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河南 > 地方

河南柘城:扶贫工厂建村头 村民致富有盼头


来源:凤凰网河南综合

近年来,柘城县委、县政府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通过科学谋划、精心培育,一大批扶贫车间、农业专业合作社和新型经营主体应运而生,在精准扶贫中释放

近年来,柘城县委、县政府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通过科学谋划、精心培育,一大批扶贫车间、农业专业合作社和新型经营主体应运而生,在精准扶贫中释放出强大的带动效应。

带着母亲上班的林凤英(蒋友胜摄)

近日,在慈圣镇肖庄村扶贫车间里,像往常一样,林凤英的瘫痪母亲静静地坐在轮椅里,慈祥地注视着面前正在认真缝制布料的女儿。

林凤英说:“像我这样的家庭妇女,不能外出务工。现在,政府把工厂建到了家门口。再不好好地干活,对得起谁?”

早些年,林凤英的母亲偏瘫、丈夫患有脑炎等多种慢性病。为了照顾母亲和丈夫,林凤英无法外出务工,导致生活非常拮据。

听说家门口有了扶贫工厂,能长年上班,林凤英非常激动,全村第一个报名进厂参加培训。培训期间,她坚持每天练习缝纫技术,迅速成为了车间的骨干。目前,林凤英月均收入2000元左右。

带着母亲上班的林凤英(蒋友胜摄)

18岁,一个多么美好的年纪。可是,对于马集乡闫庙村村民马波来说,她的生活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

马波自小患有口吃和腿疾,在与人沟通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眼看着同龄人陆续都找到了工作,没文凭且又患有口吃和腿疾的马波内心十分着急和自卑。

当马集乡的马菁制衣扶贫工厂了解情况后,根据马波的实际情况设立了特殊岗位。进入工厂后,马波工作十分认真,负责对产品进行二次检验的她,总能及时发现一些问题,为工厂把好了质量关。

目前,马波平均每月收入1200元,性格也变得开朗了。马波说,以前别人有工作能赚钱,现在自己也有工作也能赚钱了,再也不觉得自己和别人哪里不一样了,感谢工厂领导能为她提供就业机会。

梁银格正在缝制校服(吕美丽摄)

现在虽然是冬季,但是,在伯岗镇伯东村汇鹏服饰集团130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里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自从老家有了扶贫车间,我们就不用再外出打工,既增加了收入,还能照顾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多好呀。”正在干活的梁银格满意地说道。

伯岗镇伯东村村民梁银格今年32岁,丈夫常年在外打工,而她每天就是接送孩子上学和玩手机,枯燥无味。

后来,看到村头汇鹏服饰正在招人,梁银格就报了名。现在她每天吃过早饭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就来这做缝纫工,工作紧张而充实,心灵手巧她现在每个月能拿到3500元的工资。

伯东村党支部书记刘洪涛说,伯东村里像梁银格一样丈夫常年在外打工的留守妇女家庭就有十几户,通过技术培训,现在都已经安置就业。

柘城县伯岗镇伯东村的扶贫车间里一片忙碌的景象(吕美丽摄)

胡襄镇刘户村村民刘帮特别能干,多年来在外务工,什么苦活累活都愿意干。但是,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工作,收入微薄。随着,两个孩子的降生,刘帮的生活愈发地拮据。

2014年,刘帮被评议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队员帮助刘帮申请了扶贫贷款,开始发展种养殖。

因为年轻好学,刘帮流转土地种植经济作物,不断学习养羊、养牛等技术,在提高自身建设的同时,家里的生活条件也是一年一个新台阶。

在扶贫队员的帮助下,刘帮干劲十足,2015年,刘帮就摘掉了贫困帽子。2016年,看到村里的扶贫车间招商,刘帮积极与义乌小商品城联系,在张庄村扶贫车间办起了小饰品加工厂,让村里的留守妇女和贫困户有了就业门路,如今车间稳定务工15人,其中贫困户有7人。

“现在自己也可以帮助别人了,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刘帮说,自己经常与跟着自己务工的贫困户谈心、宣传扶贫政策,要让他们从思想上转变,要让他们自己主动去赚钱,坚决摒弃等靠要的思想。

刘帮的小饰品加工厂让留守妇女和贫困户有了就业门路(董咏琪摄)

现在,跟着刘帮务工的贫困户,平均每月收入2500元左右。而现在的刘帮,也成为了村两委班子成员,担子虽然重了,但是干劲儿也更足了。

林凤英、马波、梁银格、刘帮等人仅仅是柘城县实施精准扶贫、实现就近就业脱贫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柘城县财政共发放产业补贴资金905.6416万元,受益贫困户21762户、贫困人口68716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建档立卡贫困户土地享受补贴资金64家。

同时,柘城还建成并招商投入使用145个扶贫车间,3个5000平米中心工厂,类型涵盖制鞋、服饰、食品加工、电子产品等,吸纳就业劳动力达4600人,其中带动贫困户1429人增收脱贫。(供稿:武月 王砺石)

[责任编辑:赵香华]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看点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