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河南 > 地方

西姜寨:河南十大最美乡村,乡村振兴的示范村


来源:凤凰网河南综合

西姜寨乡,隶属开封市祥符区。在开封,西姜寨是出了名的乡。过去出名,是因为穷。穷到啥程度呢,乡政府院里的树都被拿去卖了。现在的西姜寨,不仅取得了省级文明单位称号,更是在“中国最美村镇&rdq

西姜寨乡,隶属开封市祥符区。在开封,西姜寨是出了名的乡。过去出名,是因为穷。穷到啥程度呢,乡政府院里的树都被拿去卖了。

现在的西姜寨,不仅取得了省级文明单位称号,更是在“中国最美村镇”评选活动中,凭借“村庄美、村风好、村民富”荣获唯一一个“2016中国最美村镇生态奖”。

作为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北方平原乡镇,“后进”的西姜寨乡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不少人在问:这个过去“脏乱差”出了名的乡镇,几年工夫便转变为“绿富美”乡镇,靠的是什么?

记实一:一把扫帚

2015年11月25日,一场大雪刚刚落下,祥符区委选派的西姜寨乡党委书记李恒志走马上任。

在乡政府食堂吃了一碗大锅熬菜,身穿军大衣的李恒志出现在乡政府大门前的街道上,挥动着铁锹铲移积雪,一铲一锹缓缓前挪,一举一动铿锵有力。

新来的书记刚上任就上街扫雪?陪同的乡干部看愣了,随之转身跑回乡政府院内,拿把扫帚冲上街。

有老百姓见乡里的干部在大街上扫雪,好奇地问:“今天乡里咋回事?是不是有大领导要来?”乡里的一位老干部边扫雪边笑着回应村民:“你们还不知道吧?咱们乡里今天来了一位新书记,他在扫雪,我们也就跟着一起扫了。”

这天下午的情景也让李恒志心潮起伏。天气越来越冷,扫雪的队伍却不知不觉变为一条长龙,左邻右舍的群众纷纷涌上街头,接长了这支冒着热气的队伍。

李恒志不无感慨道:干部身上憋着一股劲儿,只是未释放;群众心里窝着一团火,只是未点燃。干部有劲儿使不出,群众心里只“冒烟”。要“开闸”,要“拔火”,要把民心拢起来。

面对参与扫雪的群众,李恒志深深地鞠了一躬:“乡亲们,我是来还债的。这些年西姜寨乡的民生欠账太多了。请大家监督我,作为共产党人,‘欠账’要有羞愧感,‘还债’要有紧迫感!”

那一天,李恒志带着全乡干部在大街上扫雪,从中午13时一直扫到了下午18时,路上的积雪全部而光,西姜寨乡东西大街展现着前所未有的干净。

两三天后,在西姜寨群众之间就传开了:

“李书记今天来我们村给我们鞠躬了!”

“我们干部现在见我们也给我们鞠躬了。”

“俺村的干部不仅鞠躬,都是拿着扫帚给我们扫地!”

一传十,十传百,西姜寨乡的群众很快知道,乡里有一位不仅带头给群众鞠躬,还带头拿着扫帚天天扫地的书记。10天后,西姜寨全乡大街小巷到处是拿着扫帚扫地的群众。

有人不理解为什么向群众鞠躬?李恒志说:“你把群众放在了心里,群众就会把你举过头顶。”

自此,一把扫帚,打开了西姜寨乡干部与群众关系的心门。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条扁担,一头担着绿水青山,一头担着金山银山。作为多年“脏乱差”的代表,西姜寨乡几乎年年在开封市综合环境检查中排名倒数第一,干部群众都习惯落后了。

为摘掉多年来西姜寨乡在市、区乡村建设垫底的“帽子”,西姜寨乡打响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攻坚战。

“乡村建设归根结底是人的建设,不光是要把街道上的垃圾清除,不作为、不敢为、不愿为的‘精神垃圾’同样也要清除。如果旧思想不去,新思想就难进来,西姜寨的‘脏乱差’就没人可以改变。”李恒志认为,一些领导干部至今对扫地、修路不感兴趣,看不到扫帚、镐头的作用,说到底是缺失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和情怀。

找到了病根,如何对症下药,成为了西姜寨乡发动群众的难题。

为了提升群众的参与度,除了干部带头干之外,西姜寨乡在乡镇建设道路上开始探索新的实践,首先创立了“四摸五进”“网格化管理””积分制管理”“十大战区区长”等管理体制,通过对全乡群众实现网格化摸底,摸清了群众诉求,从而挨家挨户做思想动员工作,之后参与西姜寨乡美丽乡村建设的群众也越来越多了。

多年的“扬灰路”铺成了柏油路,房前屋后栽上了红豆杉树。以前晚上黑灯瞎火,群众不敢出门,如今条条街道装上了太阳能路灯,村村建起了文化广场。每到夜幕降临,村民敲起盘鼓、跳起广场舞,一派黄发垂髫、其乐融融的富美乡村景象……

每一次扮靓西姜寨的“战役”,从退休党员干部、中小学师生、青年志愿者到家庭妇女,都可以看到西姜寨人舍小家为大家、不计报酬自发劳动的身影。以前乡政府的车掉坑里都没人愿意帮忙推,如今干部下乡入户随时会被老乡拉进家里歇脚喝水吃饭;之前的“门前冷落鞍马稀”,到现在的投资项目纷至沓来。西姜寨真的变了样,里里外外“焕然一新”。

一把扫帚,扫美了乡村,净化了党员干部内心里“心无群众、不愿作为”的“垃圾山”,也扫净了多年来蒙在西姜寨干群关系上的灰尘。西姜寨乡这片热土的变化印证了一个道理: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发动群众,让群众参与,让群众受益!

