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土经济”到“蓝水经济” 看这个内陆城市如何发展临港经济?
2019年09月20日 10:32
来源:凤凰网河南综合
9月19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四场周口专场在郑州举行。凤凰网河南从发布会上获悉,周口市提出建港口、兴物流,聚产业、强服务,优生态、造港城,以“公铁水”多式联运为基础,推动内河水运、临港产业、生态城市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建设“满城文化半城水,内联外通达江海”中原港城总体思路。大力发展临港经济,打造“豫货出海口”,推动周口由“黄土经济”向“蓝水经济”转型。
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四场周口专场在郑州举行
9月19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四场周口专场在郑州举行。凤凰网河南从发布会上获悉,周口市提出建港口、兴物流,聚产业、强服务,优生态、造港城,以“公铁水”多式联运为基础,推动内河水运、临港产业、生态城市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建设“满城文化半城水,内联外通达江海”中原港城总体思路。大力发展临港经济,打造“豫货出海口”,推动周口由“黄土经济”向“蓝水经济”转型。
周口市市长丁福浩
内陆城市为何要发展临港经济?
“我们发展临港经济,绝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起个口号喊一喊,而是基于历史传统和现实基础、顺应时代召唤和政策东风、经过科学分析和充分论证,集体研究作出的决策。”周口市市长丁福浩说道。
从历史来看,航运悠久,发展临港经济有传统。周口原称周家口,历史上就因水得名,因水而兴,航运贸易繁荣400余年。明万历年间,周家口作为漕运要地,南接江淮,北通山陕,成为淮河流域物资集散中心。清康乾时期,周家口发展达到鼎盛,沿河有渡口22处、镇中有街道120条、外籍商界会馆10处、人口突破22万。可以说,周口悠久的航运历史、厚重的航运文化,铸就了周口人浓厚的航运情怀。目前,周口本地航运企业18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货运船舶1482艘,载重吨位超120万吨。
从现实来看,优势突出,发展临港经济有基础。航道优势,沙颍河是国家规划的“2横1纵2网18线”中的一线,2014年被国家规划为河南唯一一条高等级内河航道,周口港以下89公里,达到四级内河航道标准,常年可通行万吨级拖船。
区位优势,周口位于中原城市群核心区,一头紧靠郑州,一头连接长三角,向东可直达南京、上海等港口,对接“海上丝绸之路”;向北融入郑州航空港区,直达“空中丝绸之路”,接入中欧班列,直通“陆上丝绸之路”。
腹地优势,周口地处中原腹地,辐射广阔,1小时高速经济圈涵盖商丘、许昌、漯河、驻马店、阜阳等地,人口近6000万;2小时高速经济圈涵盖开封、郑州、平顶山、南阳、信阳、淮南、宿州、淮北、徐州、荷泽等地,人口近2亿。尤为重要的是,周口交通网发达,5条高速公路过境,漯阜铁路连接京九和京广,郑合高铁11月底通车,民用机场建设加快推进,“公铁水空”大交通格局初步形成。
从形势来看,大势所趋,发展临港经济有东风。当前,开放已经成为历史前进的大逻辑、时代发展的大潮流,发展开放型经济也成为世界经济的大趋势。在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上,王国生书记和陈润儿省长都提出,河南要持续扩大开放,打造“四条丝路”,强调要推动沙颍河、淮河等内河航运与沿海港口无缝衔接,加快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前不久,河南省又召开全省对外开放大会,提出了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三川交汇、一河穿城”,“周口拥有全省唯一常年通江达海的内河航道,临河就是临海、腹地也是前沿,周口实际上就是海岸的内延、就是中原的沿海,这是得天独厚的开放窗口和载体。可以说,临港经济作为典型的开放型经济,是周口、乃至河南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的一个重要抓手。”丁福浩说。
如何发展“蓝水经济”?
