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河南舞阳全力做大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蓄水池”


来源:凤凰网河南综合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郭海方 通讯员 赵明奇3月23日上午,位于舞阳县保和乡上澧村的漯河市裕华隆电声器材有限公司机声隆隆,几十名工人戴着口罩正忙着生产适用于音箱、喇叭等各种扬声器的盲圈。“疫

微信图片_20200323152558.jpg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郭海方 通讯员 赵明奇

3月23日上午,位于舞阳县保和乡上澧村的漯河市裕华隆电声器材有限公司机声隆隆,几十名工人戴着口罩正忙着生产适用于音箱、喇叭等各种扬声器的盲圈。“疫情开始后,我总担心今年收入受影响;厂子一复工,这心里就踏实了。”在此上班的上澧村贫困户司雪花说。

“多亏镇里送来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物资,我们一个月前就开始复工,现在复工人数52人,其中贫困户9人,产能达到去年同期六成。”裕华隆电声器材负责人周余飞说。

“老百姓在家门口上班比较自由,能顾得农活和家中老小,人均年收入大约2万元。”保和乡纪委书记王海方说。

扶贫就业车间直接影响着村民特别是贫困户的收入。为此,今年以来,舞阳县在搞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坚持优先组织安排贫困劳动力就业、优先安排扶贫企业复工复产的“双优先”战略,通过开通绿色运输通道、“点对点”组织劳动力有序返岗以及出台各项就业、扶贫补贴政策等措施,助力扶贫企业摁下复工“快进键”。

位于舞阳县九街镇的漯河市乐航箱包制品有限公司也在一个月前就复工复产。“镇里不仅给我们协调口罩、消毒液,还组织乡村干部入户发动群众到公司上班,给我们解决了复工难题。”公司负责人蔡朝阳说。

九街镇党委书记许忠克介绍,今年2月份,镇里专门出台规定,贫困户到扶贫基地就业,每人每月镇里补助100元;加工厂每吸纳一个贫困户务工,镇里每月奖励50元。目前,全镇已复工加工企业37家,占比83%,1100多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产业园区也是就业增收地。在位于文峰乡大汉李村的华宝百菌园,附近村的五六十名农民每天上午都来采摘香菇。“公司2月13日就陆续复工了。”华宝百菌园总经理助理尚中伟说,园区主要采取返租、承包经营、返租+务工以及单纯务工四种模式带贫,仅务工一项,村民们每天收入就有50-70元。

舞阳县是全省首个脱贫退出的省定贫困县。为切实减轻疫情带来的影响,引导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增收,舞阳县近期专门出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务工奖补实施办法》,对县内外稳定转移就业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按照年务工收入5%的比例给予务工奖补,最高补助金可达1500元/年。同时,出台《扶持特色扶贫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对参与产业发展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带贫效果明显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贫产业园区进行资金奖补。例如,对贫困户新建或租赁蔬菜大棚的,给予每座大棚1000元或500元补助;对贫困户发展露地蔬菜瓜果、优质花生的,每亩分别给予300元、200元补助;对扶贫产业园区内新流转连片土地用于建设大棚的,每亩奖补300元,等等。

目前,舞阳县16个扶贫创业就业基地、5个扶贫车间、6大产业园区已于3月初全部复工复产;全县建档立卡系统中疫情前务工13703人,已复工13374人,复工率97.6%。

“脱贫摘帽之后,我们坚持减贫防贫两手抓,在疫情防控的同时,优先把就业‘饭碗’端给贫困户和脱贫户,千方百计稳定脱贫人口收入,最大限度降低返贫风险,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漯河市委常委、舞阳县委书记李亦博说,除了优先保障扶贫车间和园区复工外,今年县里还整合资金4400多万元,计划新建和提升12个扶贫产业园区,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带动7000多户贫困户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全县67个重点扶贫项目也已开工64个,开工率95.5%,其他3个正在挂网指标,将于近期全部开工,以全力做大群众就业增收“蓄水池”。(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邓呈娇]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看点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