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收藏品鉴定敛财骗局:造个一夜暴富的梦才能骗钱


来源:凤凰网河南综合

近年,以所谓的文化公司为掩护,打着鉴宝、代为出售等幌子实施诈骗,涉案金额动则高达数百万元。然而,这样的骗局是很简单的,据骗子公司人员说,他们就是利用很多人一夜暴富的美梦设套,让人逐步上当受骗。凡是拿来

近年,以所谓的文化公司为掩护,打着鉴宝、代为出售等幌子实施诈骗,涉案金额动则高达数百万元。然而,这样的骗局是很简单的,据骗子公司人员说,他们就是利用很多人一夜暴富的美梦设套,让人逐步上当受骗。

凡是拿来鉴定的古董都是真的

受骗人陕西省的陈先生说,想着把家中的一幅画拿出来鉴定一下,要是真迹就准备卖掉。其在通过网络搜索“藏品出售”时,弹出了一个对话框。在按照要求填写相关个人信息后,没过几天,陈先生就接到了一个自称是鉴宝栏目海选机构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

“您的这张字画要是真迹的话,至少也能值300万元以上。”该工作人员在看了陈先生发过去的收藏品照片后,马上给出了让其目瞪口呆的估价,并热情邀请陈先生带着收藏品到公司总部,请“知名专家”为其进行现场鉴定。

陈先生来到某公司。一位自称韦总的人接待了他,其递过来的名片赫然印着“CCTV老故事”“艺术名家”等字样。在看到接待人员来头这么大,加之公司装潢高档,摆放着各种授权证书、获奖证书和“古董”,陈先生选择了相信。先是交了500元专家鉴定费,在得到“是真迹”的鉴定结果后,其又与该公司签订了服务协议,并交纳佣金39800元。

甚至,陈先生还被该公司邀请到北京的一家摄影棚录了一期节目,便一直苦等。直到接到公安机关的通知后,才意识到被骗。

陈先生的遭遇并不是个例。经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有89名受害人,被该公司利用相同的手段诈骗钱财达243多万元。所有这些被害人的“收藏品”只要到该公司进行鉴定,结论都是真品,少则价值几万元,高的价值数百万元。

一线城市学来的诈骗手法

其实,利用假借收藏品鉴定销售进行诈骗的手段并不陌生。该公司负责人说,他们最早是在上海市的一家经营收藏品的公司担任业务员。

“技术”学成后,便在该市注册成立了公司,主营收藏品鉴定和销售。为能尽快赚钱,按照以前在上海学到的经营模式,拉来了一位曾在广州市从事过这个行当的朋友入股共同干这骗钱的勾当。

为了让客户相信公司是个正规合法有实力的大公司,他们不但将门店装饰得高档奢华,而且还邀请所谓的“知名鉴宝专家”现场坐镇,并在醒目位置设立“CCTV老故事频道”和某著名主持人宣传海报等。与客户签订的合同也是直接沿用了他们以前在上海工作过的那家公司的合同模板,只是将其中的一些代为拍卖、保证销售的字眼删除,显得非常正规。

先要让客户“膨胀”起来

被害人来到纳古公司后,经过话术培训的接待人员会通过介绍公司实力、参观展厅等各种方法,取得被害人信任。而后,按照500元一件的价格,让“专家”对被害人的藏品进行鉴定,但不会报价。

若“专家”不在,压根就不懂文物鉴定的他们还会亲自上阵进行鉴定。鉴定完毕后,会和被害人进行私下交谈,谎称被害人手里的物品是好东西,价值数十万乃至数百万,只要交一定的佣金,公司就可以代为宣传和销售,而且能卖出高价。

为了让被害人心甘情愿地交纳8800元至39800元不等的佣金,还炮制出了“上电视”的把戏。他们与北京的一家文化传媒公司签订合约,请他们拍摄一些类似鉴宝的节目。然而这只是个幌子,拍好后根本不会在宣传册上印制的全国100余家电视台播放。只是把视频链接发给被害人,让被害人相信自己的藏品真的上电视了。至于他们宣传的能上“CCTV老故事频道”的《艺术名家》栏目,实际上只是在网上搜索到的一个早已停播的节目,他们也没有和电视台签订相关协议。

“通过鉴定、员工集体报价等环节,让客户相信自己手里的东西都是天价,给他们制造一个一夜暴富的梦。客户自我膨胀起来后,才能骗到钱。”该公司既没有建立销售部门和销售渠道,也没有进行任何销售的实际操作。在骗取被害人的佣金后,就不会再有任何服务。一直以各种借口拖着,直到被害人失去信心,自己放弃。

最后,该公司被公安机关“一锅端”,当事人也将面临牢狱之灾。

[责任编辑:田园]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看点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