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河南省教育厅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会


来源:凤凰网河南综合

6月12日下午,省教育厅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省委第十二巡回指导组组长、省政协委员联络委员会副主任孙丰年,副组长、濮阳市政协副主席邵希斌,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郑邦山出席会议,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毛杰主持会议。

他们

“誓把河山重安排!”

十年艰苦卓绝,

开创1500公里生命之河—红旗渠!

40多年来,

不忘“吃白面馍”的初心,

首创小麦亩产821.7公斤高产记录!

坚守18年,

给山里的孩子传播知识,

助力他们的人生出彩!

舍生忘死,

千钧一发时刻,

把生的希望留给自己的学生!

6月12日下午,省教育厅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省委第十二巡回指导组组长、省政协委员联络委员会副主任孙丰年,副组长、濮阳市政协副主席邵希斌,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郑邦山出席会议,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毛杰主持会议。

省委第十二巡回指导组组长、省政协委员联络委员会副主任孙丰年讲话

孙丰年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部署要求,就落实主题教育各项任务提出六点意见:一要着力提升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切实增强搞好主题教育的责任感、使命感。二要抓实根本任务,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三要认真贯彻“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十二字总要求。四要紧扣实现“五句话”的目标。五要牢牢坚持四个“贯穿始终”,把每一项具体要求做扎实、做到位。六要坚决防止形式主义。

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郑邦山出席会议并讲话

郑邦山在讲话中指出,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一是提升政治站位,准确把握主题教育精神实质。要深刻认识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充分把握开展主题教育的总体要求,准确把握开展主题教育的目标要求。二是落实重点措施,切实把主题教育引向深入。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做到入心入脑、知行合一;把调查研究贯穿始终,做到求真务实、深接地气;把检视问题贯穿始终,做到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把整改落实贯穿始终,做到勇于斗争、全面整改。三是精心组织实施,确保主题教育高质量开展。强化责任落实,做到上下联动;要强化标准要求,做到导向鲜明;要加强督促指导,做到求实求效;要强化科学统筹,做到相互促进。

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毛杰主持会议

毛杰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做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要迅速组织传达学习;二是要抓好重点任务落实;三是要切实强化督促指导。

各有关高校党委书记,全体厅领导,厅机关处级以上党员干部、驻厅纪检监察组全体党员、省招办党委委员、厅直属单位(学校)党组织书记(或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先进典型做宣讲报告

会上,林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蕾,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时代楷模、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张玉滚,李芳事迹报告团成员、信阳广播电视台记者王淑君分别作宣讲报告。

牢记宗旨,为了人民幸福而奋斗

林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蕾

1960年2月11日,这是一个值得林县人民永远铭记的日子。寒风凛冽中,林县县委率领10万林县人挺进太行山,将一面面红旗插在了山巅!他们用鲜艳的红色在山崖上写下了7个大字:“誓把河山重安排!”经过十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一条全长1500公里的生命之河——红旗渠胜利建成,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也将中国共产党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镌刻在了太行山上。

林县人民的艰苦创业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境界。当年他们提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宁愿流血,不愿流泪”,他们说“不靠天、不靠地、全靠自己争口气!”“苦,但不干更苦,难,不敢干就更难。干了就有希望,不干就一点希望都没有!”

红旗渠的建成,不仅彻底改变了林县人的命运,而且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的建成告诉我们:幸福不会从天而降,要创造美好生活,必须不懈奋斗,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如今的红旗渠依然是林州的生命渠,幸福渠,更是一条精神之渠,红旗渠精神早已融入了林州人的血脉,转化为了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我们干什么都会和修建红旗渠比一比,当年红旗渠都修成了,还有什么困难是我们克服不了的?我们面前没困难,困难面前有我们。在几十年的发展中,林州人民始终以红旗渠精神为立市之本,以老一辈修渠人为标杆和榜样,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任干给一任看,一张蓝图绘到底,谱写出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壮丽诗篇。林州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已连续多年位居河南各县(市)前十位,并被评为河南民生幸福指数最高的十个县(市)之一。2018年,林州成功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

岁月流逝,世事变迁。太行山依然巍峨,红旗渠故事依旧动人,红旗渠精神之旗更加鲜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不忘“吃白面馍”的初心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

