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河南 > 地方

信阳市第三小学开展鉴字品文化主题系列活动


来源:凤凰网河南综合

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信阳市第三小学开展鉴字品文化主题系列活动。通过汉字——这个流淌在每个中国人血液中美丽而空灵的基因,并藉由汉字结合学校本真教育理念,传承老

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信阳市第三小学开展鉴字品文化主题系列活动。通过汉字——这个流淌在每个中国人血液中美丽而空灵的基因,并藉由汉字结合学校本真教育理念,传承老祖宗耳提面命的谆谆教诲与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信阳市第三小学的鉴字品文化主题系列活动就从这个“元”字开始,特邀三(6)班的早早老师和孩子们共同开启品鉴汉字文化的绚丽篇章。

古时候的“元”是头的意思,用一个侧立的“人”的头上加两横表示。甲金文从「人」从一圆点或方框(部件以◎表示),象人形而突出头部,本义是头,引申为首位、首次、开始。现在的“元”字,上边是“二”,下边是“儿”。

1、本义:头

元,始也。——《说文》。

按,当训首也。

天始於元。——《鹖冠子• 王鈇》

狄人归其元。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后汉书·臧洪传》:

“陨首丧元,必无二志。”

2、广义

(1)、始,开端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

——《易• 乾》

《公羊传·隐公元年》: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

(2)、根本,根源

《吕氏春秋·召类》:“爱恶循义,

文武有常,圣人之元也。”

《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三年》:

“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

(3)、君

元首起哉。——《书·益稷》。

传:“元首,君也。”

元,君也。——《广雅》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

古代以正月初一为岁首,元旦指的是正月初一,又称元辰、元正等等。无论是古代的正月初一,还是现在的一月一日,都是一年的开始,是一年之首,新的一年从这一天启程,因此谓“元”。《红楼梦》里元春就是因为生于正月初一而有此名。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五千多年。传说上古的三位贤帝——尧、舜、禹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受人爱戴。后人就将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视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元旦的由来。

到了辛亥革命后,以公历1月1日为“新年”,即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如今,元旦的民俗文化也伴随着时代的变迁悄然发生着改变,如挂灯笼、吃饺子、亦或与亲朋好友聚会,中国人庆祝元旦的方式更加多元和丰富了。

“元”字仅是中国悠久汉语言文化的沧海一粟,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脊梁,浸润着我们不断成长。同学们,让我们树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争做经典文化传播使者吧!(刘昆)

[责任编辑:赵旭燕]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看点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