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由穷到富:幸福河造福人民


来源:凤凰网河南综合

(记者 薛迎辉)“站在河堤望家园,一片芦苇一片水,如今是生态大公园。离开黄河滩建设新家园,住洋楼也不忘黄河滩……”一曲河南坠子《黄河滩》,唱出了濮阳

兰考县东坝头乡黄河湾风景区自然景观千姿百态,风光独特,已经成为游客休闲、度假的绝佳去处。

(记者 薛迎辉)“站在河堤望家园,一片芦苇一片水,如今是生态大公园。离开黄河滩建设新家园,住洋楼也不忘黄河滩……”

一曲河南坠子《黄河滩》,唱出了濮阳黄河生态保护和迁建给滩区群众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然而历史上,黄河水患也带给人们太多的灾难。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过去几乎成为黄河的常态。黄河河南段作为典型的“豆腐腰”,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河道形态复杂,更是黄河中下游治理的重中之重。

如何让黄河成为造福河南人民的幸福河?连日来,跟随2019“走进黄河”采访团的脚步,记者走进兰考东坝头、封丘黄河滩区等地,感受如今黄河沿线人民的幸福生活。

昔日风沙地,今朝红色游

11月10日下午,兰考县东坝头乡张庄村焦裕禄精神体验基地里,代表着“韩村的精神,秦寨的决心,赵垛楼的干劲,双杨树的道路”的四面红旗代表队,正在激烈地进行翻淤压沙、独轮车运泥的治沙竞赛。“在这里,我们不仅体验了治理风沙的艰辛,更感受到了焦书记带领兰考人民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来自郑州的游客王先生感慨道。

1855年,黄河铜瓦厢决口。这次决口,彻底改变了黄河的走向:不仅夺淮入海700多年的河道再次北归,借大清河入渤海,更形成了九曲黄河上的最后一道弯——兰考东坝头。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涛风簸自天涯。采访团走进东坝头,看昔日黄河的历史苦难沧桑,倾听人间治理风沙的奇迹。

黄河兰考段只有25公里,却是决口最多的地段。据《兰考县志》记载,从1171年到1949年的近800年间,兰考段决口达143次之多。加上兰考地势低、地下水位高、含碱量大,风沙、内涝、盐碱就成了兰考数百年来的“三害”。

如何治理黄河和恢复生产,是摆在兰考人民面前的生存难题。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于1952年和1958年两次视察东坝头,更是提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

做调查,摸家底,查风口,探流沙,冒雪走访,问计于民……1962年冬到达兰考后,焦裕禄就开始治理“三害”。475个日夜里,焦裕禄几乎走遍了每个公社和生产大队,带领人民找出了治理“三害”的良方:翻淤压沙(碱),然后栽上泡桐。这种被焦裕禄形象地称为“贴上膏药,扎上针”的方法,不仅有效治理了风沙,泡桐日后更成为民族乐器的重要原料,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焦桐”。

50多年过去了,张庄不仅摘掉了贫穷的帽子,更奔走在幸福的康庄大道上。

幸福路两旁,装饰古朴的店铺开门迎客,印有花生糕的招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三五成群的妇女聚集在张庄布鞋的手工坊里,一针一线纳起千层底;春光油坊的芝麻油飘出阵阵醇香,弥散整条街道……

张庄只是兰考的一个缩影。多年来,兰考人民利用先进的技术,不仅将黄河化害为利,引黄灌溉更是助力发展,黄河真正成了造福兰考的一条金河,黄河大米、黄河鲤鱼成为兰考的特色产品。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站在东坝头远眺黄河,浪花飞卷、风声呼啸,雄浑壮阔之感油然而生。而身后的黄河大堤,就像一条绿色长城,变成了兰考人民的生命安全线、抗洪保障线和旅游生态线。特别是张庄和东坝头黄河湾风景区等红色旅游点相继运营,九曲黄河的最后一道弯,变成了群众游玩休闲的网红打卡地。

曾经黄河滩,幸福新李庄

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南岸是兰考,北岸是封丘。跨河而过,我们继续探寻黄河岸边的故事。

由于地处黄河“几”字形最后一道大拐弯处,封丘县李庄镇大部分区域位于滩区内,22个行政村、人口4.6万,就有18个滩区村、人口4万余人。

滩区内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资源匮乏、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群众生活更是困难重重。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过上幸福生活,李庄人一直在摸索和抗争。

2014年11月,我省启动“三山一滩”扶贫重大战略。随着黄河滩区迁建工程正式实施,李庄镇的张庄、姚庄等10个村庄5973户21519人被列入我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试点,户数和人数均占到了全省试点的近一半。除了两批试点外,通过2017年、2018年两个年度工程,全县10.08万滩区群众将告别“水窝子”,过上新生活。

军令已下,战鼓雷鸣。如何才能坚持以高质量党建推进高质量迁建,既吃透上级政策,又了解群众愿望,走出自己的特色呢?封丘人在思考和尝试,“我们是为群众办事的,为何不听听他们的意见呢?”

每户签名选出“十联户”代表,“十联户”代表推举产生“百联户”代表和迁建理事会,党小组建在“十联户”或“百联户”上,每个“十联户”中有一名党员,党支部、村委会、理事会、联户代表等组成大联动网络。

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这样产生的“联户代表”制度,不仅解决了滩区迁建难题,更大大提高了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率。全程参与、管理、监督,滩区迁建让群众自己当家、自己做主,李庄镇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迁建道路。

正是在群众的参与和监督下,移民新家建设得有模有样。一幢幢楼房错落有致,一排排庭院各具特色。道路干净整洁,医院、银行、学校、幼儿园、公园、商业中心等设施一应齐全。占地30亩的河安公园、2公里长的景观渠绿化带,已经成为群众早晚散步游玩的好去处。

记者走进李庄新区深入采访,看到这里不仅外在环境和配套设施比以前好多了,就连屋内设施也十分先进。“入户电梯、天然气、自来水、中央空调、热水器等,以前在老村连想都不敢想。”谈起搬迁后的新家,李庄镇后辛庄村39岁的王春平一脸满足。

更让王春平高兴的是,自己在新星制衣厂找到了工作,每月工资2000元,孩子在家门口的李庄镇第一小学上学,丈夫也可以安心在外跑运输了。

搬迁只是第一步,让老百姓留得住、过上好日子才是最终目的。在占地1500亩的李庄农民经济特色园区,30栋12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基本建成,河南亿德隆、车易捷等汽车后市场产业及新星制衣、爱贝服饰加工等9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安置就业3000余人,真正实现了搬迁群众家门口就业,助力滩区群众脱贫致富。“目前我们已经搬迁入住了2万多人,剩下的2万余人也将在明年陆续入住,到那时我们李庄就能全部过上幸福新生活了。”李庄镇镇长封洪亮说。

黄河安澜,国泰民安。站在新的起点上,加大黄河生态治理,推进滩区居民迁建,让沿黄群众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分享机遇、共享成果。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如今,黄河从水患频仍到惠泽民众,正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来源: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邓呈娇]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看点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