记实二:一条路

西姜寨乡素有“鸡鸣闻三县”之称,东邻历史名镇朱仙镇,南接尉氏县,西邻中牟县,北邻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原是一个偏僻落后、无人问津的贫困乡镇。

路,曾经是西姜寨人心里的痛。

西姜寨的路有多差?“西姜寨人爱晃悠”——这句玩笑话便是因路而起。人在路上深一脚、浅一脚,车在路上下摇上颠,不晃悠能行吗?玩笑话可能有夸张,但夸张背后见“路愁”。

车难走,乡里有车“出不去”、乡外车辆“进不来”;晴天“一脚踏得沙尘扬”,雨天“抬脚两腿满泥浆”。日常生活中的不便尚且能够忍受,而无法忍受的是因为“无路可走”,西姜寨乡的西瓜、大蒜、花生这“老三宝”等大批农副产品长年卖不上好价钱,总是比周边低三四成。

2015年,时任祥符区委书记三进西姜寨都被气走了,随后怒批——西姜寨的路不是让人走的!

西姜寨老百姓说,幸亏王书记连来三次都是好天儿,要是赶上雨雪天气,估计他一辈子都忘不了。群众形象比喻说:西姜寨的路,雨天“水泥路”,晴天“扬灰路”。

“到西姜寨乡后我用了三天时间,对西姜寨乡86个自然村进行走访。调研过程中,我就在想,祥符区怎么还有这么落后的地方?对于农民来说,他们是多么地渴望改变,多么渴望走一条平坦的路啊!”李恒志说这段话的时候,声音有些颤抖。

以前,西姜寨乡与中牟县交界的村庄,村民都说,西姜寨乡有两种天,一种是西姜寨的天,一种是中牟的天。村民都非常羡慕中牟的天,因为在他们的眼里,中牟的路修得特别好。李恒志听到村里有这种说法,语气坚定地对村民说:“老乡们,咱们拧成一股绳干,一起把天翻过来,让中牟的人民来羡慕我们。”

从村里调研回到乡里,李恒志当即拍板,要对西姜寨乡所有的道路进行大修整,彻底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

修路,最大的难题是缺钱。李恒志认为,群众盼路盼了多少年了,望眼欲穿呀。富有富的干法,穷有穷的干法,有钱没钱都要修路,这个决心不能变!

西姜寨乡党委、政府随即宣布两条原则:不等不靠原则——有条件的村立刻行动,没条件的村创造条件、积极备战;各显其能原则——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谋出谋,发动群众,调动各方力量。

接着,乡党委召开全乡党员干部大会动员“人人添柴”。李恒志鼓励大家说:“打扫庭院是‘冬天的一把火’,我们点着了,群众的心有点暖意了。修路依然是件温暖民心的事,希望大家要‘加柴’,让这把火再旺些,让民心再暖些。”

制定好施工计划,李恒志第二天就带着施工队伍进村了。村民们看到新来的党委书记真要干、带头干,大伙们开始有反应了:书记带头为咱修路,咱哪能光看热闹不出力呢?

乡政府财力虽有限,但群众的无限力量让李恒志心头热了起来。修路义务参与者天天增加,一些村民主动动员力量、组织协调、检查质量、现场鼓劲,比村干部还上心;80多岁的老年人提着暖水瓶出门了,一些村民开着自家小四轮拉土运料,几家村民把自家的砖也贡献出来……

此后两个月时间,西姜寨乡86个自然村的道路全部进行了整修,能硬化的硬化,由于天气原因暂时不能硬化的,也被铲车推平,待天气回暖后再修整。

路平整完那天,白庄村的群众赶着几头猪,敲锣打鼓来到乡政府送锦旗,在场的不少人都满含热泪。这修好的哪是几公里路啊,分明是一座架在干部和群众心上的桥。

“这修的不仅是行人的路,更是‘通心路’。”李恒志说,共产党人要有“铺路人”精神,也要有“护路人”精神。不惧任何困难;为群众修好护好脚下坦途、幸福之路。有精神才能树起信心,有精神才能想出办法,有精神才能干成事情。

记实三:一条心

西姜寨变了,天天都有变化,如同春天里消融的冰河,由点及面,不断爆发出令人震颤的脉动力量。

李恒志认为,干部不领,水牛掉井。西姜寨乡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依靠党员干部和群众。正是党员干部们敢于担当、能够担当、善于担当,才有了群众能奉献、愿奉献、才有了西姜寨乡的蝶变。

在西姜寨乡,群众不追明星追党员干部。为啥?因为党员干部能吃亏!带头吃亏!