1953年,我出生在愚公家乡——济源市深山沟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就亲身感受到农村贫穷落后的苦难,经历吃不饱肚子的折磨。从儿时起,我就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当一名农业科学家,“让我和村里所有人每天都能吃上白面馍,不再饿肚子”。

这40多年来,我始终不忘“吃白面馍”的初心,怀着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经常到农村去,到生产一线去,以麦田为课堂,以麦苗为教材,带领团队成员和研究生,细心观察高产小麦生长发育规律,潜心研究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创新提出“调根促花增粒”根穗协调发育小麦高产栽培理论,研究制定了河南省不同生态类型区小麦丰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解决了高产小麦地上与地下、群体与个体和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实现了产量与品质的协同提高,并在河南“一年两熟”种植模式条件下,首创了小麦亩产821.7公斤的高产记录,创造了在同一块地上两季亩产超吨半粮的高产典型,引领河南小麦亩产由1949年的85斤提高到目前的850来斤,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倍左右;总产由51亿斤提高到720亿斤,增长了13倍多,并为我省赢得了“世界的小麦看中国,中国的小麦看河南”的美誉。

河南小麦的连年丰收,不仅解决了全省一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每年还外调400多亿斤原粮及加工制品。现在中国人每吃4个馒头、3包方便面就有1个产自河南。我童年时代“吃白面馍”的梦想早已实现,河南也已由过去的粮食调入大省转变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粮仓”“国人厨房”和“世界餐桌”!

用青春之火照亮山村教育未来

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张玉滚

我是2001年以代课教师的身份走上工作岗位的,2012年转的正,今年是我从教的第18个年头。

2001年秋期开学之际,黑虎庙小学的学生们因为缺老师面临着要失学的危险。那年,我刚从师范毕业,老校长就多次找到我,苦口婆心劝我留下任教。无奈之下,我就和他一起来到学校,13间土坯房,就是当时学校的全部家当。当我看到学校几十年不变的落后条件,看到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我被深深地触动了!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的模样,难道就因为没有老师,让他们小小年纪就失学吗?我在心里问自己。“玉滚,泥巴砖头垒个灶台,顶多能用个十年八载。咱们教学生认的每个字,他能用一辈子。”老校长的这番话更加坚定了我留下的决心。就这样,21岁的我成了一名每月拿30元钱工资、年底再分100斤粮食的代课教师。

回首这18年,因为工作,我几乎没有陪伴家人的时间,我愧对我挚爱的亲人;18年来,我以校为家,把学生当成最亲的人,我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这18年,我们先后教过500多名学生,其中21人考上大学,还有1人考上了研究生。这些大山里走出去的孩子,都活出了与众不同的精彩,每每看到他们,我觉得自己付出的汗水和泪水都是值得的。如今,我们建起了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教师队伍不断加强,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教学设施越来越完备。我的工资早从当年的30块,变成3000多块,这一切,让我由衷地感到幸福和满足。

4月30日,在人民大会堂,我有幸聆听了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他说“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总书记的讲话让我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是啊!“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而我的幸福就是给山里的孩子传播知识,让他们改变命运,让他们的人生出彩!

不负初心永流芳

信阳广播电视台王淑君

2018年6月11号下午,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镇绿之风希望小学老师李芳,面对突然刹车失灵,冲向学生队伍的摩托三轮车,她奋不顾身,冲上前推开学生,自己却被撞出十多米远,不幸牺牲。

一年来,作为全程参与了李芳事迹报道和先进事迹宣讲的记者,我多次走进她生前工作、学习、生活过的地方。我曾经不止一次地问:在那个危急时刻,究竟是什么力量让李芳做出了舍生忘死的选择?

如今,在中原大地,一批批李芳式好老师赓续接力,传承和弘扬着李芳精神。在李芳最初任教的黄龙寺小学,14名老师有12个都是九零后,他们像李芳当年那样,立志在山乡实现理想。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踏实苦干,默默奉献,成为李芳精神的践行者。

李芳是人民教师的楷模、出彩河南人的代表,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她英雄的名字和闪光的精神,激励着每一个中原儿女,在新的时代接续奋进,为实现中原更出彩贡献自己的力量!(来源于河南省教育厅)

[责任编辑:郭苗华]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看点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