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仰韶与酒,读懂黄帝时期的中华文明

从仰韶与酒,读懂黄帝时期的中华文明

黄帝,乃古华夏部落联盟之首领,远古时代华夏民族之共主,五帝之首,被世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然而,关于黄帝之起源,与仰韶文化、酒之渊源深厚,却鲜为人知。今日,便与大家共探此话题,以解其秘!

黄帝,开创了仰韶文化时期的大一统格局

据古代文献与传说考证,黄帝大约生活在仰韶文化中晚期,在距今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初创时期。他出身于少典部族,本姓公孙,后改为姬姓,居于轩辕之丘,因而号称轩辕氏。少典部族以熊为图腾,故亦称有熊氏。黄帝因以土德称王,土色为黄,故尊称为黄帝。

传说黄帝天赋异禀,出生仅十余日便能言语,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期敦厚且能干,成年后更是聪明坚毅。他的部落最初定居于我国西北方的姬水一带。

当时,炎帝神农氏虽曾发明农耕和医药,但天下已显衰落之象。各部落酋长纷争不断,战乱频仍,百姓饱受苦难,天下亟待再度统一。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聪明、霸气、富德的轩辕黄帝踏上了历史舞台。他凭借英勇善战,成功统一了中原各部落,建立了华夏部落联盟,实现了大一统。

通过阪泉之战,与炎帝结盟。黄帝和炎帝是中原两大部落首领,分别崛起于姬水和姜水。黄帝以武力征服不顺从者,成为“酋豪”;炎帝亦四处征讨,渴望称霸。两大部落同源共祖,终爆发阪泉之战。据《史记》记载,炎帝侵诸侯,诸侯归附黄帝。黄帝修德整兵,安抚百姓,教化猛兽,与炎帝交战三次,终获胜。

通过涿鹿之战,为统一而战。炎、黄部落合并后,威胁蚩尤部落。蚩尤率众进攻黄帝,双方在涿鹿激战。蚩尤虽得风伯、雨师之助,仍败于黄帝的应龙、女魃等部落之手,被杀后部落投降或被流散成三苗。涿鹿之战的胜利,标志着黄帝成功统一了华夏各部族。这一伟大事件,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拉开了序幕。

征战四方,统一华夏。黄帝征伐不服诸侯,五十二战终令其归顺,威震四海。据《史记》,黄帝驱逐蛮族荤粥至北方,后在釜山会师庆功,宣告天下一统。荤粥后发展为匈奴部落。自此,天下安定,华夏族的疆域前所未有地辽阔,同时源自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仰韶文化,也与其他地区文化相融合,揭开了中华文明璀璨的篇章。因此,黄帝被后人尊称为“华夏始祖”。

播种五谷,制陶酿酒

开启中国酒文化的崭新篇章

战后,黄帝荣归故里,于西泰山(今河南省新郑市)汇聚天下诸部落,举行盛大的封禅大典,并选定有熊作为都城。此时,黄帝已开始以酒敬奉天地。

据中国史书记载,黄帝在统一中国各部落后,不仅推算历法,教导百姓种植五谷,推动生产发展,还开创了衣冠制作、舟车建造、音律制定、医学创立等诸多领域,为社会的繁荣与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政治上,黄帝建立了古国体制,提出“以德治国”的理念,并设立“九德之臣”,以教养百姓,规范社会行为。在司法方面,黄帝设立法官和狱官,对犯罪者视情节轻重分别处以流放或斩首等刑罚。此外,黄帝在农业生产、手工业、建筑、兵器制造、交通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都有诸多创新与发明,这些成就几乎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与生产的所有方面。

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黄帝制陶酿酒,开创中国酒文化。

《史记》中提到:“黄帝命宁封为陶正”。黄帝特意指派宁封子和昆吾两位大臣,负责陶器制作。他们利用一种被称为赭石的天然矿石,磨成粉末后制成棕色、红色或灰黑色的颜料。然后,在原本没有图案的泥陶坯上绘制花纹或图案,并将涂彩的泥陶坯放入火窑中烧制。从而烧出带有不同彩陶纹饰的陶器。

他们还烧出了形状各异的陶器,如鼎、觚形杯、壶、罐、盆、盘、缸、瓶、钵、碗以及陶鼓等,工艺精湛,有些甚至被用作酒杯。

一般而言,酒器的出现必然伴随着酒的产生。因此,人工酿酒的先决条件无疑是从陶器的制造开始的,没有陶器,酿酒便无从谈起。黄帝时期,陶器的发展与谷物种植的繁荣,为人工酿酒创造了先决条件。先民们用火烧制彩陶,并用这些陶器酿制美酒,以此供奉天地。

如今,仰韶酒业作为仰韶文化的传承者和发展者,依然沿用古老的陶酿酒工艺,并连续十一年代表天下美酒供奉中华人文始祖黄帝,以此祈福国泰民安,天地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