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河南茶韵,惊艳亮相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


来源:凤凰网河南综合

5月15日上午,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本届茶博会立足国内,放眼世界,秉承“茶和世界,共享发展”的主题,近30家名茶产区政府展团隆重亮相,联袂组成规

5月15日上午,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

本届茶博会立足国内,放眼世界,秉承“茶和世界,共享发展”的主题,近30家名茶产区政府展团隆重亮相,联袂组成规模庞大、亮点丰富的参展群体,形成独特的政府展团风景线,为全球茶叶盛宴倾奉茶香!

第三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河南展厅的主题为“河南茶韵”,河南展厅的总面积为216平,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主办,河南省茶叶集团承办。

整个展厅以中国茶“兴于大唐、盛于两宋、繁于当今”为主题为大家呈现中国茶在河南从古至今的文化脉络。

兴于大唐

茶圣陆羽,茶仙卢仝。

作为河南茶界”名人“——卢仝,他一生好茶成癖,被世人尊称为"茶仙"。本次展会通过卢仝人物演绎,为我们还原了千年前卢仝创作《七碗茶歌》的场景,也体现了中国茶道与自然山水交汇相融的意境。

位于卢仝右侧的正是他的《七碗茶歌》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随后《七碗茶歌》传入日本,并演变为“喉吻润、破孤闷、搜枯肠、发轻汗、肌骨清、通仙灵、清风生”的日本茶道。

除了《七碗茶歌》,现场还邀请到了“卢仝煎茶技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李菊月老师,她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究茶仙卢仝和卢仝茶文化。近年担任“茶仙卢仝研究中心”副主任及秘书长职务,写出数十篇论文,并参与主编《茶仙卢仝评鉴》、《茶仙卢仝诗作简析》等重要书籍。

李老师的煎茶技艺吸引了众多爱茶者前来驻足,欣赏、品尝。

河南洛阳是千年帝都,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唐代中晚期的帝都,唐代中晚期正值饮茶之风昌盛之时,许多宫廷贵族、达官名士、文人雅士饮茶赋诗,宴请作乐。现场通过表演还原了当时茶事昌盛的景象,仿佛穿越到盛唐。

都说器为茶之父,展馆内也陈设了精美茶具——汝瓷、钧瓷、绞胎陶。

汝瓷因窑口在河南省汝州市而得名,始于唐、盛于宋,位居宋代“五大名瓷”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有“汝窑为魁”之美誉。钧瓷茶器,因窑口在河南省禹州市古钧台而得名钧瓷,同样始于唐、盛于宋,也是宋代“五大名瓷”, 自古就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之说。绞胎陶瓷窑口位于河南省焦作当阳峪,是唐代陶瓷装饰三大突破之一,它的烧制成功,是人们冲脱了隋、唐以前单调青白两色瓷的束缚,是深入到胎骨的“釉下彩绘”;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一种追求。

盛于两宋

河南展馆中心位置节选的是北宋时期著名画家张择端所著的《清明上河图》,它展现的是北宋时期的市井生活,画卷中出现数家茶馆、茶坊。

“清明上河图“对应的是我们提取画卷中宋代茶坊的建筑风格搭建而成复原建筑,在此建筑中我们呈现了宋代茶文化:斗茶、点茶表演。很多前来参展的茶人来到此处,跃跃欲试,一起跟着我们的茶艺老师学习斗茶技艺,共同感受古人的茶趣。

清明上河图背后是《茶墨之辩》,“茶墨之辩是苏轼和司马光之间关于茶与墨的辩论,是当时的一段佳话。

繁于当今

“繁于当今”展区汇集众多河南品牌茶企以及河南茶区茶样。

目前,河南省已形成大别山、桐柏山、伏牛山三大茶区,拥有“信阳毛尖”、“信阳红”、“桐柏玉叶”、“桐柏红”等一批知名区域公共品牌,信阳毛尖获评首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18年,信阳毛尖品牌价值达到65.31亿元。同年,全省茶园总面积240万亩,茶叶总产量6.8万吨,产值120亿元,茶产业已经成为当地茶农致富增收、茶企做大做强、地区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兴于大唐、盛于两宋、繁于当今”三个主题展区的展示,立体的呈现了中国茶在河南的发展历程,带领大家感受河南茶产业厚重的文化底蕴和蓬勃的发展生机。

此次杭州茶博会河南展馆的亮相体现着我们河南茶人对河南茶文化的传承与河南茶产业发展的责任,同时也代表着将中国茶推向世界的决心,让世界人民都知道中国茶“中”!

“看古、看今、看中原,品山、品水、品毛尖”,河南人民以开放的心态热情欢迎全国、全世界人民的到来。

让世界的水泡中国的茶让中国茶走向世界!凤凰网河南茶业频道立足河南,面向全国茶业市场,弘扬中华茶道文化,助推茶产业大发展。讲好中国茶故事,做好引领茶产业,打造一个茶业领军平台,诚邀合作共享共赢!

[责任编辑:赵旭燕]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看点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