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浓情端午小长假,与您相约在启封!


来源:凤凰网河南综合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每月有三个五日,第一个五日就是“端五&rd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

祭龙演变而来。每月有三个五日,第一个五日就是“端五”。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记载:“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农历五月正值仲夏,仲夏登高,顺阳在上,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的好天气,因此,“五月五,麦子熟,包好粽子过端午”,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端午也是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

端午节的由来以及民间习俗,小伙伴们都知道吗?

一起来了解下

端午节由来

端午节的由来,流传最广的说法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据说屈原悲痛投江后,人们一直找不到屈原的尸体,于是就丢米团丢到河里喂鱼,想把鱼喂饱,以防止鱼吃屈原尸体,这则是后来“吃粽子”习俗的由来。

端午节民俗

悬蒲挂艾

明·徐复祚《投梭记·出关》中曾载:“佳节端阳蒲艾荐,此情谁与展。” 温人端午“悬蒲艾于门”或“插菖蒲艾蒿艾于户”。明《弘治温州府志》也载道:“是日,插菖蒲蒿艾于户,饮菖蒲酒”,旧时城区各户皆在自家门上、床头、窗前等处悬插菖蒲、艾叶以驱鬼,按照古俗,艾蒿和菖蒲经常是同时使用,即所谓“艾旗、蒲剑”。

系五彩绳

也叫“续命线”“五色线”等。明《弘治温州府志》云:“童子以五色线系臂,名曰长命缕”。它的来历非常古老,最初为避鬼兵瘟病,后则赠以延命、安康之意,用法则有系臂和挂于门户等。唐皇李隆基在《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一诗中曾写道:“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赛龙舟

在端午节俗中,龙舟竞渡最吸引人,相传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百姓以赛龙舟的形式来祈求风调雨顺。由于是一种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人民体质的体育活动,因此一直延续至今。

佩戴香囊

端午前后是蛇虫鼠蚁大肆生长繁殖的时期,所以也是传染性疾病比较频发的一段时期,而香囊中人们会放一些有强身健体,祛湿除邪的药材,所以在端午节佩戴香囊也有这样的好处。

雄黄酒,避毒邪

雄黄有解虫蛇毒、燥温的功用,因而端午时,人们在酒中放少许雄黄,或以菖蒲末拌雄黄入酒,然后将酒涂抹在儿童耳、脸、额、头顶等部位,据说能以避毒邪,杀菌及诸病不染呢!

启封故园——端午活动

端午小长假哪里去?

快到启封故园来,

还有更多精彩活动等你来!

端午状元

在启封故园“状元桥”上,还有端午趣味知识问答活动!

更有精彩小礼品赠送!

香囊制作

还有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精美香囊,

体验端午节,亲自手工缝制香囊的乐趣吧

涂雄黄酒

雄黄也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所以在端午节时,将雄黄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据说,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虫、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

每一种都刻进我们的记忆,每一个传统节日;

我们都会因为思念、牵挂、团聚,而心生力量;

今年我们正经历一场特殊的疫情防控战,

在这里,这个特殊的节日愿大家端午安康!!(供稿:朱仙镇启封故园)

[责任编辑:赵旭燕]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看点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