为了调动党员积极性,发挥其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西姜寨乡将全乡31个行政村分成乡村建设五大战区,每个战区配一名战区长和一名包村干部,采取网格化管理和党员积分制考核,用积分记录党员变化、衡量党员作用、评定党员优劣,促使党员肩上有责、争先有标、行为有尺、考核有据。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西姜寨乡通过认真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积极创新党建工作机制,打通了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据统计,积分制考核实行以来,西姜寨乡各村党员“三会一课”出勤率和各类活动参与率由原来的60%提高到现在的95%。在此基础上,西姜寨乡成立了“四队三会”,即:党建服务队、青年突击队指挥队、夕阳红志愿服务队、为民服务服务队,乡风文明促进会、复退军人联谊会、乡贤联谊会,先后组织开展了“感动西姜寨乡十大人物”“我身边的好榜样”“我身边的好媳妇好婆婆”“爱家乡建故乡先进人物”“优秀老党员”等评选活动,实现了西姜寨乡村与村比、户与户比精神文明建设、比移风易俗成效,构建了淳朴民风。

在西姜寨乡,干部的心里都刻着两个字——“责任”,血液里都流淌着两个字——“担当”。为建设大美西姜寨,全乡上下拧成一股绳,党的根基在这里愈发牢固。

行百里者半九十。西姜寨乡党员干部深知,打造美丽、生态西姜寨,不可能一蹴而就。招商引资、精准扶贫、文明创建,任何一项重点工作,要啃下难啃的“硬骨头”,就要有钉钉子精神,只有一锤一锤用劲敲,才能取得实效。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享誉开封市的小尹口夕阳红志愿服务队应运而生。

“就参与一次吧。”这是76岁的队长李恒山参与夕阳红服务队时的想法。没曾想,这一参与,手中的扫把就再也没有放下,从一个人到两个人到更多的人参与到打扫村庄中,西姜寨乡第一支夕阳红志愿服务队成立了。这支平均年龄达76岁的老年服务队,推着三轮车,拿着扫帚、铁锹和村干部一起开始在村里劳动。正是这样一股执着的力量,把小尹口村全部带动了起来。

“书记、乡长都来了,给我们带来了慰问品,给我们鞠躬,并正式给我们取名‘小尹口夕阳红志愿服务队’。当老农民一辈子了,第一次有领导给我们鞠躬,那心里的高兴劲别提了,这代表什么?代表干部把咱们大家伙放心里了,是真正的感谢我们做的事情,你说,还有啥理由不坚持下去?”李恒山讲述这段历史的时候,夹烟的手指都是颤的。

退伍老兵在西姜寨是个人数众多的群体。为了凝聚力量,2017年西姜寨乡通过打造复退军人活动中心,把全乡复退军人融进了美丽乡村建设中。随着老兵之家的成立,老兵各项活动丰富了起来,除了日常的管护树木之外,老兵们主动担起了全乡的国防教育宣讲员。不到半年时间,老兵们在西姜寨乡20余所小学进行国防教育20余次。

为了让老人在乡村振兴路上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存在感,西姜寨乡自2017年10月起,在每月10日举办西姜寨乡“孝老敬老饺子宴”。一个乡,一口锅,一顿饺子,联动全乡群众的心,暖化了老人的心房。“孝老敬老饺子宴”迅速成为家喻户晓的固定活动,更成为了开封市很多义工纷纷前往的地方。有些村庄对饺子宴的捐赠异常积极,经费甚至已排到了三年之后。

从最初吃饺子只是吃饺子到吃饺子不仅是吃饺子,一场场“孝老敬老饺子宴”的举办,不仅和谐了邻里关系,让老人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也让乡风文明的孝道之风吹得更浓更烈,西姜寨乡成了一座没有围墙的敬老院。

夕阳红服务队、老兵之家、饺子宴……西姜寨值得诉说的变化太多了!

两年半前,李恒志被任命为西姜寨乡党委书记时,不少人对这位做过肝脏移植、缺乏基层经验、年过半百的交通局长还打着问号。

两年多后,李恒志与7万多名西姜寨干部群众通过一份份过硬的成绩单,将这个问号拉成了令人敬佩的感叹号!

西姜寨的经验再次证明: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农村振兴的关键。西姜寨的成功,就是因为有这样一群肯付出、能奉献、敢牺牲的干部群众队伍。李恒志动情地说:“十几年前,医生帮我换了一个肝脏,十几年后,西姜寨人民帮我换了一颗‘心’,一颗纯净的为人民服务的心。”

“李恒志是个干实事,真干事的人!”如今,无论是到西姜寨调研的市领导,还是西姜寨的群众,大家都众口一词!(吕佩义、赵铁聚,图文来源于大河报)

[责任编辑:赵旭燕]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看点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