坚持规划引领。周口市紧扣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统筹考虑码头、园区、物流、文化等要素,编制完成了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发展战略规划暨一期建设总体规划、港口码头总体规划、物流装备制造片区控制性详规等规划。
下一步,周口市还要深入对接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等重大战略,高标准编制《临港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岸线全域规划》《多式联运规划》等,以周口港为中心,以商水、项城、沈丘等港口为支撑,对沙颍河产业进行布局,科学规划功能,实现错位发展,形成产业隆起带,打造特色发展黄金轴线。
完善基础设施。周口中心港规划建设东、中、西三个作业区、77个千吨级泊位,总投资约45亿元,预计年通货能力5000万吨以上、集装箱80万标箱。目前,中部作业区4号、5号港池12个千吨级泊位已投用,剩余6个挖入式港池、35个千吨级泊位计划今年年底完工。港城大道等11条道路建成通车,港区主路网初步形成;“五进十出”大广高速互通立交项目正在加速建设,根据施工计划,主体工程将于今年年底完工;疏港铁路专用线规划设计及项目前期开工准备正加紧推进,近期将进入建设阶段,疏港铁路专用线建成后可实现铁路专用线与港口码头装卸区无缝衔接。同时,将加快建设二类水运口岸、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完善属地申报、口岸放行的一体化通关体系,在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申请增设内地“直通式”报关办理点。
强化产业支撑。周口市以港口为平台,规划了“装备制造、新型建材、保税及口岸功能、仓储物流、粮食产业”五大临港产业园区,向航道沿线辐射,着力发展临港物流业、临港工业、临港服务业。物流业上,加快发展粮食物流、大件物流、冷链物流、电商物流、保税物流,引进一批知名总部型企业、加工增值性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企业、区域信息平台企业入驻园区;工业上,加快壮大食品加工、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打造临港产业集群;服务业上,加快培育食品研发、检验检测、航运保险、租赁金融等业态,建设大宗货物交易平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加强深度合作。周口与郑州航空港区、河南物资集团分别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加入了海河联运港际合作联盟,加强与长航集团、连云港、淮安港、太仓港等合作,有效融入“海上丝绸之路”水运港口码头体系,把周口港打造成沿海大港的“喂给港”。今年6月6日,周口中心港至淮安港集装箱航线正式开通,实现了河南省内河航运集装箱运输“零”的突破。
航线运营以来,中心港水运集装箱业务每周两班,周口和淮安对开,已经累计收发2000多个标箱。7月19日,周口中心港承接了首单集装箱外贸业务。这个月,周口还计划开通周口港至太仓港的航线,真正发挥“豫货出海口”的作用。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对航线运营、货源吸引及船运公司等方面的补贴力度,出台了对港口集疏运货车在市域内通行减免政策,以降低物流成本。
应该说,临港经济带领周口进入了“向海而生”的新时代,也推动周口进入了全方位高水平开放的新时期。近年来,周口港口吞吐量激增,从2009年的80万吨发展到2018年的1300万吨,可以说,周口已经有了“豫货出海口”的雏形。
未来,如何加速“蓝水经济”发展?
周口将进一步围绕“一联、一通、一升、一兴”的发展思路,全力将优势转化为胜势,把周口打造成为航运大市、航运强市。
一联,就是加快实施贾鲁河航运开发项目,联通郑州航空港,使周口通过公路(安罗高速)、铁路(郑合高铁)、水运(贾鲁河航道)等多种方式,进一步缩短与郑州的时空距离,全方位融入中原经济核心区。
一通,就是加快实施沙颍河上游航运开发项目,全线打通沙颍河航道,将周口航道由末端变成中枢,提高运输量,有效推动区域互动合作和产业集聚发展。
一升,就是加快实施沙颍河周口至省界航道升级项目,消除航道“中梗阻”瓶颈制约,将沙颍河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通过淮河、京杭大运河和长江航道,通江达海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兴,就是振兴周口港,争取将周口港列入区域性重要港口,加快以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为重点的港口群建设,加大信息化投入力度,促进多式联运,打造港产城联动开放平台,把周口从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腹地,发展成为东接长三角地区、西融中原经济核心区、南通长江中游经济带和武汉城市群、北达京津冀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让“豫货出海口”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让周口这座魅力港城在中原大地更加熠熠生辉。


[责任编辑:胡坤华]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网罗天下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