奖

  • [新增字段1]

    2010年12月30日 郑州市太乙拳研究会会长及太乙拳传承人张勋华被管城区评选为第一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并获党和政府的专项技术津贴

  • [新增字段1]

    2011年6月11日 太乙拳百人团队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宣传活动周启动仪式

  • [新增字段1]

    2011年元旦凌晨,太乙拳百人团队参加"中原崛起、文化给力,2011年郑州文庙撞钟迎新年活动"

  • [新增字段1]

    2012年3月, 太乙拳项目被选为由国家体育总局、中央文明办、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电视台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全国体育优秀健身项目,传承人张勋华参加了演出

  • [新增字段1]

    2012年8月19日,太乙拳传承者参加郑州市第一届群众文化艺术节展演活动

  • [新增字段1]

    2012年10月21日第九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太乙拳传承者团队49人参加比赛,取得个人一等奖9枚、二等奖9枚,个人与团体三等奖72枚

  • [新增字段1]

    2012年,太乙拳载入中国邮政

  • [新增字段1]

    2012年12月29日,太乙拳应邀参加管城区企业家联合会展演活动

展开

UNFOLD

上一张
下一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