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展工说,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发展的“第二次革命”,是继“离土离乡”城镇化、“离土不离乡”城镇化之后探索的第三条道路,即“既不离土也不离乡”的城镇化。通过新型城镇化,既解决了今后的建设用地问题,也更好地就地解决农民群众的期待。

核心提示  当前,我国已形成三种典型的城镇化模式,即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模式,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模式以及就地城镇化模式。前两种模式已探讨比较成熟,并有相应政策。但就地城镇化模式还未得到足够重视。全国多个地方已经开始进行有益的探索。

 
 

李克强:城镇化是现代化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省部级领导干部推进城镇化建设研讨班学员座谈会并讲话。他强调,要按照科学发展要求,顺应现代化建设规律,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释放内需巨大潜力,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详细]

 

河南省省委书记卢展工

作为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人多地少、城镇化水平低,一直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近年来,河南省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抓手和切入点,使广大农民在不离土不离乡的情况下,实现就地城镇化,探索走出了一条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路子。[详细]

今年,我市启动了15个中心镇和47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目前,各社区建设正按照科学规划、群众自愿、就业为本等原则积极稳妥推进。随着我市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远离熟悉的农耕生活,住进有些陌生的高楼。大批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后往哪里去,未来的生活着落在哪里?[详细]

 
什么是就地城镇化
 

 所谓“就地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不向大中城市迁移,而是以中小城镇为依托,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发展社会事业,提高自身素质,改变生活方式,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事实上,农民进城仅仅是城市化的一种表象,它的实质则是农民职业非农化、生活方式城市化和思想观念现代化。

“50%城镇化”后 如何“提升幸福感”
 

2011年中国大陆人口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称之为“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在这场历史性的变化之中,一方面是进城务工人员为了孩子在城市里得到好的教育,梦想安家;另一方面是部分进城农民?[详细]


核心提示  河南全省已经规划新型农村社区近万个,启动试点近2000个,初步建成400个左右。

 
 

就地城镇化:中国首个“村级市”挂牌

5月8日,中国第一个“村级市”的牌子,在河南省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的村办公楼门口高高挂起。在挂牌仪式上,村支书李连成说:“我们自己建市,实现就地城市化,是中国农村推进城市化的好路子,这符合中央、省、市科学发展观,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之所以叫“市”,李连成表示:“我们要让村民们实实在在地享受到城市的生活。”[详细]

 

6月13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河南考察调研。他希望河南紧紧抓住难得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努力把河南打造成新型工业化的试[详细]

全球化背景下,城市不再是相互独立的空间节点,而是作为全球城市体系的一部分。而且,由于不同城市比较优势以及转化比较优势的能力不同,即城市竞争力的不同,使得城市处于全球城市体系的不同层级上。[详细]
 
新农村
 
农村

 

上一张
下一张
w

 

张占斌:城镇化要有产业支撑

城镇化的前提就是产业做支撑,没有产业支撑,人聚集起来之后又得离开。因此,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镇化才能起步。没有工业化人类就是农村文明,有了工业化之后,才出现城市文明,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一定程度以后两者相互作用,城市化又推动工业化发展,再发展一定程度之后,服务业开始发展,服务业逐渐增高,发展一定程度后可能工业化比例降低,比例降低但是总量仍会增加,服务业比例会更大,总量也逐渐提高。到工业化后期,服务业的比例和比重甚至会超过工业比例和比重,这是一个良性的互动,国际上也是这样的规律 。 [详细]

 

农民外出务工的以上两种逻辑,会对乡村治理产生相当不同的影响。当外出务工经商是为了获得在村庄生活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时,农民外出务工的逻辑是服从于村庄生活逻辑的。这时农民的生活面向仍然在村庄之中,外出务工的时间虽然远远长于村庄生活的时间。[详细]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也认为,21世纪将出现影响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两件大事,其中之一,就是中国的城市化。可截至去年年底,河南省城镇化率只有37.7%,且整体发展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9个百分点。[详细]
 
问诊“就地城镇化”
 
我的娃

  所谓“就地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不向大中城市迁移,而是以中小城镇甚至中心村为依托,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发展社会事业,提高自身素质,改变生活方式,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专家呼吁,鼓励文化、教育、医卫、水电、公交、环保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采取联合、集团化等模式,把自身的优质资源向中小城镇延伸扩展。[详细]

相关专题
 

郑州城中村

111111的

核心提示  在农民进城还没有扎下根之前,决不能轻易拔掉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这个根。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权利,依法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不受侵犯,是整个“三农”政策的核心,也是城镇化成败的关键。

 
 

就地城镇化是“农村生活”的一次“根本”之变

最新一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文章《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道路》。文章指出,当前,有必要、也有条件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将推进征地制度改革,保护农民利益。本届政府要出台这项改革的相应法规。文章指出,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30多年来,城镇常住人口增加了5亿人,其中有相当数量是进城的农民工。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史无前例,世所罕见,既改变了亿万农民的命运,更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详细]

就地城镇化 就地城镇化 v就地城镇化
 
就地城镇化

就地城镇化
‘十二五’期间,尽管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会降至10%以下,但农业的基础地位不会改变,强农力度不能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说,农业是13亿人吃饭的基本保障,为农民提供近一半的收入来源,因此,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详细]
近年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不少地方大胆探索村庄合并、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路子,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涌现出一批好的典型,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新的经验和思路。[详细]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有效载体。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省九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指出,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详细]
 
国外经验借鉴
 

刘易斯模型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在1954年发表的《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创立了二元经济体系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型。【详细】

 

费景汉-拉尼斯模型

美国经济学家费景汉和拉尼斯于1961年对刘易斯模型进行了修正,将劳动力向工业部门流动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与刘易斯模型相似,劳动力处于无限供给状态;第二阶段,农业劳动力持续减少而农业生产率提高,劳动力供给弹性降低。【详细】

 

托达罗模型

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引进了“期望收入”的概念来取代城市的实际收入,从而较好地解释了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农村人口向城市化大规模转移与城市高失业率持续并存的现象。【详细】

 

乔根森模型

美国经济学家乔根森1961年提出了一个不同的模型,指出技术进步必定会促使工农业部门工资上涨,因此工农业的工资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详细】

低洼

 

河南6000多万的农村户籍人口和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的城镇化率一直是河南发展道路上两道难迈的坎儿。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河南探索“就地城镇化”,让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改变。或许就地城镇化的探索有许多坎坷,但是无论成功与否,只要我们把农民的幸福感作为终极目标,只要农民幸福了,所有的困难都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