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骆启峰:“青铜”到“王者”的嬗变
河南
河南 > 地市 > 商丘 > 正文

驻村第一书记|骆启峰:“青铜”到“王者”的嬗变

自动播放

人物名片:骆启峰,男,在夏邑县广电局工作,2017年8月任职于夏邑县歧河乡青铜寺村驻村第一书记。

夏邑县广电局驻歧河乡青铜寺村第一书记骆启峰

夏邑县广电局驻歧河乡青铜寺村第一书记骆启峰

“看!门口停放有两辆小轿车的那栋小洋楼,就是脱贫户徐自由家!”骆启峰介绍说:“当时他们家穷的叮当响,用徐自由的话说是‘急得帽子都戴不住’,他是青铜寺村脱贫户发展最快也是变化最大的一户。”徐自由看到骆启峰和报道组的到访,激动地说:“当初我们家里五口人挤在一个屋里住,三个孩子两个上大学一个读高中,学费都拿不出来。那时候养鸡因为不懂技术赔的净光,为供小孩上学亲戚朋友的钱也都借遍了。后来骆书记来了之后,鼓励我建温室大棚种蔬菜,我就大胆的尝试了,第一季种辣椒就卖了6万多元,第二年又流转40亩土地种8424西瓜和辣椒,净赚40多万元。欠的账都还清了,盖楼了,还买了小轿车,现在,一年挣个二三十万有保证。庄里谁家有难处,只要言一声,支援个三五万也不算个事!”

骆启峰站在脱贫户徐自由的老旧房子处

骆启峰站在脱贫户徐自由的老旧房子处

青铜寺村位于夏邑县歧河乡政府所在地西北6.5公里处,北临沱河,与夏邑县樱花园隔河相望。

“青铜寺村脱贫攻坚节节取胜,离不开帮扶单位和驻村队员的努力与付出,我们单位作为县级对口帮扶单位,更是全力以赴。”骆启峰边走边介绍。在聊天中得知,夏邑县广电局下派70名干部职工联系青铜寺村,探索网格化管理,对301户贫困户、501户非贫困户实现帮扶全覆盖,精准掌握各户情况,围绕“病、学、房、收、证”五字开展帮扶,重点解决因疾病致贫、因子女上学致贫、房屋改造、稳定增收、证件办理完善等“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带领群众大步跨入小康社会。骆启峰为更好地走访和帮扶贫困户,当初驻村时自己还画了地图,给每一户都做上标记。

骆启峰和脱贫致富的徐自由讨论着未来发展方向

骆启峰和脱贫致富的徐自由讨论着未来发展方向

到扶贫车间时,村民正在熟练地分拣、包装、封口:“鑫龙井粉丝”。一看到骆书记来了,都热情地打招呼,纷纷表示:“等脱贫攻坚结束了也不想让骆书记走,他让我们脱贫奔小康,在他的带领下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都不舍得让他走”。此时此刻,泪花在骆启峰的眼里打转,激动,感动……这背后是他日夜坚守脱贫攻坚的辛勤付出。

几年来,骆启峰通过转移就业,发展种植、养殖、产品加工、小额贷款到户增收、增加村民经济收入。发展的主导产业有粉丝生产、服装加工、彩灯加工,大棚蔬菜、果树、300多亩药材种植,养殖户80多户,在2016年就实现了整村脱贫。

骆启峰介绍扶贫车间生产和带动村民就业情况

骆启峰介绍扶贫车间生产和带动村民就业情况

商丘军分区作为市级帮扶单位,为青铜寺村倾注了大量心血,军分区首长定期到村走访,慰问困难群众,指导脱贫攻坚工作,投入资金改善基础设施。现在,各自然村路通了,灯亮了,宽带也开通了,有线电视到户,饮用水、电力供应、文化服务中心、村卫生室、村医等全部达标。青铜寺村下辖班庄、徐楼等7个自然村,耕地2995亩,802户2802人。贫困户301户765人,人均最低年收入已达到6933元,现已全部实现高质量脱贫。

青铜寺的美丽乡村

青铜寺的美丽乡村

“青铜”,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网络用语,指等级最低的段位,然而骆启峰在青铜寺村的脱贫上通过不断努力,最终走向终极目标“王者”。他,演绎了“青铜”到“王者”的嬗变。

青铜寺

青铜寺

青铜寺村始建于唐朝,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走进青铜寺时,远远就听见浑厚的钟声,这里已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优势和品牌价值。2015年该村承办了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电视连续剧《乡村法官》5集拍摄基地,2016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休闲美丽乡村”。

青铜寺村党群服务中心

青铜寺村党群服务中心

在脱贫攻坚这场大考中,青铜寺村不断演绎着“青铜逆袭”,不仅如期完成了脱贫任务,而且越战越勇,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上扬帆起航。骆启峰根据当地地理环境,依托千年古刹青铜寺,抓住沱河徐楼彩虹大桥通车的便利优势,逐步打造:农家乐、采摘园、老电影、小磨香油、传统民俗项目集聚的青铜寺休闲一日游线路,建设旅游观光、休闲养生和文化品鉴的美丽乡村。

青铜寺彩虹桥

青铜寺彩虹桥

后记:骆启峰用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真情、脑中有策略、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因户施策,让田间地头在脱贫攻坚路上发挥特色产业,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让群众富起来。(文:张淑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